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5春:I'm home與Gift之間不得不說的事
2015/07/02 01:28:35瀏覽1455|回應2|推薦6

首先應該要交代一下兩部劇的背景資料。

Gift:

1997年木村拓哉主演的異色日劇,富士電視台水9劇(已廢檔),飯田讓治、井上由美子編劇,平均收視18.2%。因為翌年發生的栃木女教師殺人事件的兇手報稱模仿劇中主角玩蝴蝶刀,電視台立即停止重播,以後亦沒有再重播及發行DVD,被網民稱為「黑歷史作品」、「幻之名作」。(個人的重溫雜感

I'm home:

原著為石坂啓(女性)的漫畫,1997年7月至1998年12月於Big Comical Original連載,曾經在2004年改編成NHK(國營)電視台夜間劇(晚上11時,每集15分鐘,連續播5晚,形式像晨間劇,全劇20集),淺野妙子編劇,時任三郎主演。

今次2015年木村主演的朝日電視台木9劇,為第二度改編成電視劇,林宏司編劇,平均收視14.8%。(更詳細的收視整理


【緣份?】

自從八卦雜誌傳出木村的春季劇會翻拍I'm home之後,2ch鄉民已經開始嚷著是中年家庭劇版的Gift;之後甚至連八卦網站也如是說(キムタク新ドラマに不安の声が殺到!),還說I'm home收視不好,命運會跟Gift一樣被大眾遺忘(「アイムホーム」不調でキムタクの脳裏をよぎったあの記憶喪失ドラマの呪縛);最後連男主角的廣播節目也收到聽眾來信,指原著作者石坂啓在某個場合提到--當年受Gift啓發而創作I'm home這個故事(『アイムホーム』最終回直前に発覚した“運命的すぎる”裏話)。

【致敬?】

綜觀全劇,的確像是配合他現在的年齡氣質,從Gift得到靈感的致敬作。

如果說原著已經有Gift的色彩,朝日版劇組的改編令這劇更向Gift靠攏,例如:家路久在公司被監視(原著完全沒有職場陰謀線,順便一說原著意外失憶原因是在單身赴任的公寓燒年糕中一氧化碳毒…),監視他的皆是小女孩(當年很嫩的篠原涼子,跟現在的確也是很嫩的吉本實憂!)當中的奔跑場景,每集的客串嘉賓緊扣家路久的回憶之路,首兩集黑久與女人鬼混的夢境,最重要的物件放在儲物箱/藏寶盒⋯當然還有大量猶如私小說般碎碎唸的第一身旁白

某程度上,可以說是40代的木村拓哉向20代的自己致敬。(至於他會否在50代向自己的30代致「失憶+亂倫」的敬?我們走著瞧吧…)

【先天性相異?】

1. 失憶設定

Gift的男主角早坂由紀夫不是局部失憶,而是完全失憶,更重要的是監視他的一干人等(包括速遞公司的老闆)對他的過去亦一無所知,所以他們跟由紀夫及觀眾一樣,完全以無知的狀態去追尋由紀夫失落的過去;但I'm home的男主角只是失去近五年記憶的局部失憶(以致常常造成記憶混亂,亂入別人的家及亂做菜),而包圍家路久身邊的人(包括前妻、新妻、醫生、公司內監視他的人或普通同事)幾乎已深知/風聞失憶前家路久的為人,他們在家路久找尋過程中欲言又止,雖然可以說是人性的掙扎,但對講求即食的觀眾來說,失去了一起「追查、推敲」的過程,只會覺得故弄玄虛。

當然I'm home本身有原著,就算觀眾再迴避媒體爆雷,也不能避開劇中的對白及回憶片段中,很早就得知失憶前家路久是個怎樣的人。(所以才有觀眾認為黑久不夠壞)其實溝口武弘也只是小嘍囉(某程度上是當年男主角邪魅狂狷的氣質令觀眾有錯覺而已…),但由於劇情到中段時還未透露過任何具體訊息,所以後期當他的真實面貌被呈現出來時,Gift的觀眾才會跟由紀夫及其他劇中人一樣震撼,而I'm home的觀眾只能看著白久如何被黑久嚇倒。

2. 劇種設定

另外,就劇種而言,Gift是真正的職業單元劇--主角早坂由紀夫是一名速遞員,專接各種奇怪的生意,如運送佛像、腎臟移植、考試題目…等等,每一宗速遞生意(單元故事)表面上各自獨立,本身的故事性亦很強,而內裡則含有主角失憶前的人格碎片,透過劇情推展把由紀夫過去的記憶重組;至於I'm home某程度上是偽單元劇--雖說同樣以單元故事推進劇情,但每一條鑰匙(單元故事)屋主的故事緊扣主角家路久失憶前的性格為人,而且全部只是他個人的家庭問題(幼年父親離家養成不信別人的性格,力爭上游要出人頭地,甚至不介意借女人上位…滿滿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後人心失落的狀況…),就算扯上公司陰謀,整體佈局比較單一,也容易讓觀眾覺得鬼打牆、爆點不足,不易得到共鳴。

