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03 11:28:19瀏覽710|回應0|推薦36 | |
或許,在我們記憶深處的認知,還有另一番不同的風景也不一定…… 馬公,媽宮,『螞宮』,我像螞蟻一樣在迷宮中尋路、摸索,藉由記憶的觸角。村外何時已矗立了燦坤、全聯社、7-ELEVEN商店?竹籬笆內的春天,竹籬笆外是什麼?當眷村的圍牆已經拆除,新建大樓以後……,北面原來是後山,後改為孝親公園、消防大樓;南面的衛生連已杳無蹤跡,筆直規劃的道路,近幾年新蓋的透天民宅。而村外的剝蝦場,依稀只賸部分的殘留物……返家的幾天,我拼湊著剝蝦場外景物全非的昔日光陰,碎石道路、釣青蛙的水溝,野蕃茄,田壠裡的烤地瓜、花生,偷摘老師的芭樂,昔日的防空壕,秘密的木麻黃小屋,然而盛裝鮮蝦的竹簍呢?那是製作風箏的良好骨架。好似鮮蝦被剝除外殼,挑起砂筋以後,只賸下肥胖惹人欲滴的身軀般――我在尋找眷村昔日光陰的外殼,怎麼,怎麼倏忽便不,見,了。 拼湊、組裝、重組……,好像原來拼好的拼圖,突然被淘氣的孩子弄亂了,只好重新拼湊,正在拼湊間,怎麼,怎麼連上面昔日清晰的圖案,全都突然消失了,換上了另一付嶄新卻陌生的臉孔! 昔日就算是蝦殼經過烈日的曝曬,發出腥臊的臭味也仍是熟悉的;我在尋找海魚經過鹽水烹煮後再經烈日曬乾乾燥處理,哪怕隔一段時日享用仍然入口甘甜的滋味。 跑著,跑著,就長大了;小時候在眷村圍牆上大夥兒淘氣奔跑的身影,到哪裡去了? 火燒坪,重光海岸線,後窟潭,西衛海濱,馬公港,觀音亭,順承門,石泉;我在烈日下、午夜時分,來回穿踅著;我造訪來時路,唸過的國小、國中、高中的黌宮。 晚風沁涼,火燒坪的海邊步道通往觀音亭的彩虹橋,著名的漁人碼頭,我讀書時的校區範圍,那是一段奇異的木棧道。713事件,白色恐怖最大案始自澎湖的濫觴;唸書時聽說山洞裡曾經關過人的故事,浪濤聲夾雜著澎湖本島的今昔,新舊交替,更遠則是澎防部的舊埕門及城牆,再過去就是中正堂,以及民歌手潘安邦的誕生地篤行十村。 直到臨回台灣前一日,我才大致拼湊完附近的記憶地圖。 原來,地理需伴隨著歷史來閱讀……浪花拍岸。快要中元普渡的月亮,海面上闃極了,幾點燈光,天色依然黯雲凌空厚實疾走。 By四分衛2007.09.03 *白色恐怖的氛圍,參考《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媽宮城介紹http://tour.penghu.gov.tw/big5/News/News_Dtetail.asp?no=446
延伸閱讀: 名字叫『鄉愁』的男孩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index.jsp?uid=janichu&f_ART_CATE=131193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