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書籍裝幀在美國
2006/04/11 09:45:02瀏覽638|回應0|推薦1

美國的裝幀設計和插圖創作著是獨立的,可以根據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思想選擇接什麼樣的活,文字作者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裝幀設計和插圖創作者。

安吉洛1897年出生於義大利的托斯卡尼,8歲時被家人帶到美國。因為家境貧寒,他從未受過正規教育。但他一邊工作,一邊自學繪畫,終於成為一名書籍裝幀藝術家和插圖畫家。1926年,安吉洛開始為舊金山市以印刷裝幀精美的書籍著稱的格萊布霍恩(Grabhorn)出版社工作,在那裡經他手裝幀設計的圖書有上百種之多。他為格萊布霍恩也設計裝幀過《莎樂美》(Salome),但這一版本質優價昂,現在已非常人所能問津;他為遺產出版社設計裝幀的 《莎樂美》,則是質優價廉的一個版本。

注:《莎樂美》(Salome),引自聖經中的典故。述施洗者約翰與希律王的繼女莎樂美的故事。大意如下:『希律王殺了自己的兄長,娶了兄嫂希羅底亞斯為妻,施洗者約翰指責他的罪,因而入獄,但希律王不敢殺他。希律王的繼女莎樂美公主愛上約翰,約翰卻對她嗤之以鼻,嚴詞拒絕,莎樂美因此懷恨。希律王要求莎樂美為他跳舞、並發誓會答應她的任何要求,莎樂美於是跳出了令人屏息的七紗艷舞,然後她要求砍下約翰的頭,以銀盤呈上作為報償,希律王無奈之下只好答應。莎樂美接著抱著約翰的頭,瘋狂的親吻。希律王對繼女的狂亂難以忍受之下,最後命令士兵殺死莎樂美。』

在西方的中世紀,人們用金色、銀色等鮮明的色彩,繪成圖案和圖畫,來裝飾書籍、手稿的起首字母和書頁中的空白,並將這種藝術稱為illumination。這個詞原來的意思是「照明、照亮」。書頁上華麗的金、銀裝飾,可說是不折不扣地照亮了那些被人們所珍愛的珍貴書籍,使它們在黑暗處也熠熠生輝。這種藝術在中世紀後期,在修道院中的修道士們的抄寫作坊中,達到了極致。

安吉洛便是西方這種歷史悠久的書籍裝幀藝術的繼承者。在20世紀,已很少有藝術家用真金來裝飾書籍。安吉洛可能是美國當時唯一用這種中世紀的方法來裝飾書籍的藝術家。安吉洛是這樣來設計《莎樂美》的裝幀的:他在每一頁文字的四周都印上華麗的黃色邊框,上面還有用柔和的波斯紅色印刷的由花果、藤蔓、人物等組成的波斯花飾。每隔幾頁,他設計一幅用波斯藍色、波斯橙色和華麗的黃色與黑色印刷的波斯風格的插圖或圖案。最後,在每一頁插圖上他再用手工塗上金液點綴。他用一把尖尖的刷子,蘸了專門從 法國進口的金液,然後用熟練輕快的筆法,塗在書頁中的裝飾圖案上。最後他用一塊已經磨得十分光滑的牛脛骨來打磨,使金子閃閃發光。所有這些鮮明的色彩,又 得到用黑色布料做成的封面和黑色字體的映襯,使整本書顯得華麗而又不輕佻。

再比如喬治羅依斯,20世紀50年代曾經在伯恩巴赫設計公司工作過,是具有個人設計傾向的一個怪才,被稱為美國大眾傳達設計的「可怕的兒童」(The Enfant Terrible)。他無論在設計公司裡還是從事自由設計,都幾乎不擇手段地推銷自己的設計,在美國現在設計界中他這種不擇手段的方式已經變成傳奇性的故事了。例如他曾經為了向古德曼公司德總裁(The A. Goodman Company)推薦自己的設計,爬上30層的總裁辦公室去,幾乎強迫別人接受他的設計。「可怕的兒童」說明他的行為放蕩不羈而又童心十足。




