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个久违的朋友知道了我的电话,打电话寒暄了一阵后问:“你还写诗吗?”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我说:“算写吧,当日记写一些。”
同学在学校时是诗社的骨干,有些作品发在了新星诗刊上。只是这已经快十年了。他成了一家公司驻海南的销售主管。还是一个爱说笑调皮的性格。他说:“还写什么诗,写诗干什么!”
我说心里有事的时候就写一点,是一种慰籍。后来他说还不如写短信,现在写诗和写短信差不多,还可以发过来,说不定象铃声一样成了商品。他说没有了市场,你给我一个写诗的理由吧。
果然,我想就是想和自己说说话,象平常一样写日记不是也一样,为什么一定要写成什么诗的样子。
事情就是这么荒唐。
2
说起来我怎么样也不是一个商人,似乎从来就没有想过市场这个问题。记得前些时候有人写了手机小说,据说就有了一个平台,可以赚到钱。原来写东西还可以成为一种赚钱的工具。
只是我还是觉得悲哀。
3
记得英国的桂冠诗人女王给的报酬是五百英镑和一桶葡萄酒,现在涨了一点,变成了五千英镑了。但一样可笑和微不足道。如果你写诗就准备受穷吧。记得读书时老师这样和我们说,老师是写小说的,好象还是不富裕。他说你看荷马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但他是一个流浪的穷人。
4
我想起小时侯老家办婚事时会有一个很穷酸的老头在席前用古怪的唱腔读《诗经》,主家多半都会塞上几毛钱让他赶快走。临走他总会说些“君子好逑”这样的话。我想那个人一定认为自己是个读书人,最重要的是他一定认为自己是一个诗人。
后来我知道了顾城只能拿到几元几元的稿酬,知道他为了妻子买了稍贵的东西时会坐在地上哭时,我就想起了小时侯的那个老人。顾城死了,以一种让我们难以承受的方式。
可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写诗?
5
人们常说现在是经济社会了,一切得向前看。向前看的一个含义大概就是利益的最大化了吧。那么还会有什么人有心情看什么诗?不过是那些无聊的人的自言自语罢了。诗歌又不是什么商品,换不回多少价值。
我自然是悲哀的了。因为我还固执地守着一个什么精神家园,精神有价值吗,是谁说这是一种财富?
6
给我一个写诗的理由吧。
大概是我太累了,退化了吧。
7
有时候这种悲哀是显而易见的。
前一段时间,夏天吧,一到有什么台风,矿难,什么别的事件,总有许多这样的诗出来,好象诗人们强烈的要求参与社会的主流,害怕有一天被社会遗弃了。但这些东西是长命的吗?
差不多我们写的成千上万的诗歌都不是长命的。但为什么我们要迎合一些东西呢?
诗歌总会有一些功能的。记录社会会是一种,但总不至于变成新闻吧。
8
总归是看诗读诗的人少了。据说诗歌被“边缘”化了。
边缘是不是指失去了自己的位置?
可是诗歌自己的位置在那里呢?
还是投枪和匕首?
或者把自己祭上一个神的圣殿?从而被人们抛弃?
9
刚才看到毛毛雨说:“可以让某人知道你是还可以伴随的。”呵呵,诗歌功能其实就是这样的简单,它不过是我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如此而已。
我写一些东西也真的没有多少野心。我想大多数人不过也是如此。
诗歌的位置我想也在这里,能边缘到那里去呢,难道人们不需要表达了吗?
边缘的不是诗歌,恐怕是那些自以为是诗人的人了吧。
10
学校的时候常常被告诉文学,诗歌是有多么的有“价值”,是什么”精神财富”。做一个诗人,一个“文学家”是多么的“荣耀”。
但那是“文学家”们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平常人来说,诗歌是什么?真的就是通向荣耀的“圣路”?
再没有比这个还要可笑的事情的。想起物质生活贫乏,精神世界相对较高的年代,诗歌似乎还真的是一件可以拿来“炫耀”的事了。但着终不是诗歌的本来面目。
现在人们开始追求物质生活,诗歌还原了它的本来面目,它不过只是人们用来表达的一种工具。
于是诗人就开始失落了,就被“边缘”了。
诗人们再从嘴里说自己的“清高”,未免是自欺欺人。
11
常常听人说:“要以文学为自己的生命。”听得多了,好像文学真的好像是比生命高那么一点点的东西。但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好像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加高尚的了吧。我们崇尚对生命的热爱,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我们对生活的每一点点的感悟好像无不基于此吧,诗歌不过是我们可以对此表达的一种方式。
所以诗歌不会是生命。它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12
说这些,不过是要说,诗歌哪怕是文学它也不是什么崇高的东西,至少不是可以达到一种“功利”的工具。它能够延续至今不是因为出现了多少文学家和诗人。而是它是基于一个广泛的,无数的平凡人对于生活状态感悟的一种诉求。诗人的成功与否恐怕也不是因为他的文字技巧达到了一个什么伟大的高度,而是他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准确表达自己对生活感悟。
而这些好像和你在什么位置,以什么为生没关系,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有关系。言及于此,语言已经过多,多些平和,向下的心也是必要的,忘掉天天向上这句话吧,它只会让自己的眼界越来越窄。
有一个久违的朋友知道了我的电话,打电话寒暄了一阵后问:“你还写诗吗?”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我说:“算写吧,当日记写一些。”
同学在学校时是诗社的骨干,有些作品发在了新星诗刊上。只是这已经快十年了。他成了一家公司驻海南的销售主管。还是一个爱说笑调皮的性格。他说:“还写什么诗,写诗干什么!”
