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7 人民日報/陳一鳴
不久前,本報記者來到洛杉磯近郊帕薩迪納市的麥金利小學採訪,發現這裡的每間教室都像一座小小的圖書館──學生座位旁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圖書,科學、歷史、地理、文化、故事……分門別類,不一而足。
一年級教師史密斯告訴本報記者,學校一般不布置家庭作業,但要求學生每天必須讀書20分鐘,家長要親自監督並簽字確認。對於來自非英語家庭的閱讀困難生,學校還會號召其他學生的家長擔任志願者,幫助這些孩子讀書。
美國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圖書館,而且均屬於公益性質,不向讀者收取一分錢。麥金利小學所在的帕薩迪納,是個僅有10多萬人口的小城,除了一座大型中央圖書館外,多個社區共有9座分館,平均1萬多人便有一座圖書館。史密斯表示,每當暑假來臨,這些圖書館都會針對中、小學生舉辦讀書活動,由專門的志願者帶領孩子閱讀,交流心得體會。
自幼在讀書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許多當地人已把閱讀當作快樂生活的一部分。在美國工作和生活的幾年,本報記者無論乘飛機、坐地鐵,還是從公園長椅旁走過,都會看到有人捧著書或電子閱讀設備,沉浸在文字的海洋。就是在休閒度假場所,也經常可以邂逅正在享受閱讀樂趣的人們。
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每年都會舉辦圖書節。在洛杉磯,由《洛杉磯時報》、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圖書出版商等聯合舉辦的年度圖書節,創出了自己的品牌。每當圖書節來臨,展會現場總是人山人海,警方需要特別增派警力,負責維持周邊的交通和治安。
有意思的是,2011年,「占領運動」在美國多個城市爆發,持續數月。本報記者在洛杉磯的抗議現場採訪時,驚奇地發現組織者居然開設了一個臨時圖書館。「我們的『占領運動』不是一天、兩天,投身這場持久戰的人們不可能不讀書。」一位活動組織者的話從側面凸顯出閱讀在人們生活中的分量。
除了民間自發形成的閱讀風氣,美國的政府機構也在不遺餘力地推動國民閱讀,並提供各種便利條件。美國歷任總統都十分重視國民閱讀,並在卸任後紛紛設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圖書館。
柯林頓擔任總統時期,推出了兒童閱讀全國計畫,並頒布《卓越閱讀法》,還在《中小學教育法》第二章中加入與閱讀有關條文,首次以法律形式規範和引導學生閱讀。柯林頓還呼籲,全美100萬志願者站出來,幫助兒童讀書。在小布希擔任總統期間,美國推出了名為《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法律,其中面向學前教育的「閱讀優先」項目,要求每個州都制訂一套綜合性閱讀計畫,保證每個孩子在三年級時能夠掌握閱讀能力。此外,該法律還制訂了專門計畫,幫助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享受閱讀。
歐巴馬總統在國情咨文中強調,將增加聯邦政府用於兒童早期教育的財政撥款。美國政府的財政預算顯示,教育部將對「閱讀是根本」等非營利組織提供撥款,助其開展與提高全民讀寫能力有關的各種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