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90226國史館志工參觀海關博物館
2019/03/24 10:56:18瀏覽2864|回應0|推薦4

    知道海關有博物館,而且就在北門附近、塔城公園旁嗎?是的,海關博物館位於財政部關務署(台北市塔城街13)大樓一、二樓內,國史館志工才於2/26前往參訪,也是本人參觀海關博物館的初體驗。

    海關主要業務為徵收關稅與查緝走私,在海關大樓一、二樓的博物館,其展示也就分為通關作業、查緝走私、海務燈塔(以上在一樓)、海關文物、國際關務交流等五個單元,清楚明瞭地介紹業務、績效與重要記事。是日,館長王雅茹為我們導覽,她熟悉海關業務,胸羅圈內萬象,活像一部電腦,加以口才便給,口若懸河,有機會聽她解說,讓我們這群導覽志工獲益不淺。

    進入一樓展廳,迎門那座佛塔,133公尺高,異常醒目,吸引了大家的眼光。王館長說它是鎮館之寶,佛塔由中國深海魚骨精雕細琢,內含300佛僧,當初以8266元的塑膠製品名義申請進口,想矇混入關的,如同一樓查緝走私區裡陳列的所有奇珍藝品,都是多年來海關查緝沒入、列管收藏的走私進口物品,其中有一整面牆上擺滿的花豹皮、蛇皮、狐皮、山貂皮、蜥蜴皮,還有好幾個櫃子裡展示著象牙、犀牛角、熊掌、熊膽等,許多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標本,讓人看得瞠目結舌。此外,查緝毒品、槍械等案例的解說,毒品居然藏在巧克力、洗髮精瓶罐、高筒鞋墊、佛像等出乎意料、異想天開的地方,海關人員竟也能夠發現這些希奇古怪的走私方式,進而查緝沒入,功力着實令人佩服。

    接著一一巡視觀看通關作業文物區展示的早年通關文件、文牘證書、算盤、計算機、古董電腦、法幣、關金券等,海務燈塔區展示的燈塔圖片、走私船艦模型霧砲、透鏡、警示鐘等,國際關務區展示的各國海關制服與貨幣圖片,真是玲瑯滿目,看得人眼花撩亂,着實經歷了一趟海關歷史與文物的大洗禮。王館長說,清朝迫於西方列強的要求,開放廣州、福州、寧波、上海為貿易通商口岸,而於咸豐4(1854)設置海關總稅務司署」,典章制度悉數移植外來,其中英國人赫德(Robert Hart)居功厥偉,其亦擔任總稅務司,掌管關務48,據說其間關稅從來沒高於5過。海關制度打從骨子裡透出來的都是英國味兒,直到1929年2月,國民政府實施《國家稅則》後,關稅才完成自主。可是,海關文物區展示的海關制服,穿著的仍然是男女洋人模特兒,於是打趣說,彷彿還脫離不了奶嘴,王館長也笑應說,市面上還真不容易找到本國人的模特兒呢。

    海務燈塔區在地圖上標示台灣各地的燈塔位置,從而可以看到各地的燈塔模型。早年,燈塔列為助航設備,而由海關經管的情況,在全世界都屬特例,還找不到第2個國家呢。關稅總局20131月1日合併財政部關政司升格為財政部關務署時,才將燈塔的管理業務順理成章地移由交通部航港局接管了。展廳另外的亮點,該屬模樣溫馴可愛的毒犬展示區塊了,影片介紹其馴養、訓練、執勤的過程,由於毒犬屢建戰功,大家耳熟能詳,自然成為打卡焦點。

    台灣的海關源於「英法天津條約」(1858),清廷被迫開放打狗(高雄)、安平(台南)、滬尾(淡水)等口岸,1862年滬尾守備署開設海關徵稅,1863年海關總稅務司在淡水設立海關,轄理滬尾及淡水河沿岸大稻埕、艋舺各地的通商事宜,其後兩年之間,安平、打狗、雞籠(基隆)也相繼開設海關徵稅。日本政府於1895年8月5日接收淡水海關,1916年將淡水稅關總關移設台北大稻埕,1920年原淡水稅關更名為總督府稅關淡水支署,台灣總督府稅關廳舍於1928年落成,位於台北市泉町1丁目7番地(大稻埕河溝頭附近,今鄭州路與塔城街財政部關務署之間),惟因興建市民大道快速道路已被拆除。滄海桑田,過往雲煙已逾百年,人事全非,不過,過去日曬雨淋的各海關關界石質界碑卻是屹立不搖,如今依然佇立在海關博物館中,想見識這些見證歷史的無名英雄嗎,到博物館去看看,一定如入寶山,不會空手而回。(附註海關博物館目前僅接受組團參觀,不受理個人參訪。)

    參觀海關博物館之後,大夥就近移往海霸王甲天下餐廳長安店(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287),參與一年一度的國史館志工大會,館方稱為感恩大會,我們的理解就是聚餐吃飯、喝春酒,自然是一場熱鬧的餐會,有自娛娛人的餘興節目,有高潮迭起的摸彩助興,人人有獎,皆大歡喜。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kt19813&aid=12523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