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英文與台語
2009/06/11 23:43:50瀏覽2313|回應0|推薦5

學習古典詩詞時,入聲字是很重要的,偏偏現在的國語(或叫做普通話)沒有入聲字。只能翻韻書查。我們會台語的比較輕鬆,台語讀起來是入聲字的,在韻書上大概就是入聲。比如竹子的竹、得到的得。

英文也是有入聲字的。

小時候學英文,對於母音後面的子音,總覺得很困擾:又不能讀得根本沒那個音,又要讀輕一點,不要太明顯,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是m、n、r、ng這類的音還比較沒問題,碰到k、t、d、b、p之類的子音結尾的,真是折騰人。把這些音發得明顯,聽起來就超沒氣質,可是又不能省略。

其實,那是因為我們用學ㄅ、ㄆ、ㄇ的方式在學音標,把每個音標都當做一個音在學,才會這麼尷尬。

其實,子音是沒有音的。子音的音標符號,只是告訴我們,在發出母音之前或之後,整個嘴巴要配合的動作:嘴唇要怎樣、舌頭要怎樣、牙齒要怎樣......。

母音前面的子音,是發出母音之前的預備動作,比如發/o/之前,嘴唇先閉緊,發/o/音時讓音從嘴唇間爆出來,就是/bo/或/po/。這跟ㄅ加ㄚ讀成巴一樣道理,大部份人還ok。

母音後面的子音就傷腦筋。中文裡其實只有ㄢ、ㄣ、ㄤ、ㄥ、ㄦ,其實韻尾算起來只用了n、ng、r三個子音,連合唇音m都沒有。中文裡,m這個音只出現在母音前面。其實,母音後面的子音,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什麼動作來結束或截斷這個母音。

其實,台語裡就有很多這種例子。台語,有一說就是古代中原的中文,所以老一輩人說是「漢文」。歌仔戲裡很明顯,同一個字或詞,講話時的發音就跟唱詞的發音不同,唱詞要用漢文。

台語裡有許多入聲字,竹子的竹,台語就是以k音截斷母音,造成母音短促。骨頭的骨,則是用d音截斷母音。骨的台語發音,其實就跟good的發音是一樣的。

如果用台語這種例子來學習發音,對於會講台語的人就更心領神會了,不用去拿捏good中的d要發多輕多重的音。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867&aid=303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