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02 00:03:09瀏覽2213|回應1|推薦209 | |
又是寒冬歲末,又是農曆新年到了。雖然已多年沒在家鄉過年,但那兒時過年氣氛的迷人,卻是讓人無法忘懷的。印象中過年前幾天,家裡便開始清潔大掃除。然後買回有吉祥象徵或有吉利諧音的飾物或水果來擺飾,像有「旺來」諧音的鳳梨,擺放於大廳的八仙桌上;或是有「步步高升」含意,帶著長長葉子的甘蔗放於大門後。 過年有壓歲錢拿是孩子最高興的事了,除了這,對我來說大概就是觀賞那絡繹不絕的民俗表演,還有就是母親準備的年夜飯了。那時家鄉金門駐紮著為數眾多的阿兵哥,我們習慣這樣稱呼軍人。阿兵哥來自大陸各省,過年時,每一駐防部隊都參與民俗遊藝表演。因此,年節的遊藝項目網羅了各地特色,舞龍舞獅是一定有的,還有搖旱船、戲蚌精、踩高蹺、老背少 ・・・。從正月初一到初三,幾乎每天都有舞獅沿著小鎮的街上一路向店家拜年「咬」紅包。人群將窄窄的街路擠得水洩不通,鞭炮聲不絕於耳;孩子樂得一聽到鑼鼓聲響,便四處趕場看熱鬧。 說到母親的年夜菜,倒不是甚麼山珍海味,但過年時母親總不忘盡其所能張羅出豐富的菜餚。記憶中母親的年菜大概有幾樣: 冬粉炒肉絲:炒出油亮的粉絲,加上肉絲、蝦仁、香菇、碗豆絲、韭菜花切段,最後在上頭鋪上切絲的蛋皮。 紅燒肉芋頭:家鄉出產的芋頭別具風味,鬆綿好吃,鄉人稱之為「賓瓤芋」,芋頭與紅燒肉加上茴香及香菇燉煮,是道美味的佳餚。聽說家鄉自從開放觀光後,餐廳紛紛推出這佳餚招待賓客,儼然已成家鄉的代表菜色之一。 「宴菜」:這是我喜歡的一道菜,主要食材有筍絲、瘦肉絲、大白菜切絲、碗豆絲、香菇、金茸、蝦皮、蛋絲等,是道簡易料理又好吃的佳餚。 紅燒魚:年夜飯家家菜餚上一定有魚,取其諧音「餘」,意為永不匱乏,年年有餘。母親通常買來「加臘魚」先經油炸過,然後與酸筍、蔥段一起煮並加勾芡,最後以辣椒提味,那種辣中帶酸的味道,讓人吃了還想再吃。 雞捲:以赤肉、青蔥、荸薺為內餡,並撒上胡椒粉,然後以豆皮包裹成類似春捲狀,再放入油鍋內炸熟,經切段便可上桌。值得一提的是家鄉常於雞捲的餐盤旁放些「菜頭酸」,這是一種將白蘿蔔切片,經拌鹽、拌糖及醋等經數次的揉搓擠出蘿蔔的苦汁醃製而成的類似泡菜。以「菜頭酸」配著雞捲吃真是絕配,且可減少吃食時的油膩。 湯:母親常料理的湯有兩種,一為荸薺湯另一為魚乾湯。荸薺湯以雞湯為湯底,加入拌上太白粉的肉片、蘑菇及荸薺,是一道清淡美味的好湯。魚乾湯主要食材有魚乾、油豆腐條及肉,是家鄉傳統的一道湯。 以上是記憶所及母親經常料理的部分年夜菜。母親通常也會炸些蝦炸、魚炸、海蚵炸及以高麗菜、胡蘿蔔混在一塊的蔬菜炸。猶記昔日農曆除夕,母親在廚房忙著準備菜餚。我們孩子則抬著木梯子幫忙在四合院各處的門上貼春聯。當肚子餓了就跑進廚房,抓起幾個魚炸或蝦炸往嘴裡送。而廚房大灶內的火,一直旺旺地燃燒著,有時也丟入幾個地瓜烤著吃。 時光匆匆,數十載轉眼間過去,但母親滿是愛心的年夜飯菜色,我仍然依稀記得。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