【優劣?】

第一次看Gift是五、六年前(剛入坑之時),當時覺得故事概念有趣,失憶前的溝口武弘很迷人,失憶後的早坂由紀夫雖然呆呆的但秀色可餐…只是故事有點散亂不集中,不夠同樣是偏鋒角色,劇情狗血但聚焦的《從天而降一億顆星》吸引。今年重看,卻發現到單元之間隱藏的聯繫,原來早在頭幾集已經埋好了溝口武弘的性格伏線,劇本的確很縝密!加上題材確是大膽異色,有現在的深夜劇既視感。(雖然個人看過的深夜劇不多…重看Gift之後第一感覺是想到了《大川端偵探社》。)

至於I'm home,朝日稱它為「異色家庭懸疑劇」,感覺劇組一直在「家庭」及「懸疑」兩方面搖擺不定,之前每週追看時的確有被其節奏搞得不耐煩,現在重頭再看(好吧重看得有點快),還是覺得劇組就上述兩項元素搖擺不定,故此到最後期待「懸疑」的觀眾嫌謎底太普通,想看「家庭」的觀眾又嫌其他劇情礙眼…看到有喜歡Gift的日飯把I'm home批過一文不值(字眼也挺狠)…個人覺得批得太過了。雖然I'm home先天性(劇種、主角職業及失憶設定)不夠Gift討好,故事亦不夠Gift佈局縝密、伏線環環相扣而又到處有驚喜,但絕非完全被比下去。

先前說過,以現在的角度來看Gift絕對是深夜劇,當年男主角剛拍完Long Vacation大紅,包袱較小,敢於挑戰偏鋒題材(倒是後來的新聞事件令此劇無辜被封印…);現在I'm home是一部黃金招牌時段(星期四晚上9時)的日劇,而今時今日的他,無論收視、戲路、演技皆有沉重的包袱,仿佛每拍一部戲都會惹人強烈質疑:「為什麼他要拍這部戲?!」(這部戲可以替換成SF、時代劇、續集…等等)搞得忘記了戲劇單純「令觀眾享受及滿足」的本質。

撇開個人有太多身份(隨手一數有テレ朝ヲタ、踩雷協會、原作廚、豚局後援會成員→簡直中日混雜!),其實我只是想單純地看一個有趣的故事而已。失憶題材雖然是有點老套(的確喚起我小時候看某部港劇的記憶…[玩手指]),但比起近年日劇當道的「什麼也要勸惡揚善的爽劇」有意思,何況面具這點子為失憶加添新意…縱使值得吐糟的細節(尤其製作層面)不少,但整體上個人蠻喜歡這個故事。

天下本無事,又有多少新鮮題材點子?所謂原創何嘗不是取材於現實?想像力匱乏的話,何嘗不會被指為抄襲?何必拘泥於是否改編或致敬?(這個反問跟比較無關,純粹是個人的無聊吶喊…)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ssfongpk&aid=25108396

 回應文章

M
2015/10/25 10:21
個人觀點是,或是力有不逮,又或是要角要求,又或是上頭壓力,又或是收視問題,總之,中間迷失了路線方向,感覺上是開拍前已完成的劇本中間曾被大幅刪改,結果變了做三不討好。

Freedy
2015/07/19 14:56

很赞同剧组在家庭和悬疑之间摇摆不定的评价XD

说实话如果能专心走向一边也许绝对评价会更高(但也许争议会更大。。。

某人因GIFT肇始的“不能演坏人光环”www也许阻碍了剧组的继续发挥XD

但有胆挑战一个封印戏觉得横地P真的还是很敢(笑

这部戏纯粹拍成家庭戏应该也会够无聊(喂

期待朝日的下一次合作吧XD

*^_^*(jessfongpk) 於 2015-07-19 18:10 回覆:

這篇文有人留言很感動*^_^*

Gift事件太早發生在他身上了(如果是HERO之後才發生... 不過又有點難以想像XD)

感謝朝日為了要跟富士對著硬是偷偷地要他演反派, 甚至要挑戰(被富士封印)的禁戲www

因為時段不能像NHK拍成驚慄片有點可惜, 但希望他能不斷對朝日的staff說ただいま:P

(然後TBS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