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 洛神花果醬(上)蒸法
那一天,尋常賣我洛神花的大姐悄悄地跟我說,她尋得了一款高山洛神花,完全沒有長蚜蟲、也沒有蜘蛛網的乾乾淨淨...她小聲的.獻寶似的。
後來得知這批洛神花原來不是尋常一樣長在台東,而是長在冷冽到蛛兒蟲兒根本就不想生長~來自南投縣信義鄉潭南高高的山上。
潭南地區的洛神花果然與其他地區的洛神花不同,花朵大小均勻、顏色暗紅、完全沒有蟲或蜘蛛網、洛神籽幾成全部紅色。
原來,洛神花的蒴果分為五室,每個房間住有種子5-7顆 原來~
來說說關於洛神花籽吧!
不同製作時間的洛神花的籽長相不完全一樣:有些頭帶點粉紅的、有點比較翠綠色、也有這款幾乎完全都是紅色的。只是,
洛神花籽並不在製作的用途中,故將之送給要好奇栽植的朋友去試試了。
種籽除了作為繁殖以外亦因其膠質豐富,也可作為果醬的基底。遇著了果膠較少的水果(梨、李、蓮霧、芒果....)製醬,就需要煮點洛神花籽。
天然果膠的應用,肯定還是比化學果膠要令人放心多多了!
至於藥用的用途則不在吾人研究範圍,雖說洛神花籽在藥典中確實記載具有強壯.利尿與輕瀉功效,但非特意研究,還是以花萼的利用最為美味簡便。
這日,忍不住在市面幾已無洛神芳蹤的尾聲,又買了幾斤洛神....。
給自己找點麻煩,也是為家鄉南投好山好水的作物留個最後的掌聲吧!
用煮的洛神花果醬,這樣做~
材料:洛神花兩斤、打細的紅冰糖300克。
做法:
(一)、將花萼與籽,母籽分離。
(三)、將150克砂糖放入鍋中,小火慢炒至糖化.花軟.香氣撲鼻襲來。
(四)、輕輕地~都軟了,都化了。
再加上餘下的150克糖拌勻,裝在玻璃罐或玻璃皿中。
這款果醬保留了洛神花的原型,其實一經搗壓即可成醬,與蜜餞最大的差別在於成品的軟度(蜜餞是脆的、果醬是柔軟的)。
蒸法與煮法的分析如下:
(一)、這兩款洛神花果醬的製法其實沒有太大的不同。
以熟成的方法使花萼熟軟,加入糖拌勻,留其原型或搗為醬。
(二)、最大的不同,
在於煮法完全軟化了洛神花的纖維而顯得果醬柔軟的【醬】本質。
(三)、成色與口感上,
還是用煮法的果醬製法比起更簡易的蒸法來得優秀。
結論:
糖色的表現與口感的細緻,煮法,應該是最完美的方式。
兩款果醬比較圖:
果醬用來夾饅頭是最美味的吃法,尤其是好友小喬做的低糖芋頭饅頭!
( 艷紅的夾餡和張著口的饅頭給人一種暴虐的突兀 )
洛神花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部份來自於她豐富的花青素、黃酮素和多酚,不僅養顏美容,且有調整血脂.平衡體內酸鹼值的功效。
趁著洛神當令,接二連三做出足供一年之需的蜜餞、果醬與洛神花酒。
洛神花酒,下回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