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杨继绳的观点竟然和我这篇文章不谋而合大致相同(附杨文于后)
2012/01/18 12:34:11瀏覽184|回應0|推薦0
说到古代的中国,留在我们印象中的就是那种男耕女织的农耕文化,农业社会。不错,这才是正常的人类社会,而现在所谓民主共和的社会制度,及其配套的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变异的社会形态。和现代科学一样,是强加在人类的身上的,给人类尝点甜头,却让人类毁灭。本文谨从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比入手,来阐明这个问题。

在帝制下的农业社会中,“务本”就是指种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种田读书是最正常不过的人类生活方式,佛道是高尚的,做官是荣耀的,耕地劳作是最正常的,除此以外,几乎都被称为不务正业,商业被视为猥琐,戏子属于下九流。直到近上世纪解放初期,我国很多地方的农业机械依旧还是处于宋代的水平,原始而实用,相对于现代农业来说,虽然效率比较低下,但能基本能够维持整个社会的各种需求,使绝大多数的人口摆脱不了土地。直到现代工业加入到农业生产之中,才使大量人口从土地里“解放”了出来,充实到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各种职业之中。越到后来,人们越耻于象种田那样的诚实劳动,反以从事炒股、炒楼、倒卖车票、操纵市场,这种投机取巧的行当为荣,靠给别人制造麻烦而不是靠给人以方便赚钱,反觉得这是自己聪明才赚到的钱,实际是离“道”日远,以前被人们看不起的商人成了最受捧的行业,商人一有地位,饱暖思淫欲,地里不需要那么多人劳动了,只好充斥到各种“服务业”中去,社会上戏子、婊子这种职业最吃香,青年人热衷于各种选秀活动,考电影学院,农民则成了最受人看不起的职业,仅比乞丐好一些,当官靠的不是读圣贤书出来的读书郎,而是靠入某“组织”靠走门子。

除此以外,在古代,读书做官是最令人羡慕的职业,辅助性的职业有医、卜、星、相等等,商业不发达,金融典当等行业更是幼稚,而且普遍被人看不起,认为这些不是正行,听起来多少有点“歪门邪道”的意思。农耕文化中没有工业,只有小手工业,社会结构较简单。直到明朝,这一切方发展成熟,社会政治制度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日臻完善,相得益彰,中华帝制文明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不仅物质文明完全能适应人们有尊严的生活需求,而且普遍崇尚高雅的精神生活,各种宗教学说盛行,让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人人讲礼仪,个个崇诗文,从中获得快乐,这才是正常的成熟的人类社会形态,我相信那时的人远比现在的人内涵丰富许多,也幸福许多。

我不知道现在的人有多少是每天是硬着头皮去上不喜欢的那种班的,又有几个人是喜欢自己那份工作的。现在的人却认为那种在都市里的白领生活才是最正常的生活,而却我一直向往那时农家的生活,有几块地,种一些树,平时养鸡养鸭养牛,早出晚归,闲时读读书,坐坐禅,访访道,逛逛集,觉得这才是人正常的生活方式。

工业是不该在人类社会出现的,它虽然带来了更大的物质文明,也让人们从中得到了快乐,而这种快乐不仅多余,而且是有害甚至是致命的,它仅仅带给人们一些便利和舒坦,其代价却让整个人类乃至整个地球为之走上灭亡的道路。相比之下,人类从工业中得到的是芝麻,丢掉的是西瓜。因为什么事情都不能走极端,社会有小手工业就足以服务人们的需求了,人类一味追求工业化程度越高,满足其不断增加的无止境的各种需求欲望。以为科技越发达就越好,实际离人类毁灭就越近,离地球毁灭就越快。就象体育锻炼一样,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为了得冠军去参加专业竞技体育训练,则反而会对身体带来伤病,反而老得快,反而对身体不利,看看姚明刘翔,你就知道了。关于这些,我在后文中还会就此详细展开阐述。

要是我们离开现代工业,回到明朝,我们会发现那时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不必现在差。从吃的方面来说,描述明朝社会的小说《儒林外史》中就出现了这么一些我们现在还在食用的菜肴,低档的有豆腐乳、大头菜、笋干等早餐佐菜,到了酒家,上的是黄闷鱼、醉白鱼、白切肚子、京炒肉、煎肉元、闷青鱼、煮鲢头,这只还是些家常菜,我看比现在还吃的好,现在人吃得还不如几十年前好呢,许多老师傅死了,把绝技都带棺材里去了,很多有名的菜你根本就吃不上了,还怎么和明朝时的比?我们可能会想象,在更远的宋朝,人们不知道会比现在吃得差多少,其实那时的蔡京太师就能经常吃“蟹粉包子”,据说好吃得很。这么看来,农耕社会的人们一点也不必现在吃得差,要说现代人超过古人的地方,就是象广东人那样,什么动物都敢吃,不管有没有毒,连婴儿也要炖来吃。

