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海角七號編輯室
2008/10/17 00:29:29瀏覽504|回應1|推薦25

我不在這時, 多半在 【尋王之盟】城市


有關海角七號的影評Chocola看了數十篇,本市也有些海角七號的評論及引用,散見在幾個主文下面,像是 :

>>>>>引用文章幫國片加油

>>>>>引用文章台灣新精神

Chocola個人對這個片子為什麼會成功,看法比較理性,曾寫了~~~


海片的成功,有它的天時:正好這時沒什麼好萊塢強片,颱風在假日連來了好幾個使人沒事閒閒跑去看電影,台灣人在毒奶和洗錢案中煩都煩死人了,找到了這個情緒出口~~~ 

有它的地利:美國發行商的全台多廳院放映、音樂性電影的渲染性本來就強、台灣常民意識的小人物主題得到共鳴~~~  

有它的人和:在本土國片衰弱了這麼多年,有了這個「不太差」的溫馨勵志片,大家買票進場看片,也等於投票鼓勵罷了。網路的行銷作得不錯,造成口碑及觀影的期待性~~~~

真說這部片有什麼厲害,Chocola倒是不覺得,但對魏德聖的戰鬥力挺佩服的,相信他的下一部片:有關原住民莫那魯道的~~~~~應該是更值得期待!!

引用文章海角七號真幸運


今天發現一篇文章,與Chocola的本業(出版)有關,也把他列在文後備忘,大家多讀一些本土作家寫的書,當然是鼓勵本土作家更有創作能量的一件好事呗! 


  

文化筆記本》期待文學的海角七號
 

「海角七號」創下三億佳績,為長期低迷的國片注入一劑強心劑。文學和電影互動向來密切,本土文學也和「海角」之前的國片一樣,面對外國小說的大舉入侵,在谷底徬徨躊躇。看到「海角」的燦爛藍空,不禁讓人期待,台灣文學的「海角七號」在那裡?

這似乎不是一個鼓勵文學出版的時代,上個世紀,『文學已死』的悲鳴如影隨形,焦慮與無力感也一直充斥在國內文學工作者心中。

淺碟文化當道,深刻閱讀的時代逐漸遠離,營運成本提高,退貨率不斷攀升,儘管每年有超過四萬本的新書出版,出版業的處境日益艱困,紛紛改變營運方針,尋求出路。首當其衝是國內的文學創作。一聽到國內的文學創作,銷售者總是面有難色,一句「文學書沒人看」,令出版社行銷業務,作得意興闌珊,預示著書的銷售命運多舛。

業界有個笑不出的笑話,「寫詩的比看詩的多」,令人擔心的是,市場的反應讓部分出版社調整出版路線,詩集不敢出,其他文類出版的機會日減。許多公認的小說高手,不是停筆,就是改寫其他類型作品。而傳播媒介多樣,稀釋了平面媒體如報紙副刊的影響力,新生代的創作者出頭不易,新書出版曇花一現,成績不佳,要受青睞,命運未卜。

然而,面對國外大量優秀小說引進台灣且佔據市場時,「文學書沒人看」或許不是結論,而是有但書。回歸基本面,我們需要怎樣的文學?好作品如何不被書市五花八門的訊息淹沒。

台灣有許多優秀的作品,深入人心,百年家國,土地認同,人生的困境、性別意識等,繁複美麗。許多好作品桂冠加身,獲獎無數,卻很難反映在市場的銷售數字上,不免令人惋惜。或許,國人閱讀大敘述的文字,還有待培養;也或許,我們的創作者,在自我完成之外,多多顧及讀者的接受度,讓閱讀者從文字中得到精神的慰藉,甚至找到認同,尋求對話。

「海角七號」最動人的應該就是人物的互動,熟悉而親切,許多人說好看。

「好看」是藝術傳播最大的利器,搭起橋樑,從廣度出發再及於深度。弔詭的是,「好看」與「通俗」經常被劃上等號。思考一下,尤利西斯「深入深出」文學早有定位,但真正閱讀完全書的有幾人?韋伯的音樂劇簡單流暢,卻是歷久不衰。在文學徬徨的年代,「通俗」應該有多一層解釋:「通而不俗」。「深入深出」令人敬佩,「深入淺出」則是溫暖而親切。

這是一個事倍功半的時代,人人都費力的生活著。文學不會死,只是偶爾會無力。好看與深度不一定對立,寫一個好看的故事是創作者的本事。

創作是理想,出版是商業行為,面臨市場競爭,國內的文學作品、需要上、中、下游,包括出版社、書店盤商、媒體給予更多關愛的眼神,分部分用在國外翻譯作品的力氣給國內作品,讓這些書有更多與讀者見面的機會。雖不能立竿見影,至少可鼓勵創作者繼續筆耕,累積文學實力。

(本文作者為九歌出版社總編輯)

【2008/10/13 聯合報】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nnyc122&aid=2304587

 回應文章

DonDo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學若未死 也奄奄一息
2008/10/18 05:39

我在以下那篇文中提及 " 古今中外,從來滅絕文化的殺手就是政治", 談的雖是教育、文化, 其實文學也在其內

搶救國語文有感--台灣文革二十年的結果

同時, 我覺得, 目前台灣的文學工作者很多, 但創作者很少; 以前國內多項大型的文學獎, 風起雲湧, 讓不少作家出頭; 余光中在今年梁實秋文學獎頒獎時說, 現在參賽者的素質愈來愈低, 錯別字特多, 這多少和台灣這些年來的教育水準下降有關.

(當然, 我承認, 文學創作的客觀條件惡劣, 尚有其他一些因素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