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郭台銘的「數位超商」夢
2010/01/05 13:26:39瀏覽681|回應0|推薦7

引用文章富士康 萬馬奔騰先鋒飛虎樂購將上線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富士康一位員工透露,「公司正在鼓勵員工去網上購物,學習網購經營經驗。」目前「飛虎樂購」正在富士康集團內部推廣,而其貨源主要以富士康集團資源為主。

報導說,「網上商城」加上「線下實體店」可能只是富士康萬馬奔騰計劃中的「最後一公里」佈局,而刻正實施的規劃還包括:賽博數碼的加速擴點、與德國零售管道龍頭麥德龍集團(METRO Group)聯手設點、與異業結盟的店中店。

富士康通路事業部最近成立的電子商務事業處,正對「飛虎樂購」(www.efeihu.com)網上商城進行內部測試,近期將正式上線,成為「萬馬奔騰」計畫的開路先鋒。

郭台銘的「數位超商」夢

剛好上一篇寫到 「2013年 零售百貨公司網購將超越電子商城營收」 ,電子業代工的老大,也早已虎視眈眈通路這塊的大餅,計劃已久的「數位超商」也開始啟動,虛實同步,「萬馬奔騰」計畫,如果以製造業與買賣業收益來比較,一種是賺得多,一種是賺得穩,製造業有研發加上量產代工,會有不少的利益。連鎖銷售開店成本高及進貨毛利較低,但經營得當,每天都有銷售營收,營業額會比製造業的銷售高出許多,兩者的的稅後純益相差不多,但畢竟末端售價高出比工廠出貨價倍增。成功的連鎖超商通路會比製造業來的穩,來的好。

前車之鑑需注意

一般超商成功的典範已經不少,以 POS 為基礎,已經非常成熟的管理工具,對消費者動向瞭若指掌,不過經營超商還是要非常注意,首創7-11超商連鎖的美國南方公司為什麼到後來被日本的 7-11 公司買下?曾經連續幾十年稱霸日本銷售第一名的「大榮-Daiei」為何最後成了「殭屍公司 -Zombie Company 」。穩紮穩打的老二「伊藤榮堂」,在 2000年順理成章的躍居日本零售業的第一位,在 2005年將所有相關企業整合成 7& i 控股公司,並有挑戰世界第一大零售商的沃爾瑪百貨公司之企圖,並全力在中國展店。

7 and i 的 Merchandiser  EC PB

「伊藤榮堂」的創始人 伊藤雅俊,與日本 7-11 開創人 鈴木敏文,兩人的合作文間,從量販超市開始,長期的建立起 Merchandiser 的文化,鈴木敏文 對市場的變化不停地提出應變,早在十幾年前就沒有長期營運計劃 ,成立了 7& i 控股公司 後,在電子商務方面加強,去年開始也擴張 Net 的線上購買及近處 7-11店提貨免手續費的業務。實體方面以增加 PB (private brand) 自有品牌的銷售,包括與日本三得利酒廠開發新品牌啤酒,最近上個月 (2009/12)又開始推出 味之素 PB相關食品及 Sony 製造的PB電池。 增加「The Price」PB 專賣店。可以說量販連鎖店打得天昏地暗,激戰程度可想而知。

虛實並進還是要有先後

「2013年 零售百貨公司網購將超越電子商城營收」一文,從營收分析可以瞭解虛實相較下,「差很大」,所以還是實體為大, 實先虛後,避免陷入亞馬遜電子零售的頭重腳輕經營模式。

實體通路拓點建議還是要採取倍數增長模式,逐步修正營運管理方式勝算機會大,採大躍進的攻城掠地風險高。

倍數增長

大躍進戰術

 

間數

間數

間數

間數

間數

間數

間數

第1年1002003005003,0004,0005,000
第2年2004006001,0006,0008,00010,000
第3年4008001,2002,00012,00016,00020,000
第4年8001,6002,4004,00024,00032,00040,000
第5年1,6003,2004,8008,00048,00064,00080,000
第6年3,2006,4009,60016,00096,000128,000160,000

主要是專業人才無法在短期培養出來,及通路整合模式,影子越大就越會被人踩踏。畢竟代工的業務與零售業務不同,有如從金字塔頂端逐步走下階,稍有不慎,掉下去非同小可。最後一哩的萬馬奔騰,無法有規律的跑程,許多奔馬將喪失爭先恐後馬蹄中。

結論:「萬馬奔騰」計劃優先於「飛虎樂購」。

日本 7-11公司成長表

 日本 7-11 Merchandiser 2.0 的新挑戰

 日本零售業排行榜 7 and i 穩坐龍頭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hnlins&aid=365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