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0/09 16:48:04瀏覽892|回應4|推薦79 | |
飲茶文化當然不是在於它的身價貴,而是在於飲茶的態度和心情,英國人的下午茶,就已成了生活中相當慎重其事的儀式。 有人喝茶著眼對身體有益;有人喝茶重在以茶會友,有人喝茶則在於修身養性,有人喝茶純為休閒,然而,也有人喝茶能培養雅性,能入詩參禪。 茶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古代名人雅士飲茶,自然也留了不少佳話。 喝茶文化隨著不同的時代環境變遷;茶飲市場銷售業績異軍突起。 茶飲風氣文化 時移境遷 喝茶是一種風氣,也可說是一種文化。 現在的父母常會感嘆新一代的孩子,他們的飲食習慣和文化變了。年齡層在15歲以下的這一代,他們喜歡吃漢堡、炸雞等西洋速食,喜歡喝可樂、果汁、汽水和不同種類的瓶罐裝飲料,換句話說,他們多喜歡喝加工過的含有糖精、香精或色素的飲料,而不願意喝白開水、或茶,直到近來廠商也開始將傳統的所謂綠茶、烏龍茶加工成瓶、罐裝飲料後,新一代的年輕人和中老年人,才又重新擁抱這流傳幾千年的茶汁。據了解,推出這類加工茶飲料的銷售業績嗄嗄叫,好的不得了,異軍突起的創造了飲料市場的輝煌佳績。轉眼,回顧當年發表的以上這段文字,晃眼已逾十年了。 許多茶飲料強調有提神、去膽固醇、減肥等功能;確實獲得更多消費者青睞。 文中敍述的孩子,如今都已成年了。如今,健康飲食的觀念愈來愈受到重視,市面的飲料,也普遍標榜純水、無糖或低糖,許多茶飲料則強調有提神、去膽固醇、減肥等功能;也確實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然而,這能代表古老的茶文化復興了嗎?完全不是那麼回事,相反的正好是愈離愈遠了吧!畢竟,大家喝茶的風氣雖盛,茶原料依然,但製作過程、處理方式,所得出的成品,已不相同,而時移境遷,需求、感受、目的、情境更是今非昔比了。 速食和加工飲料,是因應工商繁忙社會之下的產物。基本上,喝它的層次,就僅停留在解一時之渴,冰冷暢快之外,還有什麼?速食文化的普及和流俗是很難分開的。這期間没有製作沖泡的過程和時間的餘裕,簡固然簡矣,速固然速矣,也正因如此,失去了其中醞釀的美好時空感。速食飲料,它能激起什麼漣漪和詩歌以及偉大的思想和哲理嗎?那實在是令人十分質疑的? 飲茶給英國人提供了片刻的休息,也為英國蘊育了不少詩、歌、藝術、戀情。 英人飲茶 重在心情態度 相傳十八世紀中葉,英王查理二世的皇后格德琳,從葡萄牙將飲茶的高尚習慣帶入宮廷以後,由於尊敬與新奇,也鼓舞了貴族們重視飲茶。然而,當時茶葉很貴,一般人品嘗不起;因此,東印度公司才藉這個生意大大地撈了一筆。 飲茶文化當然不是在於它的身價貴,而是在於飲茶的態度和心情,英國人的下午茶,就已成了生活中相當慎重其事的儀式。 有一首英國民歌,開頭兩句就是這樣唱著:「當那鐘聲敲動第四響,一切的活動皆因飲茶而中止。」可見他們絕非等閒看待。相傳1804年,一位貝德佛公爵夫人最先立下的「不成文規矩」,目的在緩和她每天下午四點鐘時便感覺到的虛弱疲憊,想不到,竟會引起競相模仿,相沿成風,並擴散到英國的各個角落,且流傳後世。 英國人重視飲茶,或許和他們自詡的「紳士」文化也已結合了,紳士精神較保守、嚴肅、規律,但也相對的有守信、幽默、自尊等優點,所以每日上午10時半及下午4點,規律的飲茶生活才會牢不可破的沿習下來。著名的蕭伯納就曾調侃英國的飲茶習俗說:「破落戶的英國紳士,一旦賣掉了最後的禮服,那錢往往還是飲下午茶用的。」 然而,飲茶給英國人一天生活中確實提供了片刻的休息,也為英國蘊育了不少詩、歌、藝術、戀情……以及美好的生活回憶呢?詩人威廉考博在一首頌茶的詩歌名句中寫到「茶是使人鼓舞,卻不酩酊的上品」;名將威靈頓在滑鐵盧之役獲勝後,以感慨的語氣向僚屬說:「茶清醒我,除去了我的錯覺!」另一位哲學家兼詩人華爾勒則寫了一首「讚美中國茶」詩,其中一句形容茶的妙句是「軟滑、醒腦、開心,像女人的柔舌在走動著的飲料」,令人叫絕。 訪壺仙(壺心居士)高宏文,報導並邀稿。(鐘永和攝)附壺心居士書畫作品二幅。 休閒會友 修身養性參憚 有人喝茶著眼對身體有益;有人喝茶重在以茶會友,有人喝茶則在於修身養性,有人喝茶純為休閒,然而,也有人喝茶能培養雅性,能入詩參禪。 有人講究茶味清芳,有人要求茶汁純正且入喉能夠回甘,有人粗茶可配淡飯,茶來張口,何須深明究理;有人非頂級名茶不屑一顧,講起茶來歷,是大有來頭;有人講究日本茶道-儀式井然有序,望之讓人肅然起敬;有人強調功夫茶-水、火、沖都有學問-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其下,自來水就不列入品級了。 個人因緣際會,接觸訪談不少茶道中人,有所謂博通古今的茶博士,令人佩服;然時至今日,在茶館裏幫客人煎茶、煮茶、沏茶、泡茶的師傅,也有人管叫茶博士了,似乎就有些浮濫。