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6/12/31 00:54:30瀏覽3653|回應4|推薦68 | |
如花綻放的容顏[小肉球相簿「山頭」修改版]
如花綻放的容顏
心如隨筆之3
[註:作者心如是格主的方外至交]
到台東約半年,偶然間輾轉聞知一位舊識,現於南華大學音樂系教「民族音樂研究」,訥於言說的我在電話中向他問了安,基於三十多年未連絡,那份客套、生疏,曲曲折折的心事便化成幾句寒喧,但是感覺「別來無恙」的祝福又絕非假!
你聽!
電話那一頭的人說了什麼?
「今年我會到台東採集豐年祭音樂,到時候或可見一面。」
於是守著一個承諾,像美麗的音符時而響起。誰知季節已如馬蹄「嗒嗒」走過,那消息卻石沉大海,可見這個承諾是虛的。
憶當年他迎娶美妻(一位阿美族公主),婚禮就在他所說的酋長家的大廣場舉行,那時我剛好有事耽擱,沒趕上他原始、美麗的婚宴,只在信中問候:
「山上風景樂如何?美乎?」
他說:「老酋長的家種了兩排扶桑花,紅豔的花澤令人印象深刻,妳若來作客,當記得門扉那“如花的容顏”,歡迎有空來花蓮!我與曉梅一定會帶妳去看山櫻,晚上圍著熊熊篝火熱情歌舞....」
其實並不能說朋友不守承諾,就像過往的歲月中,我必定也曾對朋友失信過。
但什麼是信任呢?
像不像“陽光與風”給你帶來試煉、挑戰,但是也教你許多事情,所以不論前膽或回首都要感恩與珍惜哪!
是的!
跟朋友當時一起經歷過的每件事,至今仍帶來溫暖和力量,就像深信菩薩普利眾生,教導我們從身口意的造作,透過點點滴滴的觀照,從“有”的作為,突破到”無”的修養,那股內在的平靜,讓你灑脫自在、保持健康!
在雲老禪師的《大般若經要解》中也提到〈力波羅蜜〉:
「這裡的“力”,不是單一的說「願力」,這個「力」是說產生的作用、發揮的力量。因為任何一個作用完成,必然會顯現力量,所以這裡談的是「力」的方法,就是任何一個道理或者事物,必然關係到因緣法則、因果關係,其中有變化就有作用,所完成的一種力量,有好的、有不好的。」又:「學佛,懂得道理好修行,如果知道“力波羅蜜”在說什麼,就可以把握變化所產生的作用,去完成一種好的力量,得到饒益的結果。」
因此,一句話、一個行為,一個心念,若經層層“歷練”當更深刻了解,一切的造作能載舟亦能覆舟,看起來無足輕重,卻能悄悄影響周圍的一切。我們須多作自我檢視,遇緣觸事盲視否?若漫漫菩提路知其不足,那就多學著點吧!一年匆匆即逝!
就在舊曆年最後一天,大夥兒一起守歲,佇立二樓陽台,倒數計秒迎接新的一年,瞬間海邊的煙火綻燃,漫天煙火如花,如星,又像在風裡漫天灑著的金泊,不禁令人驚呼。這一切的一切彷彿我在台東的人事過往,雖如煙火迅逝,但是一年「好景須記!」
想初臨台東時,踏遊鹿野看熱氣球昇空、看滑翔翼自由翺翔,也曾觀“金樽海岸線”、看關山日落、池上大坡池,還有那元宵“炸寒單”,在山上迷了路,竟能乍見那片廣漠的洛神花田,雖然無非是“生滅、來去”,但台東大山大海的背後,人文意涵多樣,少不了有些令人動容的故事,盈漾著未知的諸多可能,請原諒我饒舌,走馬看花又怎麼道得盡台東美好的風情?
人生自是有緣“會”,朋友!若您經過鐵花路216號,別忘了進曼殊佛寺禮禮佛,走走看看,與師父們話話家常,歡迎您入寺行參!
原來溪聲、山影,一切都是自家事。
註1:“鐵道藝術村”前身為臺東火車站,是原來臺東線的終點,2001年5月31廢止後由位於卑南的臺東新站取代。後舊站幾經整修,將原來月台區整建成臺東鐵道藝術村,保留原來月台與鐵道的風貌,並有三節DR2050舊車廂留在此地展示。
註2:海邊附近是“琵琶湖、鷺鷥湖”台東森林公園遊樂區,這裡是超適合騎鐵馬漫遊的好地方,裡面可以看到美麗的風鈴木。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