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1 北京青年報/青絲
平時在生活中,常會聽到一些人用豔羨的口吻說:真佩服那些記性好的人,看書就能夠記住,不像我缺乏讀書的天分,看過以後很快就忘了。每次聽到這樣的論調,我都視之為奇談怪論——既然已經明知道毛病出在了哪裡,怎還不想辦法改進,反而作為一件無比光榮的事,大肆向人宣揚呢? 要知道大家都是普通人,沒有誰是不世出的天才,一個人讀書能夠記住東西肯定是勤讀、善讀的結果,別無蹊徑可走。過於強調天分,甚至作為拒讀書的理由,其實是懶惰的表現。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國學大師熊十力當年新婚燕爾,借著假期讀完了《二十四史》。妻子見他看書就是一頁頁翻過去,看得極快,為了考他是否真正記住了書中的內容,就信手抽出一本,翻到某一頁,把上面所說之事起個頭,熊十力馬上就能滔滔不絕地接著說下去,從事情的緣起、來由到經過,再到最後的結果,典出何處,甚至出自哪一本書的第幾卷,都說得清清楚楚。妻子連試了幾次,都是如此,方才信服。後來事情傳開,人們都誇讚熊十力是獨具異稟,資材超邁,為讀書天分極高之人。 實際上,人們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卻沒有看到熊十力背後所下的苦功,以及他讀書治學的巧妙方法。熊十力曾總結出讀書有「四要」:分析,綜會,踏實,凌空。認為書本中的知識範圍很大,無法每本盡讀,須學會從何處著手,於千頭萬緒中理清思路,做好基礎的工作,此謂分析。接下來再根據所定下的路徑進行擴展,建立起一個體系,弄通其中的關聯和道理,此謂綜會。 有了循序發展的計畫,就把所有相關的知識在腦子裡細細過一遍,在吸納前人經驗與思路的同時,還要分辨不同學說的共通及差別之處,訓練自己的判斷能力。有了這個過程,也就求得了客觀的理解,就可將前人的智慧化為己用,此謂踏實。但只是附會他人學說,膠柱鼓瑟而不知變通,也是不行的,那也不過是尋章摘句的小儒而已。只有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闡發,形成創造性的見解,並且運用自然,不落痕跡,才是知識最終的歸宿。這就叫做淩空。 朱熹曾說:讀書剛開始時最慢,要花上十分氣力才能讀完一本書,有了基礎後,只需費七八分功夫就能讀完第二本書,越到最後看得越快,也越省力。熊十力所遵循的就是這樣一個讀書過程,由於前期基礎打得牢,他才能信手翻閱《二十四史》,並能清楚記得裡面的內容。他的高才博學,實際上是勤讀與善讀的結果,與個人天分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讀書無法記住內容,只能說明閱讀的效果不好,與天分和記憶力並無關涉,而是沒有注重讀書方法的疏失所致。所以,能夠從中發現不足,也就找到了日後改進的方向,據此努力,也不算太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