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1/26 00:00:00瀏覽2119|回應4|推薦60 | |
紅燒肉及刈包
讀郁達夫文,文中提到「福建全省,東南并海,西北多山,所以山珍海味,一例的都濺如泥沙。聽說沿海的居民,不必憂慮飢餓,大海潮回,只消上海濱去走走,就可以拾一籃海貨來充作食品。」這些話引起我一些聯想。
故鄉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沿岸的九龍江口,與對岸廈門遙遙相望。記得昔日家鄉漁產也是豐富的,孩童時陪母親逛市場,漁獲總是充盈的,魚蝦總是新鮮的,且經常可見名貴的黃魚。冬季螃蟹盛產期,魚攤堆積如小山的螃蟹。就是沿海牽罟的魚貨,那些一、二十公分的小魚也是魚眼熠熠,魚身閃亮,新鮮異常。離開家鄉後,每次返鄉,母親總迫不及待想買些魚鮮加菜。每回總聽得母親說,魚鮮越來越少了,價錢越來越高了,似乎漁獲量年年減少。就是我喜歡的海蚵,價格也是連跳好幾級且產量大減,不知是何原因?這般景況,離郁文中所言的「山珍海味,一例的都濺如泥沙……大海潮回,只消上海濱去走走,就可以拾一籃海貨來充作食品。」的富足豐盈情景,已不復見。
又讓我聯想到家鄉佳餚來。童年時,家鄉沒有太多的餐廳,一般都是小吃店,找不到可以辦酒席擺上數十桌的餐館,就是十來桌也不可得。有婚宴喜慶請客,都是請「管棧」(相當於台灣總舖師的稱呼) 辦桌,在天井或屋外一角搭起帳篷煮食。
就記憶所及,參與過的酒席好像也有規則可循,通常有幾道常見的菜餚。其中有歷久彌新的,至今仍大受鄉人歡迎:
宴菜:由大白菜切絲,肉絲、香菇、筍絲、碗豆絲、蝦皮、魚翅、蛋絲等,有人稱這菜是家鄉的「佛跳牆」。
紅燒肉攙芋頭:這是美好的搭配,其中芋頭正好吸收肉的油脂。家鄉的小金門芋頭遠近馳名,香又口感綿密。有時這菜以紅燒蹄膀及刈包代替,或是以芋角仔 (芋頭切成小塊炸過)與豬小排一起蒸過來代替。
八寶甜飯:以糯米、龍眼乾及一些果乾蒸出又黏又彈牙的油亮八寶飯。
鹹點心:以瘦肉、青蔥、荸薺等做內餡,包成類似餡餅,經由炸後表面形成層層酥皮,極為可口美味的點心。
禮餅:宴席的最後一道菜,搭配一大碗甜湯。禮餅的內餡有時是芝麻花生等,有時是豆沙的,外表也油炸成層層酥皮。這是家鄉的特色甜點,別處還不容易見到。
除了上述幾道經常出現於宴席的菜餚外,也有當令的海鮮食材,如:紅燒時魚,有黃魚、鮸魚、加臘魚等,有時則以魚片經油炸後紅燒勾芡代替。螃蟹則有油飯蒸螃蟹,或是將蟹黃蟹肉剝下,炒花椰菜。蝦有枸杞清蒸,或是將一條條蝦子裹麵粉油炸。也有藥膳清燉雞湯,盡是美味料理,令人回味。
而我喜歡的海蚵煎、海蚵麵線等只算是小吃,還上不了宴席的檯面。
我的新書
網路書店: 秀威網路書店:http://www.bodbooks.com.tw/viewitem.aspx?prodno=23157 GooglePlay圖書(電子書):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2146 (本文圖片取自網路)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