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10 22:24:24瀏覽1214|回應1|推薦34 | |
寫這篇回憶文,是在拜讀Dentsa前輩的《豆漿》一文後,片段感憶湧上心頭所致。 在民國六零年代,那時生活上經濟及物資都還不算充足,家中早餐以稀飯配板豆腐、醬瓜、豆腐乳為主,給小孩子再煎個荷包蛋,就算很豐盛了。如果有小孩敢鬧脾氣不吃,那就拉倒,到學校就只能餓肚子。在祖父調教下,吃早餐就差沒有以碗就口及三分之一板凳,豈敢造次。然而,很幸運地是,祖父會允許每星期一次的外購時間。 那時,有對山東籍夫婦在早上六點多,會由先生開著藍色小發財車,太太坐在置貨車斗板台上拉開嗓門沿街叫賣早點,賣的東西主要有豆漿、米漿、包子、饅頭、油條、豆標與蔥花烙餅等,其中的米漿、豆標與蔥花烙餅三樣,是我最喜歡的。這米漿的風味,老實說長大後就再也沒在其他地方有嚐過相同或類似滋味,熱度適中而帶有濃郁的黑芝麻香氣,甜度也恰到好處。豆標則略帶油,反倒不顯乾澀蓬鬆,微鹹在味蕾中化開,有種滿足感。蔥花烙餅則用新鮮在地蔥,青綠色的環狀蔥花灑佈在金黃色鬆軟酥脆的餅皮上,雖沒有內餡,但工夫火候不亞於台北知名店,只是這烙餅費工,不是每天都有。 美中不足的,祖父規定只能挑兩樣,一樣是飲料,另一樣則任選。據祖父轉述,當我第一次選擇米漿時,那老闆還爽朗的對祖父開玩笑說:「嘿!看來,這小兔崽子還是喜歡莊稼姑娘的。」我當時是聽不懂甚麼意思,但我的唾腺明白告訴我的眼睛,要緊盯著米漿,於是眼睛從此受到制約,直到現在進中式早餐店,先點碗米漿再說。而任選的部分,包子饅頭油條其實我都品嚐過,但鍾愛豆標與蔥花烙餅。不過烙餅不是每次都能遇上,因此鹹味豆標反而成了我的最愛。 山東籍夫婦在沿街叫賣的過程中,有時也會有意見不合的地方,甚至透過喇叭放送出來,但先生大漢是疼愛老婆的,有時街頭吵,走到一半就有人出來勸和了,還沒到街尾就看他低頭道歉了,即使是他比較有理! 後來的日子,隨著我北上求學,聽說山東夫婦年紀大了,也退休了。街頭巷尾的早點,逐漸為西式連鎖店所取代,但以往那種買早點噓寒問暖的真誠溫馨,隨著工商社會的腳步,變成了制式的問候語--「早安」。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