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無、非、空(4)
2017/03/13 22:45:18瀏覽2939|回應0|推薦54

 

有、無、非、空(4

無明人人都有

不可能避免

但千萬不要在無明中過日子

只要不迷惑

就不會形成煩惱

 

摘自白雲老禪師為出家弟子授課錄影字幕

(註:本文為口語教學紀錄,非文章結構)

 

不可否認無明人人都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學佛的緣故,不就是希望能明了嗎?不單單要明了,還要能夠圓覺。雖然無明是不可能避免的,但千萬不要在無明中過日子,否則看似在學佛,最後還是隨著無明轉,而且愈轉愈無明。

 

好比:有很多人一出家會發大心、發大願,那一股道的熱誠,以開水來比喻幾乎超過一百度。

 

但過不了幾天或幾個月,業一來承受不了就會想逃避。等到再接觸到所謂“道”的問題,又會發起一股熱誠。如此起起伏伏,自我意識作祟,所以,即使有機會接觸道,最後還是承受不了煩惱。

 

就像我們千佛山的(古)梵密行者,剛開始要接受四十九天的磨練,天天做同樣的功課,一成不變。想想在那四十九天中,會有多少的起心動念?

 

所以我會告訴他們:如果你們只是勉強承受,算算四十九天過了後“我就會怎樣”?其實那是沒有用的!

 

修行還是要去究竟認識自己,如果在這四十九天勉強的承受那倒還容易,就像那些吸毒者,那些演藝人員、名主持人,常常因為吸毒而送去勒戒,關個三、四個月,無論如何他還是得去承受。

 

但在承受的過程:

 

究竟能改變什麼?

對自己有多少認識?

發現與了解自己多少?

誰知道?

 

這一堂課我們幾乎都在談「有」,但到底“有”什麼呢?

 

於人的問題必定關係到事,如果事不關係到人,那麼這件事也就沒有什麼!之所以會產生這麼多的“有”,就是因為人與事會打交道。

 

唯識學中有談到“百法”,你看看其中“有為法”就有多少?

 

我講的都是概念,是平常大家可以體會的。

 

其實真正依於“我”來看,是不能避免一連串的“有”,如果只是空談道理:

 

「有沒有關係?」

「你要去認識、了解、發現,就能突破啊!」

 

真正這麼容易嗎?

 

關鍵在於:你能認識多少?了解多少?發現多少?以致於突破多少?

 

談到無明,我這一輩子,從生下來到現在,九十幾年都吃素,還是活得好好的,為什麼?因為一個人如果處在無明中過日子,營養再好也無法吸收,身體各部份的器官就得不到足夠的營養。

 

無可諱言,人難免會有無明,但只要不迷惑,就不會形成煩惱,如此一來,吃什麼營養都能吸收,怎麼還會喊營養不夠呢?

 

其實我們的消化系統跟心情有密切關係,如果連吃飯都覺得是一件苦差事,那麼再好的營養也沒用。我們的身體需要充份的營養,吃飯就是用來補充所需的營養。自然的,如果吃飯能好好的吃,睡覺好好的睡,哪會有營養不足的問題產生?

 

但是人往往就會忘了一點:面對問題時,只會用自我意識去看、去聽、去講,最後做自我意識的確定,一切離不開分別而後的計較、執著,所以吃什麼營養都無法吸收。

 

如果我每天照三頓吃,可能就會像那些摔角的,以前我不是告訴大家一個數目字嗎?每一天每一個人所需要的營養,以一百分來計算,百分之七十五是腦吸收,其他身體的各部份只要百分之二十五的營養就夠了。這是正常的情形,如果常處在無明、迷惑、煩惱中,可能連百分之一百的營養,都還不夠讓你的腦消耗。為什麼?因為妄想雜念一大堆,所需消耗的營養就更多了,其他部分的器官好比五臟缺乏營養,你說會不會生病?因為營養都讓腦給耗光了!

 

所以,為什麼學佛的要講究清淨?

 

清淨什麼?

 

就是清淨那些妄想雜念,清淨自我意識,怎樣從無明中突破出來;只因一切有為法,關係到人與事的或是理與事的問題都叫做法,這些有行為造作的法,幾乎都是讓自己處在無明的狀況中,不能遠離無明而明了緣故,隨著無明而迷惑,等到煩惱形成了,想再去尋求菩提,那就太遲了!

 

應該是一開始產生無明時,就要去面對、著手。

什麼時候是迷惑呢?

就是在無明生起,

產生分別的時刻。

如果只是去計較、執著就會迷惑;

但如果無明生起的剎那,

不為無明所左右,

反而能依於佛法的道理方法,

把無明放在一邊,

實際的去面對人與事的問題,

作認識、了解與發現,

那就有突破的機會,

不致因迷惑而形成煩惱。

(待續)

 

延伸閱讀:

有、無、非、空(1 http://blog.udn.com/jfeng13x/95312166

有、無、非、空(2 http://blog.udn.com/jfeng13x/95564690

有、無、非、空(3 http://blog.udn.com/jfeng13x/95773479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feng13x&aid=9603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