我说心里有事的时候就写一点,是一种慰籍。后来他说还不如写短信,现在写诗和写短信差不多,还可以发过来,说不定象铃声一样成了商品。他说没有了市场,你给我一个写诗的理由吧。
果然,我想就是想和自己说说话,象平常一样写日记不是也一样,为什么一定要写成什么诗的样子。
事情就是这么荒唐。
2
说起来我怎么样也不是一个商人,似乎从来就没有想过市场这个问题。记得前些时候有人写了手机小说,据说就有了一个平台,可以赚到钱。原来写东西还可以成为一种赚钱的工具。
只是我还是觉得悲哀。
3
记得英国的桂冠诗人女王给的报酬是五百英镑和一桶葡萄酒,现在涨了一点,变成了五千英镑了。但一样可笑和微不足道。如果你写诗就准备受穷吧。记得读书时老师这样和我们说,老师是写小说的,好象还是不富裕。他说你看荷马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但他是一个流浪的穷人。
4
我想起小时侯老家办婚事时会有一个很穷酸的老头在席前用古怪的唱腔读《诗经》,主家多半都会塞上几毛钱让他赶快走。临走他总会说些“君子好逑”这样的话。我想那个人一定认为自己是个读书人,最重要的是他一定认为自己是一个诗人。
后来我知道了顾城只能拿到几元几元的稿酬,知道他为了妻子买了稍贵的东西时会坐在地上哭时,我就想起了小时侯的那个老人。顾城死了,以一种让我们难以承受的方式。
可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写诗?
5
人们常说现在是经济社会了,一切得向前看。向前看的一个含义大概就是利益的最大化了吧。那么还会有什么人有心情看什么诗?不过是那些无聊的人的自言自语罢了。诗歌又不是什么商品,换不回多少价值。
我自然是悲哀的了。因为我还固执地守着一个什么精神家园,精神有价值吗,是谁说这是一种财富?
6
给我一个写诗的理由吧。
大概是我太累了,退化了吧。
7
有时候这种悲哀是显而易见的。
前一段时间,夏天吧,一到有什么台风,矿难,什么别的事件,总有许多这样的诗出来,好象诗人们强烈的要求参与社会的主流,害怕有一天被社会遗弃了。但这些东西是长命的吗?
差不多我们写的成千上万的诗歌都不是长命的。但为什么我们要迎合一些东西呢?
诗歌总会有一些功能的。记录社会会是一种,但总不至于变成新闻吧。
8
总归是看诗读诗的人少了。据说诗歌被“边缘”化了。
边缘是不是指失去了自己的位置?
可是诗歌自己的位置在那里呢?
还是投枪和匕首?
或者把自己祭上一个神的圣殿?从而被人们抛弃?
9
刚才看到毛毛雨说:“可以让某人知道你是还可以伴随的。”呵呵,诗歌功能其实就是这样的简单,它不过是我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如此而已。
我写一些东西也真的没有多少野心。我想大多数人不过也是如此。
诗歌的位置我想也在这里,能边缘到那里去呢,难道人们不需要表达了吗?
边缘的不是诗歌,恐怕是那些自以为是诗人的人了吧。
10
学校的时候常常被告诉文学,诗歌是有多么的有“价值”,是什么”精神财富”。做一个诗人,一个“文学家”是多么的“荣耀”。
但那是“文学家”们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平常人来说,诗歌是什么?真的就是通向荣耀的“圣路”?
再没有比这个还要可笑的事情的。想起物质生活贫乏,精神世界相对较高的年代,诗歌似乎还真的是一件可以拿来“炫耀”的事了。但着终不是诗歌的本来面目。
现在人们开始追求物质生活,诗歌还原了它的本来面目,它不过只是人们用来表达的一种工具。
于是诗人就开始失落了,就被“边缘”了。
诗人们再从嘴里说自己的“清高”,未免是自欺欺人。
11
常常听人说:“要以文学为自己的生命。”听得多了,好像文学真的好像是比生命高那么一点点的东西。但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好像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加高尚的了吧。我们崇尚对生命的热爱,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我们对生活的每一点点的感悟好像无不基于此吧,诗歌不过是我们可以对此表达的一种方式。
所以诗歌不会是生命。它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12
说这些,不过是要说,诗歌哪怕是文学它也不是什么崇高的东西,至少不是可以达到一种“功利”的工具。它能够延续至今不是因为出现了多少文学家和诗人。而是它是基于一个广泛的,无数的平凡人对于生活状态感悟的一种诉求。诗人的成功与否恐怕也不是因为他的文字技巧达到了一个什么伟大的高度,而是他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准确表达自己对生活感悟。
而这些好像和你在什么位置,以什么为生没关系,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有关系。言及于此,语言已经过多,多些平和,向下的心也是必要的,忘掉天天向上这句话吧,它只会让自己的眼界越来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