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05 23:45:22瀏覽2887|回應1|推薦21 | |
圖片說明: 紀念碑上頭的石雕, 描述著: 牽著騾(馬)的馬夫,疲累的身軀,頭幾乎要靠倒在騾馬身上; 騾馬身上馱著重物,亦疲累不堪......
今年八十四歲的他,是歷史的見證人。民國三十四年,日軍佔領金門已八年, 這時太平洋戰爭已進入尾聲,日軍猶作困獸之鬥。當時大陸沿海省分,甚至連香港也已淪陷。由於大陸沿海一帶海運已封鎖,日軍遂想利用金門人幫忙運送軍械到廣東,再運回日本,於是強徵了五百名馬伕——凡是家中有騾馬且有壯丁者, 必須到金城報到。當時十九歲、家住古寧頭的李金昌,就這樣告別了家人。目前,古寧頭的雙鯉湖畔立有「馬夫淚」勒石,即紀念此事。 1945年6月30日,牽著騾馬的五百名馬伕,從金門的同安渡頭登船出發,船隻在福建龍海靠岸,接下來展開296公里長途跋涉,往廣東潮汕前進。馬伕們沿途遭受盟軍飛機轟炸,23天後,五百名馬伕存活者僅三百名。 這段咸為人知的歷史,在李金昌先生的努力下,透過他的文字以及奔走,金門縣政府於2001年12月14日,豎立「日軍強徵金門馬伕殉難紀念碑」,並為其揭幕。此碑原先豎立在金門石雕公園,跟許多「藝術類」石雕放置在園區裏,李金昌先生認為應該要找個更適合的地方以彰顯其意義。 如今,金門縣政府將馬伕殉難紀念碑重新安置在同安渡頭上,並將這已廢棄不用的古渡頭,設計成一觀光景點,並將旁邊原有的軍方營舍再利用,闢為「同安渡頭意象展示館」。 二個月前,我到泗水拜訪李金昌先生,臨別前答應他老人家「清明節到馬伕殉難紀念碑獻花」;我的朋友賴萱也曾答應他此事。我們兩個記憶力超差的人,在清明節前幾天相互提醒,深怕忘記此事。 今天是清明節,下午,我買了一大束馬格麗特,純白的小花,配上淺紫色的包裝紙,看起來潔淨又素雅。我們一起來到馬伕殉難紀念碑獻花,我跟賴萱獻花後,女兒在一旁以口琴吹奏一曲她這幾天才學會的「小星星」,我們都以行動表示了心意。 李金昌阿伯將一幅「不容青史盡成灰」書法,託我從印尼帶回來,未來將陳列在同安渡頭意象展示館內,我想這行字代表著他老人家的心聲,以及他這輩子所努力的事。 同安渡頭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觀光景點,如果你了解它過往的歷史,你將不忍心以休閒的態度對待之。 作為一個已廢棄的古渡頭,同安渡頭因為馬伕血淚,而賦與了不同的意義。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