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30720老友參觀台北市自來水博物館.健行園區小觀音山.參訪寶藏巖
2023/08/03 18:41:39瀏覽427|回應2|推薦7

    召集人通知:7/20預定參觀台北市自來水園區、健行小觀音山,參訪寶藏巖,當天9:30在捷運公館站4號出口地面層集合後,沿思源街步行至台北市自來水園區,10:00 聽取園方自來水博物館志工導覽解說;65歲以上持身分証明文件,可免費入園。天候酷熱,這次健行後,8月循例暫停活動,放暑假前,相聚要及時,故請踴躍報名,便統計人數,預約CoCo壹番屋公館台大店午餐席位。

    台北市自來水園區是舊遊之地,召集人安排老友再走一次,怕失去新鮮感,特地宣稱活動內涵與前不盡相同,本人則認為重在相聚同遊,地點即便重複又何妨,且時空不同、人員有異,自然衍生不同趣味來,毋需多操心。炎炎夏日,園區水上樂園有游泳池、灑水亭、小型滑水道,正是小朋友暑假放電的好地方,池邊盡是大人小孩,好不熱鬧,包準累壞媽媽們。我們則按計畫,逕向博物館前行,志工已在冷氣開放的簡報室等候,隨即閱聽台北市三級古蹟水源地唧筒室簡報,再由志工導覽現場設施,並娓娓解說古蹟的前世今生:

    緣日本據台初期,衛生條件不佳,傳染病盛行,總督府聘請時任日本內務省衛生工程顧問威廉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英國人)來台協助改善衛生,1907年依巴爾頓生前建議,「抽取原水、輸送淨水」工程計畫,據以在公館小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引取原水至山麓淨水場,進行淨水處理成清水,抽送至山上配水池,藉重力自然流下,供應住戶日常用水;於是,1908年完成取水口、唧筒室建築與設備裝置,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命名為台北水源地慢濾場,出水量2萬公噸,開始供12萬用水人口,台北從此邁入現代化自來水供水系統。志工對巴爾頓氏推崇備至,本人詢問她,是否知道清乾隆年間,郭錫瑠取新店溪水灌溉公館、古亭、松山,幾乎涵蓋半個台北市區的故事,顯然她並不清楚,本人認為先民對台灣開發的貢獻厥偉,可惜常被日據時期現代建設掩蓋而忽視了,可惜啊。(其實,當時還另有利用水管路導引紗帽山湧泉作為天母、士林一帶民生水源的情況,請參閱新店生活圈周遭的瑠公圳https://blog.udn.com/jkt19813/41472002展抱登山活動集錦~7 坪頂古圳.金合興古圳.魚路古道.天母古道.天母水管路步道https://blog.udn.com/jkt19813/109005011」)

    嗣後因人口增加,台北市政府於民國40年(1951)初起,戮力自來水水源擴建工程,經逐期改善供水系統後,增加出水量至每日5萬公噸。唧筒室供水系統乃於民國66年(1977)功成身退,內政部於民國82年(1993)6月列為三級古蹟;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則於民國87年(1998)5月斥資修護,恢復唧筒室原貌,並充實相關歷史資料、照片與周邊設備器材,全國首座自來水博物館於焉面世,改以另一種角色服務人群。

    參觀博物館後,沿小觀音山步道健行,只是個小山坡,沿途樹蔭夾道,溽暑天林蔭下也涼涼的,木棧道走起來舒適,路側警示牌提醒要注意蛇、蜂、野狗,算我們運氣好,什麼也沒遇上。再往頂上走,有座荒僻的亭子,還有號稱「台北水宮殿」的小觀音山蓄水池(1909年完工,1977年停用),需預約導覽才能夠進去參觀,珍貴的水源地古蹟也就略過了。走到半山腰,在步道左側,有一道只出不進的鐵閘門,通緊鄰的寶藏巖,我們就經由此門,進入寶藏巖參訪。

    首先,進入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木板牆上三幅掛圖簡介藝術村歷史、樣貌,我們循小徑前行,山路、岔路、階梯多,上上下下,逛起來像走迷宮,帶點神祕感,如九份山城的縮小版,可完全沒有九份濃濃的商業氣息,只是公館商圈邊緣的文青聚落,有藝術家駐村,或許每個轉角都可能出現驚喜吧,但當天慕名遊客不少,可都門窗緊閉,有點兒乏味。誠如召集人出發前所稱,"既無寶藏可尋,又無國際觀可感,亦談不上有何藝術可言,更無村落可看,故請老友別期望過高,倒不如將之比擬為一個微型的九份,看看一個鬧區中倖存卻也落寞的迷你山城,到此一遊,撫今憶往"罷了。

〈早年漢人開墾,與原住民抗爭時代,小觀音山形成天然邊界,公館成為台北盆地南區邊陲的自衛據點,在山上設有鼓亭,派人瞭望以隨時示警。觀音山又臨新店溪,有豐富的水資源及動植物資源,但一直被劃為軍事管制區,開發程度較低,反而保全其自然生態體系。日據時期經英國人威廉巴爾頓的建議,在新店溪畔設原水取水口,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場,並在山上設觀音山蓄水池,而臨近山腳下就是水源地唧筒室,人文資源豐富。近年來,在公館商圈附近增設淺山步道,串聯藝術村、寶藏巖、自來水博物館各景點,提供都市居民休閒步行活動,是瞭解自然人文環境的一個好場所。〉

    順路而下,抵市定古蹟寶藏巖(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這座觀音媽廟位於小觀音山南麓,始建於乾隆56年(1791),呈現清朝特有的長廊木結構、石柱、石窗,其中褵虎石窗與嘉慶3年(1798)設立的「觀音亭」碑尤為知名。我們誠心禮拜一番,並在此略事休息。

    之後,沿小觀音山木棧步道(又名尋寶步道)走,朝向預約午餐的公館CoCo壹番屋台大店(羅斯福路四段1號,鄰近捷運公館站2號出口)行進。小觀音山木棧步道從寶藏巖到公館水源町公園,距離短短,約10~15分鐘即可走完,步道架高,周圍都是樹木,彷彿木棧道身處半高空,穿梭樹林間,棧道又好走,清涼幽靜,走起來輕鬆舒服,超涼爽愜意的。

    CoCo壹番屋公館台大店是日式咖哩專賣店,餐廳在舟山路口,環境便利適中,空間寬敞明亮、整潔乾淨,人員服務也蠻到位,但以校園消費來說,價位偏高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kt19813&aid=179702501

 回應文章

jord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8/09 12:12
小觀音山蓄水池需預約導覽才能夠進去參觀。你參觀過嗎? 可否PO上照片、參觀感受,以分享有緣?

皓呆土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8/04 19:59
自來水博物館不論建築或設施 ,確實值得可以好好觀賞 ,小觀音山上還有座早年的儲水庫 ,也是可以參觀的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