在穿的方面,农耕社会的人也不比现在的人差,棉花在明朝的时候已经传到了中国,那时的人们除了经济原因穿不起棉制品而只能穿葛麻布料的以外,富人穿得普遍比现在人好,大多数人已经可以穿上吸汗透气的棉内衣了。夏季有丝绸外套,冬季穿皮裘大衣,一点也不次于现在人。而现在人呢?大多穿的是从石油里提取的化纤织品,象晴纶、的确良,虽然产量大,但和很多皮肤病的出现有关。现在的人要再想穿绸裹缎,冬天拥有水獭皮大衣,估计不是大富翁还买不起呢。

说住的方面,是不是一定住现在工业社会的房子就比明朝农业社会的房子好呢?大家知道,即使在日本二战时期,乃至现在,很多都是唐朝式的建筑,冬暖夏凉,是从唐朝学过去的,洗澡还保留那时的习惯,喜欢在大木桶里洗,从未听说有什么不便。明朝有点钱人家的建筑,更多的是象《红楼梦》大观园一样,或者就象苏州园林那种拙政园、留园、狮子林那样雕梁画栋,小楼亭台,假山水景,住那里心情不知道要比住现在的筒子楼、多层、小高层舒服哪里去。现在人,住的地方一点点小,同样也就四个墙壁,能和古代比的就是能加个空调,有个抽水马桶,喝自来水,你想再住明朝那样的房子,恐怕没十亿,连地皮都买不起,只能当公园来看看解馋。空调用多了,得空调病不说,那氟利昂排放太多,造成了臭氧层空洞,地球的保护都被破坏了,很多人被太阳紫外线照射而生了奇怪的病。你权衡下利弊,空调究竟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呢?工业化之后,人类比农业化时候究竟快乐多少?

要说行的方面,老子的道德经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就是说人们生活在一个个小国“部落”里,靠得很近,鸡犬声相闻,但老死都不来往,有舟车都用不着。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古代除了长途贩运、官员调迁、进京赶考、僧道化缘、观光旅游外,人们的生活范围一般在几百里之内,大多数人一辈子在就在附近几个县转悠,根本不需要现在汽车飞机这样飞快的交通工具,一般不是骑马骑驴,就是坐轿坐船,但生活并未受到多大影响。也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更不需要开发什么能源,马只要吃点草就行,驴拉的屎还可以当肥料。而正是由于现代工业才使得交通工具变得尤其发达,老板才可以命令你得长期出差到很远的地方,使你疲于奔命,正因为有了先进的战船,才使得西方野蛮殖民者能够乘坐它绕过沙漠用武力侵犯东方的文明,正因为有了先进的交通工具,病毒可以更方便地全球传播,正因为有了先进的交通工具,地域的文化被相互影响而扭曲而没有了特色,正因为有了便利的交通,加上电影电视,才让西方那些符合人们饱暖思淫欲的秉性的魔鬼一般邪恶的价值体系,在全世界快速扩展开来。

人心趋恶,学好很难,要学坏只一瞬间,你会发现长期生活在交通不便相对闭塞地区的人比较纯朴,连中南海找服务员都知道找那些小地方的女孩,觉得老实可靠,就不敢找大城市的见多识广的女孩,知道她们心地早坏了,连中共都懂这个。怕就怕交通便利了,改革开放让这么多原本朴实的农民进城,一进城见了“世面”,马上就会变本加厉的学坏。你说交通便利了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人类愚蠢,喜欢偷懒,喜欢享受,喜欢争斗,喜欢攀比,又贪小,又没有眼光,只顾眼前,不计后果,让人们接受去接受工业,让人类贪图工业带来的所谓“便利,舒服”的假现实而接受了它,就象贪图自己能参与政治而选择民主丢弃帝制一样。有的人说:“这有什么不好?我不是切切实实舒服了吗?工业化虽然使得生活节奏加快,但我辛苦工作,为的就是享受这些工业文明的成果,多赚了钱,我可以寻找快乐。”可是我要说了。你的付出和你的快乐成正比吗?用和以前农业社会相等的辛苦,能换来相等的幸福吗?你认为你现在活得幸福?还是几百年前明朝的人幸福呢?幸福不仅比以前少,烦恼还比以前的古人多得多。

