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9 20:32:40瀏覽419|回應0|推薦6 | |
「DRAM產業再造」方案失利 動態記憶體(DRAM)是電子產品不可或缺之重要組件,早期僅國外幾家公司有能力生產,售價非常昂貴,直到國內業者引進美、日、韓之技術投入生產後,價格才逐年降低。 彼時韓系業者實力已然穩固,其採強勢的競爭手段,為將新進者擠出市場,不惜削價競爭,導致利潤越來越低,終至遭遇全世界不景氣,所有業者都賠錢。其中又以台灣的業者最吃不消,不但咬牙賠本硬撐,每年尚須向技術母廠繳付龐大的權利金,資本如燒錢般快速消耗,快要面臨玩不下去之窘境,於是「DRAM產業再造」方案乃因應而生。 前開再造方案議題,由去年迄今不斷探討,重點在於,是否拿納稅人的錢填補業者虧損?關鍵技術是否能自主掌握?高昂權利金是否值得付出?DRAM產業該救嗎?救得起來嗎?各種贊成、反對意見不一,見仁見智難謂絕對好壞,現僅從另一角度思考: 現今韓國三星、海力士兩大廠,合計產量已超過全球一半以上。拿三國演義譬喻,當曹操已坐穩半壁江山,劉、孫唯有聯合結盟,方有與之一搏的實力。DRAM產業何其不然,現階段惟有先結合日本或美國的力量,才可望與韓國抗衡,換言之先求存續,才能有再起的機會。如果猶豫取捨美國或日本合作廠商,甚或侈言一步到位擁有自主技術,過多不切合現實面的盤算,只會造成原地打轉,平白耗盡時機。 以正向思考,雖然台灣DRAM產業這些年不賺錢,但起碼提供數以萬計的工作機會,對國家整體經濟仍是正面的;再者DRAM是電子產業鍊重要的一環,自己有產能才能牽制市場售價條件,不致任人哄抬;而且低廉的DRAM降低電子產品整體成本,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受惠,無形中民生物價亦得以穩定。 日前在立法院的院經濟委員會審查國發基金預算時,通過「禁止國發基金投資DRAM產業」主決議,顯然「DRAM產業再造」案已然宣告胎死腹中。固然投入百億是否能讓DRAM脫胎換骨,確實仍大有疑問,但既然DRAM在電子產業鏈有舉足輕重的份量,就應該好好培植其茁壯成長,正好趁此時化危機為轉機,否則失去了這塊版圖,恐怕日後再多的金錢都追不回來了。 在德、韓、日等國相繼以政府力量扶植業者續存,國內卻聽任自生自滅,優劣局面立判,可想而知,等到製程進化能力跟不上對手時,只有眼睜睜看市場版圖遭其蠶食鯨吞。試想,當有一天台灣DRAM產量已不具影響行情實力,甚至被迫退出產業圈,市場大餅全讓韓系廠商吃下,DRAM搖身一變成為賣方市場後,各位認為其價格還會如此低廉嗎?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