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城市慶典到城市行銷
2009/12/30 18:16:57瀏覽2466|回應0|推薦8
  很喜歡路易士康對「城市」的形容:「城市是當一個小孩從其中走過去時,知道他長大以後要做什麼的地方。」因此對於「城市行銷」被浮濫運用,我總是忍不住質疑「行銷」應該把「城市」帶到哪裡去呢?

  聆聽Dr. Mike Robinson的「地方節慶與城市行銷」收穫很多,他不但學術和實務融合,也從商業性和在地性去做檢視和反思。例如他談到節慶被廣泛視為經濟發展的一項動力,因此以節慶與活動為導向的策略在許多國家司空見慣,而且有不少節慶不僅在經濟方面成功,在社會和文化上也有相當貢獻。

  雖然他肯定節慶是打造城市知名度,發展觀光資源的好方法,但他也認為節慶並非為了行銷而存在,節慶必須植根於在地文化,因為「節慶具有自然生命週期」。因此當與談人陳惠美教授以「聽奧開幕式」是否是成功節慶,請教Dr. Mike Robinson時,他卻提出糾正:「聽奧活動是Event,不是Festivals。」例如大甲媽祖對外國人是有吸引力的,但媽祖繞境的習俗並非為了經濟、觀光因素,純粹是民間信仰、傳統所形成的特色及價值。

  Dr. Mike Robinson在演講中提出幾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城市該如何藉由節慶來推展觀光目的?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必須了解遊客的需求。遊客想從節慶活動中得到什麼?執行者可以做些什麼使節慶的影響力確實提昇。他的答案是:「創意。」他說:「在接受『節慶發展與節慶旅遊的國度裡存在基準力學』的同時,關鍵問題乃在於關係人可以做什麼來維護及確實提升節慶的影響?」

  從行銷的說法就是節慶策畫人如何規劃、設計、包裝節慶活動,以提昇它的附加價值。如Dr. Mike Robinson所說全世界到處都在辦影展,國際兒童節至少就有八個,特色何在?吸引遊客的條件為何?要怎麼做,或者做些什麼才能成為促進城市行銷的成功節慶呢?我想試著從行銷角度探討。

  行銷四P-產品、價格、促銷、通路,最重要的是產品,而產品最重要的價值來自於「獨特」和「創新」。獨特是無法速成的,就像Dr. Mike Robinson非常認同的成功節慶活動除了大甲媽祖繞境,還有泰國的潑水節以及西班牙蕃茄節,這些節慶都是植根於當地文化的「自然生命週期活動」,那是在地人的信仰、習俗,或者跟土地的因緣所衍生的故事,不是為了商業目的而創造出來的,因此它的價值是不可取代的,到達經濟價值之間,需要解決的是當龐大的觀光客湧入時,食宿、交通等硬軟體公共設施的規劃與建設。

  但並非所有的地方節慶,或者有些地方並沒有特色化的傳統慶典,例如有一位與會的聽眾就提出一個問題:「台北是個具現代化的都市,似乎並沒有比較突顯的傳統慶典。」這位聽眾似乎誤以為地方慶典一定要和行銷畫上等號,事實上地方節慶並不是為了吸引遊客而存在,反而是一種庶民文化的自主表現。至於觀光城市需要慶典吸引遊客,能與傳統節慶結合固然可創造雙贏,但是如果缺乏特色節慶做為號召,創造「慶典」也是觀光城市的行銷模式之一。這正是Dr. Mike Robinson所提出來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在節慶的背景下,創意駐足在何處?

  對台北而言,101的元旦煙火雖不像大甲媽祖是由傳統信仰中自然形成,但這項商業性的「Event」仍然可以因著整體創意條件的成功舉辦而成為「自然生命週期」的慶典活動,比較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為這些創意找到價值定位。Dr. Mike Robinson認為成功的節慶活動必須在競爭者不多、別人沒法複製,和當地文化緊密連結等條件下達成。他推崇台北牛肉麵節,和台灣的美食文化連結,是其他城市很難複製的,能夠成功的增加國際知名度並吸引觀光客。

