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8 22:43:24瀏覽1243|回應0|推薦7 | |
上圖:兩小在「南石滬公園」海邊玩 星期天 (10/25) 下午 ,一家四口到處亂逛。外子聽我向民宿旅客介紹「花崗石場碎石場舊址」以及「金門媽祖公園」,直說他沒去過,於是我們朝東出發。 比起其他熱門景點,這是人煙稀少之處。昔日開採花崗石的碎石場,位於島嶼東岸,濱海。下車後,呼呼的風、撲岸的浪花、岩石,讓我想起了故鄉澎湖。澎湖並非回不去的故鄉,只是我們目前在金門經營民宿,回澎湖將少了這樣的機會。機會可能是一個就業機會、一個自己的空間、一個能待在島上養老的理由。回澎時機似乎未到。可以說,我選擇了金門;也可以說,金門選擇了我。總之就是:我待在另一個海島,它有點像又不怎麼像澎湖。澎湖夏天,海的顏色是淨藍的;到了冬天,就跟金門差不多,黃藍黃藍的。 海邊有魚鷹盤旋,伴著金門國畫山水般的奇岩山嶺;若是澎湖,則是柱狀玄武岩地形,天空上方定點振翅的,這季節就屬紅隼最常見,牠是一種猛禽,可是眼睛圓又大,眼下有一條黑色眼線,這讓紅隼流露著一種靈敏又悲憫的矛盾氣質。這是我最愛的鳥類之一。 今日再訪碎石廠才發現,這裡又經過了一番建設,增加了一些石雕欄杆以及流動公廁,還取名為「南石滬公園」(不知這名字的由來?)。昔日採礦留下的水潭以及斑駁的鐵製機器,依然矗立著。潭水的顏色深綠,挺美的,站在小潭背後是一片被切削後的花崗石壁,這是「機器力量」造成的景象,但看起來挺協調,像是「自然力」形成的。我曾經來這處海邊上過地質課程,老師介紹得很精采,可惜我對地質外行,一下就忘光了。 整個海邊除了我們一家人,只有一位撿螺者。他撿了一些澎湖人稱為「南螺」的螺類,數量不多。他說,「自己吃,這樣就夠了。如果想撿多一點,會早一點來。現在漲潮了。」 如果你問我,咖啡好不好喝?我的回答是,我對咖啡的辨識力不強,能入口即可。若你問我螺類的滋味,我會告訴你,每一種螺類的味道都不同;我的味覺資料庫,清清楚楚記錄著牠們的味道,我看都不必看就可以分辨,入口味道是哪一種螺。這當然不算什麼特異功能,澎湖鄉下小孩哪個不會? 依照澎湖的閩南語名稱,常見螺的種類有:大頭螺(台灣稱為珠螺)、畚箕螺、甜螺、媳婦螺、青煙、米螺(市售的燒酒螺)、流涎螺、南螺、虎螺、鐘螺等。流涎螺、鐘螺我在金門沒見過。金門常見的螺還有花螺、苦螺。其中,夏天出產的花螺最好吃,尤其是尾部。我有一位金門朋友,特地把父親辛苦撿來的花螺送給我吃,令人感動。因為曾聽別人說過,花螺通常是晚上「照海」(拿燈具去巡海)才比較容易撿得到。 海流或是環境不同所致吧?老實說,除了花螺外,金門的螺類比起澎湖,口感軟且滋味淡,適合醃製或沾醬油食用;澎湖的螺,口感較韌且鹹味較足,一邊挑肉一邊吃、不必沾醬油。我想,澎湖是個口味重於金門的島嶼,因為澎湖的手工麵線在製作過程大多添加鹽巴,而金門的麵線吃起來口味清淡,適合老年人以及嬰兒(腎尚未發育完全,不宜攝取太多鹽分);還有,澎湖的自來水也鹹,我們家都必須買水喝。否則,煮湯時鹽巴不要放太多。 我的一位研究所教授提過,他希望我的論文方向能「比較金門跟澎湖的不同之處」;我自知才疏學淺,充其量只會比較飲食文化吧。但這哪能跟論文沾上邊。 離題了。我們回到南石滬公園吧。我們在海邊拾荒,撿了一塊漂流木、扛了一塊石頭、拾了2顆很小很可愛的石子。 離開南石滬公園,我們轉往媽祖公園。到公園走走,眺望遠處的料羅灣(我國中唸過的課文裏提到的料羅灣是也)、欣賞石雕大像。石雕主要有三,媽祖、千里眼及順風耳。後兩者的體積較小,由一大顆原石所刻成;前者的體積非常大,像吳哥窟般,由一塊塊大石塊,雕刻後拼接而成。我讚賞千里眼與順風耳的雕工精采,其將該圓潤的部分,處理得非常好,例如表現衣服下擺飄蕩的感覺;眼睛的部分,手法亦不落俗套 —— 眼白的部分是縷空的,只剩下瞳仁,由上眼線與之連接 —— 重要的是,讓觀者覺得炯炯有神。 關於雕工的比較,外子的解釋是,因為體積過大,媽祖像較難處理;我認為那不是理由,放眼世界遺產,哪個不大?它們就雕刻得很好啊!個人覺得,就藝術品來論,媽祖像的衣服,線條過於僵硬。 雖然我的批評是針對石匠,但我邊說邊跟媽祖致歉,怕祂降罪。在神面前不應說假話,我只是將心裡所想,說出來罷了。 實話往往傷人且不中聽,所以人們經常壓抑、內傷。這是不健康的。 我一位金門友人說過:「人活在世上,就是要說實話。」
圖片二:昔日碎石場的機器。 圖片三:媽祖與千里眼。外子認為,千里眼額頭到手部之間的那塊石材,應該拿掉,那是相連保護用的多餘石材;就定位後,就應去除。看來,我倆真是「找碴夫妻檔」。
|
|
( 在地生活|台灣離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