在工业社会里讲究竞争,各种压力逼得人透不过气,哪里还可能有农耕文化中陶渊明那种悠哉游哉的生活呢?为了竞争,得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才可能不被淘汰,除了工作时间,除了无休止的加班,还剩得下多少时间去享受所谓的“快乐”?还得不时“充电”,稍微懈怠几天就被时代遗弃了。我很奇怪为什么人类会热衷于过这种生活?自己在为谁当“奴隶”呢?丢弃了幸福,自己去找罪受。一晃这一辈子就这么忙过去了,转眼就到退休年龄了,还没过上几天快乐的日子,多年的紧张生活,已经给自己带来一身病,不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就是高血压,颈锥病,还怎么享受快乐?现在的人起码都是亚健康,这不就是人类整体都在干一件傻事吗?为了维持这种“舒适”的生活,花掉的代价却是巨大的,人人都得去做那种竞争力极强,紧张而有劳累的工作,为了那份工作,占用了绝大多数的时间,最后你还有多少时间享受了“现代文明”带来的“舒适生活”呢?恰恰过着得是不怎么“舒适”的生活。

人觉得凡是能有助于满足自己的欲望的都是对的。所以一味地提高科技,一味追求享受,一味追求竞争,无限制地想从工业和科学中追求“舒服和便利”,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就象我刚才举的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的关系一样,追求名利搞了几年竞技体育,不仅伤了身体,还会少活几年。因为什么事情都不能由着性子一味地去满足欲望,什么事情都得讲中庸,都得讲节制,比如吃好点确实有益健康,可是你要由着性子大鱼大肉大吃大喝,一味地满足自己的食欲,不用几年,保证心血管疾病来了,高血压来了,糖尿病来了。性交是必须的,否则就没了后代,适当地性交有益身体机能的调和,可是人若不顾一切地去满足性欲,不几年就会腰酸背痛,迎风流泪,离下世的光景也就不远了。

人人赞美这种追求,说是应该“发展”,说这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是必然的趋势。所以一味地“向前发展”,以满足自己无止境的欲望,从没有知足的时候,看不到这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老子早就讲:“祸莫大于不知足”。“发展”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正因为年龄有“发展”,人才会变老,人才会死,正因为“发展”,地球才会毁灭。佛家讲不生,道家讲不死,都是不想再发展什么了,只想让时间停留在一个美好的节点上。天上的神仙,看上去永远那么年轻,男的永远二十来岁,女的永远是最美丽的十七八岁,就是因为不“发展”了。我们中国人讲中庸,什么事情都不由着性子乱来,都有节制,所以发展农耕文化到明朝就不想再发展下去了,觉得已经完全能满足人类的所有需要了。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对地球没有破坏,没有污染,再多追求就是贪心,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如果一直保持明朝清朝这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地球不知道能保持到什么时候。可惜的是,西方的国家利用武力,利用人类的愚昧破坏了这一切,加上此后的中国都是那些最坏最愚昧的坏人当道,带领着愚昧的民众,完全抛弃帝制,视农耕文化为落后和愚昧,就九牛拉不回地随着西方而去了。

这还不是主要的,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损失远不止这些,正因为有了工业化,地球才会被毁灭,人类才会被灭亡,地球上要一直是“缓、慢、圆”农耕文化的话,就一直不会灭亡。就象埋在土里的瑜伽修行者一样,细胞分裂的时间越来越长,使生命也顺带延长,这和现代讲究高节奏的生活正好相反。

地球从远古到现代工业产生的漫长岁月里,几乎没有受到致命的威胁,可自从发生了工业革命,从其产生到现在仅仅一百多年,地球就已经不堪重负,而极端恶化,濒临绝境了,你说工业毁灭的速度有多快?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轻重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制造毒水排进江河,每天人类排放大量生活垃圾,很多都是无法分解又带毒的塑料袋、塑料饭盒等等,扔进河里,埋入地下,或随风飘零,大自然又没有能力解这些毒。太湖等鱼米之乡从此成了绿藻之地,江河断流,鱼虾绝迹,都是在工业化后不久造成的,电力工业制造毒气形成酸雨,煤炭工业挖得山崩地裂,还不包括核工业的威胁,世界上的核武器已经足以销毁地球无数次了,这都是现代工业带来的结果。据说上一次地球毁灭也是这个原因。而人们从中获得的好处,仅仅是为了“便利了一点,舒服了一点”,只给人类带来一个虚幻的“先进”的感觉而已。