1962年,羅依斯接受了美國老牌雜誌《君子》(Esquire,老爺)的設計工作。《君子》雜誌當時困難重重, 羅依斯認為:簡單地設計美麗、漂亮的封面於事無補,他在封面上羅列了每期主要文章的題名和內容提要,同時下功夫設計版面。他的設計,都能夠切中要害,符合要求,這種大刀闊斧式的改革,完全改變了《君子》雜誌的困境,他一共設計了92期的《君子》雜誌封面。

常規設計是講究秩序美,其手段是用對稱來達到平衡,用重複來維持。對稱是表現平衡的完美形態,呈現事物的平衡狀態,它在人們生活中,是最為常見和習慣的一種存在狀態,讓人感覺有秩序,莊嚴肅穆,呈現安靜和平之美。重複就是對典範事物進行相同或相仿的仿效,從維護生存目的而言,它是最為輕鬆和保險的設計方式,它能與周圍環境融合起來,成為井然一體的一分子。

而對常態的常規設計,羅依斯採取異端設計的策略進行顛覆。所為異端設計是有意識與常規發生衝突、按常規的原則反其道而行之,以顯示與眾不同的個性風采。

羅依斯採用對比、特異、誇張、變形四種方法來達到異端設計的效果。

【對比】
比如1963年震動美國的刺殺總統甘迺迪,這個新聞使美國上下幾乎近於混亂,而他們在這期雜誌封面報導這條新聞的時候,卻採用了一個孩子一邊吃漢堡,喝可口可樂,一邊看電視新聞的方式,對於事件本身好像漫不經心,這種手法在當時果然引起廣泛的不滿。

羅依斯這裡採用的就是對比的手法,使對稱的反動。試想全國上下到處一片焦慮、不安,這馬上自然導致失衡心態的出現,衝突產生了。個性突顯,吸引到中多人的焦點,注意力經濟效益也出來了。

又如在報導越南戰爭時,他們的封面設計時整版黑色,上面簡單地用文字寫道:「我的天,我們剛剛打死了一個小姑娘」(Oh my God we hit a little girl),把殘酷的戰爭、美國軍隊在狂轟濫炸對當地人民造成的災難,以似乎輕描淡寫的方法表達出來,好像漫不經心一樣。這種冷嘲熱諷的態度,其實是對美國政治的斥責。表現的方式如此冷漠而玩世不恭,反而更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這就是他們設計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Esquire ,April 1968


【特異】
羅依斯主張把所有平面設 計基本因素混合在一起,為統一的視覺目的服務。特別在把視覺形象喝語言內涵進行完整喝統一的結合這一點上,特別鮮明。他曾經說:「平面設計師對於文字與對待圖形應同樣的重視,因為圖形和文字都是使視覺傳導實現的基本因素。平面的文字,以前從視覺藝術的角度偏重圖形、插圖、攝影的方法,其實是有問題的。文字不應該被忽視,反而應得到其他平面因素同樣的重視。」羅依斯有一期採用特異手法,特異手法是將莫一種因素推倒無以復加的地步,其他期刊雜誌都是強調封面上 的圖像因素,而羅依斯採用滿版黑色,把它降到零點,僅僅只剩下文字。

【誇張】
1968年,他邀請因為拒絕到越南服兵役而遭剝奪拳擊冠軍頭銜的美國拳王阿里為《君子》雜誌做模特兒,化裝成古羅馬時代受古羅馬皇帝奧勒提安虐待的形象,以此來表示對政府發動越南戰爭的不滿和對阿里的支持。這期用的是誇張的手法。誇張是將某一因素放大、提升。其實阿里不過是一個有一定成就的凡人,把他誇張成不畏強權的聖徒,實際上美國人對這個拒絕服兵役的人是很寬容的,但封面上阿里胸膛上插著幾枝利箭,成了流著血的英雄。

【變形】
1970年一期《君子》上刊載了關於美國軍官威廉卡利曾經在越南屠殺過上百個無辜者的事件時,把這個軍官的照片與一批天真無邪的越南兒童的照片拼貼在一期,產生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引起大眾對這種反人性屠殺的廣泛反感。

羅依斯在設計上內容與形式呈現一體化,強調文字時決定性因素,這個立場,與許多隻注重視覺效果的設計師完全不同,因而得到更加廣泛的注意。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23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