而有號稱「壺仙」、「壺痴」的愛茶養壺人士,也各自有一套飲茶文化,私心則仍較喜好因人而異,不刻意講繁文縟節,主客隨意,談心論性,豈不暢快! 壺裡乾坤大。個人收藏鐘永和手捏壺「呼」與「吸」作品翻照。 雅士飲茶 茶經詩文流傳 茶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古代名人雅士飲茶,自然也留了不少佳話。 清代鄭板橋「小廊茶詩」云:「小廊茶熟已無煙,折取黃花瘦可憐,寂寂柴門秋水潤,亂鴉揉碎夕陽天。」另外,他在「道情十首」中,詠茶一曲,曲云:「老頭陀,古廟中。自燒香,自打鐘。兔葵燕麥閒齋供,山門破落無關鎖,斜日蒼黃有亂松。秋星閃爍頽垣縫,黑漆漆蒲團打坐,夜燒茶爐火通紅。」 淒涼中惟有一爐熱茶相伴,總帶給人一絲暖意和希望,畢竟比起那「枯藤、老樹、昏鴉;西風、古道、瘦馬;斷腸人在天涯」的意境,要充滿憧憬多了,關鍵其實就在那火爐和熱茶上。那情境,使人想起唐詩人白居易《問劉十九》詩云:「綠螘新培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情境。 陸羽著有《茶經》3卷傳世。後人尊其為「茶聖」。(遊黃龍洞外陸羽塑像) 明末清初戲曲家李漁(笠翁)「渴無茗」七絕詩云:「佳客不應遭水厄,天教旱魃困盧仝。望梅幸有茶經在,一讀能生兩腋風。」這是一種望而生津的境界。 話說唐詩人盧仝以一曲《七碗茶歌》(即《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名揚四海,自唐以來,這首《茶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傳唱千年不衰。七碗茶歌云: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唐朝傳奇人物陸羽,又號茶山御史。鑽研茶事,著有《茶經》3卷傳世。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關茶業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後人尊其為茶聖,奉為茶神祭祀。 淡雅睿智 體悟人生三昧 同是寂寥的夜裏,詩仙李白則興起「花間一壺酒,獨飲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的獨白。邀三五知己共飲,則有「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豪情與「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的瀟灑。 同是天涯淪落人,人生往往陷入淒涼暗夜的境地時,最是無奈,也最期盼有三兩好友為伴,促膝而談,互訴衷腸、相互送暖吧!以茶代酒,或許没有酒的濃烈和豪興,卻是有茶的淡雅和睿智吧! 如今,現在城市人和古人的生活環境已大不相同。然而,住在公寓、大樓之中,人與人間的疏離感及落寞,有時候,真不亞於古人。如果能從喝茶之中,體悟出一些人生的三昧,那麼,茶除了能有益身體健康、增添品茗樂趣、結交茶道中友之外,相信,更能有益心理健康。茶入口中,個中奧妙,就有待自己親自動手,燒水、洗杯、泡茶,且慢慢去品嘗其中況味,各自心領神會了。 飲茶能夠激出智慧火花和浪漫的情懷,那又豈是速食飲料辦得到的呢? (文曾發表於〈金錢報〉副刊) 延伸閱讀 <旅遊見聞>歐遊掠影(4)英倫泰晤士河初探 飲午茶賞皇家劇場<巧克力工廠>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6877921 <旅遊見聞>徘徊藝術歷史的長河-看動畫<清明上河圖>(回顧台灣前輩藝術家)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3028770 <旅遊見聞>到金山朱銘美術館感受雕塑大師的創造力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9195040 <城鄉組曲>歲月‧電腦AI設製動態藝術的聯想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1722457 <旅遊見聞>春遊湘西張家界看山水花鳥(6)-黃龍洞中乾坤大 造景幻化多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80527979 <旅遊見聞>颱風過後遊金廈及鼓浪嶼 兩岸觀光產業復健中(下)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81135516 <生活隨筆>逛街—現代人必經的洗禮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1816657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