地球只适合农耕文化,工业文化本不该地球上所有,工业是摧毁地球的快速毒药,不用两百年就能把地球给毁了。大自然,或者称“神”,已经巧妙地给人类安排好了一切,不需人特别去钻研,人只需用小手工也粗加工大自然的赐予,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你会感觉到这一切似乎都是浑然天成的。夏天天热了,地上就会在这个时候成熟西瓜给人解暑,水里就会长出鲜荷给人清热。你想洗发,根本用不着现在那种化工制造的洗发水,天然就有皂角这种植物供你洗发,粗加工一下就制成了很好的洗发液,可以想象,古代人的发质一定比现在的好。每一种病,总能在大自然中找到一种或者几种东西来治愈,有的是草,有的是根,有的动物的角,有的甚至是金属,这就是中医。找个树根,随便修理一下就可以制作成一个杯子泡茶喝,古色古香,别有情趣,大自然给予的一切才是最好的,这才是返朴归真。不需你费尽心机自作聪明地造作地去专门制造,凡是刻意造出来的东西,多少都会给这个地球给人类带来不利的因素。

脏水经过蒸发,成了雨雪,山顶永远能流下纯净的泉水,大自然是一个最好的新陈代谢循环机器,一切废物、排泄物、尸体,腐烂后都会被大自然吸收后变为养份,都会象这样又循环成新的一切。而工业的排放废气废水,工业的成品,可不是小手工业初加工生成的,而是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都是大自然无力腐烂无力净化的物质,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对环境有害,对气候有害,刚开始时不觉得,时间一长,人类就永远喝不上纯净的水了。这样,人类喝的是毒性极大的工业废水,吃的是转基因食品,吃的是用抗生素喂食过的鱼肉,用激素催生的猪、牛、鸡、鸭,打过农药抗虫害的蔬菜。就是菜谱作料里都有很多工业品,那白砂糖与其说是糖不如说是一种化工品,你贪那味道,一吃多了,就得糖尿病。那味精谁知道是什么东西?谁清楚可乐里是什么成分?谁清楚女士化妆品是什么化工品?搽进皮肤,人体能否把这些物质良性循环?农业社会根本没这东西,吃的鲜味是食物本身的鲜味,哪里用得着这些?

这些激素、农药、糖份、抗生素,无论是在人体里,还是被排泄掉,或者散布在空气、土壤、河海里,大自然无法将其还原成有益无害的物质,永远带毒。人死了埋土里,或者烧了,这些物质并不随之分解,又会被植物吸收,然后又被别的动物和人再吃进去。结果人类身体里面什么东西都有,越积越多,现在连远在南极的企鹅身体里都有了农药的成分,产生恶性循环,人能不生各种各样的怪病吗?都是农耕文化中闻所未闻的新病种,各种各样的肿瘤。等这种物质一代代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来个总爆发,不仅人类的怪病越来越多,而且气候也象现在这样越来越反常,越来越走极端,下的雨都是酸雨,会因为环境污染而灭亡。而这一切,就是为了急功近利,为了一点点的“方便”,为了一时的“舒服”,发展了工业而造成的。你说是弊大利大?利是长久的还是弊是长久的?

现在的西药也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给人类的生活规律和环境带来巨变,使人生出各种各样的怪病,又不得不去吃各种各样古怪的西药,这些药实际也是经过复杂程序生产出来的化工品,也是无法经过人体和大自然还原成无毒物质的,使人毒上加毒。不象中药,即使有毒,即使这药把人毒死,尸体里那毒药还能分解转化,而西药即使没把人毒死,人排泄掉或者死后,那物质多数也不会被分解和转化,就永远象埋在地下的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那样,几百年都降解不掉,给土地带来危害,把恶果留给子孙。

破坏大自然给人类安排好的一切,必定会遭到惩罚。而破坏大自然的主要就是工业,人类为了增加产量而用了生物科技搞出来的激素甚至去转变基因、为了杀虫而用了农药、为了方便而使用化学工业搞出来的化肥、为了获得各种金属而发展了产生大量毒水,等等等等,都暂时解决了一点小问题,反而给自己带来永远解决不了的大问题。所做的事情等于是为自己挖坟墓,为自己酿毒药。

