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15 07:35:29瀏覽373|回應0|推薦10 | |
前言:目前國內政治生態是民意引導治國,政論節目又牽引民意,節目影響力之大,連部會首長都不敢輕忽。近日有某政論節目質疑新流感疫苗,署長立刻加以澄清,看來所謂「名嘴治國」,果然不假。 先說一則笑話:某人只要天色一暗就堅持不待戶外,友人問原由,他說:「晚上有流星,萬一剛好砸在頭上,還有命嗎?」 還記得剛爆發新流感疫情時,因全新病毒尚無防治之道,當時國人如臨大敵般戒慎恐懼,彷彿又陷落SARS情境。幸好經過與時間賽跑,國人終於研製出疫苗,這原本是讓人安心的美事,但近日卻有談話性節目,將可能或極少數的不良副作用以放大鏡來看,搞得觀眾茫然:如何是好? 就事論事「質疑」,是新聞追究真象的動源,並非不好,然而若凡事均採負面式分析,則未免太鑽牛角尖,反而容易因小失大。目前施打疫苗是採志願方式,所以,節目應就利弊風險廣泛討論,提供觀眾做出判斷,才是專業新聞節目應有的負責態度。 面對自身尚無力招架的新敵人,疫苗好比是盾牌,提供一道防禦力。如果因顧慮極低的可能風險,就裹足不前,豈不是正如上述那位夜晚怕遭流星擊中的人一般,未免謹慎過度到自我驚嚇。復況且就算是白天也有流星襲擊的可能性,看不到,不表示就沒風險;換言之,不打疫苗亦有風險,而且萬一病毒上身,所引發的危害恐怕更大得多,須知一人得病,可能傳染其他親友,並帶家人擔憂辛苦,受累絕非個人問題。衡量輕重,還是接種疫苗為宜。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