  所以關鍵就在複製這件事,成功的打造一個四號倉庫藝術村之後,全省風起雲湧四號倉庫概念。宜蘭國際童玩節成功促成宜蘭城市行銷,卻在各地紛紛辦起童玩節之後,不堪虧損而停擺,問題是創意本來領先市場就只有五分鐘,五分鐘以後競爭者就紛紛趕上來了,尤其在台灣一窩蜂已是慣例,看看各地的老街逐漸同質就能理解,要像日本做到「北海道限定」、「大阪限定」恐怕很難。

  因此創意如何維持獨特與創新不被複製,Dr. Mike Robinson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創意很少自行發生,它是來自原動力與較廣泛的物質/材料背景之間的需求與互動之結合。」藉此,我想用城市慶典的角度來談談這個觀念。

  多年前我任職中時報系時曾參與「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大賞」專案,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及高雄市立美術館共展出10個月,創下觀展百萬人次的記錄,獲得可觀的利潤,也開啟媒體、博物館與企業合作國際藝術大展之整合行銷模式。在歷年來的藝術活動中算是相當成功的案例,尤其這是第一次世界名畫進入高雄展場,還記得當時館長黃才郎面對博物館商業化的質疑時就提到:「在黃金印象之前搭計程車,司機不知道高美館在哪裡,黃金印象開展後,所有的人都知道。」顯然對城市行銷的效益無庸置疑,活動結束後,我們又繼續籌辦「畢卡索大展」、「慈悲與智慧」、「兵馬俑」等等。但在這一場又一場的人潮盛會裡,我卻產生一些疑問,如果放大到整個城市的角度來看這場活動,它算不算得上是城市慶典,它對整個城市的文化發展有何影響?它對城市觀光的效益有何貢獻,或者它充其量只是一個獨立的經濟活動。

  尤其當外地學校的遊覽車一輛輛的載著學生們來到台北,下車看展,看完展後上車回家,我相信台北對這些外地學生的意義應該不是只有黃金印象,為什麼不是真實的一堂地理課?為什麼要趕著一日來回?慶典到達觀光城市還有多遠的距離?

  接著在投入文化產業行銷的研究之後,陸續發現這其實是台灣慶典活動的現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彰化花博會,第一屆花博會在媒體評價上算是相當成功的活動,但幾年前我在中部的一場文創產業行銷演講時,當地文史工作者就對我抱怨,花博會當地人得到的只是活動期間的交通擁塞與人潮虛名。原來這場由官方及台北公關公司所承辦的活動,所運用的資源與在地幾乎無關,連花農都沒有參與,因為參展花卉皆由外地移入,活動結束,整個展場光禿秃,對在地人只留下空虛一片。

  這種情況在我的家鄉屏東也同樣發生,屏東是個農業城市,舉辦「熱帶農業博覽會」名實相符,但我表哥在屏東種棗子,他的棗子曾獲全國首獎;我弟弟的同事家裡的蜂蜜遠近馳名,我朋友的哥哥培植花卉有成,但他們都和屏東的農業博覽會無關,因為這項活動同樣由外地公關公司操作,這個名為劍湖山的承辦單位雖然把摩天輪搬到會場,也無法挽回年年一成不變的疲態了。

  假「Festivals」之名行「Event」之實似乎是台灣節慶的共同問題,我們擁有一場又一場的活動,卻無法帶來促進城市經濟的價值。我一直認為多年前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的傳統元宵燈節,最具備成為具國際地位的城市慶典潛力,可惜後來變成各地輪流舉辦,人人有獎的「速成」和「複製」怎麼可能蘊釀出文化價值、在地價值的「城市慶典」呢?

  著名旅遊出版社「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創辦人托尼、莫琳夫婦來台訪問時,托尼提到:「台灣的問題是,人們不知為何而來,台灣有什麼最特別的?」

  莫琳接著說:「比方說去巴里島,我會建議你一定要看廟宇。但,來台灣一定不能錯過什麼?我想不出來。台灣缺少一個引人注目的標題。」

  如果城市是決定一個孩子長大以後要做什麼的地方,我們的確該認真的思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城市慶典,什麼樣的城市故事!
(社會教育政策課程:參加「文化節慶與創意產業國際論壇」心得)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immy412&aid=3639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