大自然公平地对待着人,人要是善良,不这么愚昧,就不会粮食不够吃,就不必用化肥来增产,也就不会出现使用化肥后的土地,几十年后硬结成块再也长不出庄稼的局面。人要是心地善良,就不会有那么多病虫害吃田地的庄稼,和人类抢饭吃,就不必去发明农药杀虫,就不会发生杀了虫后,同时把残留在蔬菜瓜果上的毒药也给吃了中毒的事情。人的贪心要不大,杀心要不大,乐于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农耕社会中,就不会去发展工业,就不会乐于钻研坦克、机枪、战斗机、轰炸机、原子弹这种毁灭世界的自杀武器。归根到底,是因为人类心态不平,心术不正造成的。

再说下去就有点迷信了,会使别人更不相信了。大家知道,敬神敬佛要用水果鲜花,得点香蜡。把香蜡燃烧后,神佛把从看得见的烟散开形成看不见的烟尘,也就是净化后的物质给吸收了。而现在所有的水,所有的泥土都带有工业化后遗留的化工毒素,水果鲜花在土里靠水长熟里面带有,香蜡也有,燃烧后不可能净化得了,就象那塑料袋燃烧后形成更毒更难闻的黑烟一样。那么拿这些敬神佛,等于在毒害神佛,神佛吃了,那在他那个世界里也不能纯净了。连天国也因此有了问题带了毒。你说这是件小事吗?如何不叫神佛惩罚人类呢?

如解此忧,必须立即恢复帝制,刻不容缓,让全世界都回归到适应地球和人类生活的农耕社会,取缔工业,无论是电子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核工业、军工业、航天工业、造船工业、信息工业、生物工业还是石油工业、煤炭工业,通通都要取缔。并取缔建筑在工业革命上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以及配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唯有如此,才能救中国,唯有如此,才能救世界。中国在实行帝制后应该用王道向蛮夷宣传帝制思想,实在不肯听的,就必须用武力强迫其改制,消灭工业,甚至可以灭绝这个种族,因为这个种族要连累真个地球,是来毁灭地球的。否则只要有一个国家还在搞工业,地球被败坏被污染被毁灭的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

下面这篇著名记者杨继绳先生写的文章竟然和我这篇三年前写的文章观点基本保持一致。附给大家比较比较:

杨继绳

1507年(嘉佑二年)4月14日,二十岁的苏东坡中进士,因母丧在家服孝一年多,1059年(嘉佑四年)10月举家迁往京师。他们从四川眉山出发,一路饮酒吟诗,饱览湖光山色,第二年2月才到达京师(开封),行程四个月。1071年7月,苏东坡离开京师(开封)到杭州任职,路经淮阳(陈州)在弟弟苏辙处住了70多天,11月才到达杭州。行程又是四个多月。那时人们是多么悠闲啊!在以往的年代,人们悠然自得,享受着田园诗的生活。

科学技术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从1519年9月到1522年9月,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完成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今天,环球一周只需20多个小时。科学技术还为人类获取生存资料节省了大量时间。100年前,人们为了制造一件衣服,仅织布就得花一个月时间,今天不到一小时就可以织好一个人一年需要的布料。

科学技术为人们节省了那么多时间,今天的人们却是忙忙碌碌,步履匆匆。1960年代,从清华大学学生宿舍到公共汽车站(32路或31路),步行三四十分钟,没有人焦急。今天,出租汽车进入了清华园,还嫌车速太慢。今天的人们,像被置于高速传送带上,成天跌跌闯闯,昏头转向。

人类能不能生活得从容一点?2009年4月,英国人举办了为期10天的伦敦慢下来的运动。活动的组织者称:“节奏紧张的伦敦人每天忙得像兔子一样蹦来蹦去,稍微走慢点就会引来人们的不耐烦,进地铁站的时候如果掏票动作慢了点,后面的人就恨不得把他直接扔过去。……压力太大、节奏太快,实在无益于都市人的身心健康。”

科学技术为人类节省了这么多时间,为什么时间更加紧迫?

根本问题在于,人类的欲望没有止境,人类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失去理性。

过去一个人出行,迈开两条腿就行了,慢是慢些,但不要很多人为他服务。现在一个人出行要坐在一架两千斤重的复杂机器上。快是快了,造这架机器要花多少时间(钢铁冶炼、各种车用材料的生产、机械设计和制造等)?用这架机器要花多少时间(能源开采、炼制,各种辅料的生产、遍布全球的汽车维修服务网点和道路网的建设与维护)?过去穿衣,只要保暖、大方就行了,大家穿同样形式的衣服觉得很自然。现在追求多样化,服装的设计、生产、销售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过去离家外出,一个月给家里写一封信,家里就放心;现在外出,下飞机后不给家里打一个电话,家里会担心飞机出事了。为了保证人们能及时通讯,建立庞大的通讯行业和与通讯相关的行业需要多少时间?

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欲望,新的行业不断出现,每一个行业又需要其它行业为它服务。各个行业相互依赖、相互交织,社会生活也比过去复杂了。而这些繁多的社会需求,复杂的社会生活,其中有些不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但是,一旦这些行业建立起来了,社会关系建立起来了,就是新的就业机会,就是利益关系,再也退不回去了。

忙,本来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结果呢?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了:空气肮脏了,水源污染了,食品中的添加剂多了,汽车堵在路上开不动了。而更为沉重的代价是:环境污染,矿山枯竭,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的积累已经危及大气层,地球变暖。据科学分析,在18世纪中期以前的65万年里,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始终维持在280ppm左右,而之后的250多年,人类活动使得这个纪录不断刷新。要避免全球变暖带来严重的灾难,必须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既18世纪中期)以前的增幅控制在摄氏2度以内。但仅1906年到2005年间,已经升高了,0.74度,此后的一个世纪,升温幅度将达到1.1度至6.4度。

我们可以从热力学的角度来评价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就是用“熵论”来评价我们的生活方式。“熵”,就是自然界中有用能量变成无用能量的程度。爱因斯坦认为“熵定律是所有科学定律的第一定律。”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把熵称为“整个宇宙中至高无上的哲学定律。”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最终都是把有用能变成无用能,都会给环境增加混乱。因此,人类的生活是以环境中熵的增加为代价的。今天,在经济统计中,用消费量作为衡量生活是否“幸福”的指标。高消费,成了人们的追求目标。从熵的观点看,高消费就是高增熵,就是加速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一个全靠体力进行劳动的农民,每消耗一卡能量可以生产出10卡左右能量的产品,现在一个美国农民,用一卡人力的能量,可以生产出6000卡能量的农产品。但是,如果把农机、化肥、农药等相关的能量计算进去,一个现代化的美国农民,用10卡能量才能生产出一卡能量的农产品。可见,技术进步也是以环境的增熵为价的。

现在又回到本文前面提出的那个问题: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人们的闲暇时间为什么比过去更少?用熵的理论来回答:现代社会每个成员所耗费的能量比300年前高出上百倍、上千倍。人们创造的这种高能耗的生活条件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机器所节约的时间。人类想得到轻松,反而招来了繁忙。

人们的忙碌是在加速制造熵。著名的美国哲学家里夫金大声惊呼:“极目四望,世界的熵已经增到惊人的地步!”科学家们认为:熵污染是人类的头号灾难,随着熵的增加,这种灾难日易深重。而熵值达到一定的限度,地球就会进入“热寂”状态,也就是地球的死亡。

今天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有三个动力:内需,投资,出口。内需是国内的消费,投资是未来的消费,出口是外国人的消费。也就是说,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就千方百计地扩大消费。信用制度又鼓励人们超前消费,用未来的收入支付今天的消费。高增长是靠高消费推动的,而高增长又是为了满足高消费。人类被市场裹胁着强迫消费。消费不是生活的必需,而是为了经济增长。高消费并不一定带来真正的幸福生活。不仅人类本身被高消费所累,还破坏了自然环境。哥本哈根的世界环境大会的失败,其罪魁祸首是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高消费?高增长,互为因果。这样的恶性循环是人类自掘坟墓之路。走出高消费高增长之路,是人类摆脱危机之路。

我不是提倡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不是提倡从汽车回到步行;而是警告人们,对经济增长要保持理性的态度,要以理性的态度来检讨今天的生活方式。理性的生活方式应当是,以最少的消费,获取最大限度的幸福。幸福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觉。现代人们认为过去的生活方式不幸福,其实,处在当时环境的人们并不感到不幸福。不感到不幸福就是幸福。简单就是幸福。要改变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就得改变人们的幸福观、审美观,就得在各个领域刷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将改变社会活动规则。人类必须具有高度的理智,才能够实现这一重大转变。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infuxin&aid=604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