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最新文章刊登「中華捐血運動協會」官網-呂仁勇捐血次數1319次
2023/11/09 13:56:37瀏覽205|回應0|推薦0

最新採訪文章刊登在「中華捐血運動協會」官網上的

「捐血名人堂」欄目。

受訪者是呂仁勇先生 ( 捐血次數1319次 )
請點進以下連結觀看全文
呂仁勇捐血助人 善行義舉己身先行

採訪撰文、攝影/顏艾玨

才走進台北市政府西大門內側的市府捐血室,裡面的志工伯伯就很熱誠的帶領我走向一位正在等候捐血的男子並且雙手大拇指比讚地說道,「他是捐血模範生!」露出靦腆笑容的呂仁勇微微點頭與第一次見面的我打招呼,表示他正在等候分離術血小板那部機器空出來,才能輪到他。捐血室裡另有二位男士捲起襯衫袖子正捐血中,感覺到台北市民的捐血風氣甚佳。

捐血次數累計已達1319次、固定每2週捐分離術血小板的呂仁勇,55年次,血型AB型,台北市人。詢問何時開始捐血?他回想,出社會後第一次看到捐血車就上去捐血,當時大概30歲。後來定居北市信義區,40歲左右某次到市政府辦事情,發現西大門捐血室裡各種設備齊全且離家近,於是就固定在這裡捐血。每兩週固定捐一次血小板。

原本只捐全血的他,過去在南海路附近工作,第一次捐分離術血分離術小板是在 南海捐血室。呂仁勇說明,分離術血小板的捐血無法隨時隨地,最好要事先預約。因為它所需要的設備機器較大型且有限,每次捐血流程所需時間較久;不過,他強調,「捐分離術的好處是每兩週可以捐一次,一年可以捐24次,一袋250CC,每次的捐血時間需要1個小時以上。 」這時,他會看手機、看電視、補眠、回訊息,對他來說分離術的捐血很固定,不用去記捐血間隔時間。

呂先生表示,他曾經在報紙讀到有人固定從山上下山到桃園捐血、而且是每兩週捐一次的行善新聞,帶給他很大的感動與啟發,覺得捐血是一件最容易、最可行、而且是他自己一個人就辦得到的善舉,於是他內心下定決心要效法這個人。

「結果,我反而是捐血最大的受益者。規律捐血這件事情對我而言,最大的好處是激發自己把身體照顧好,動機就是身體好才能固定捐血。我在疫情間辭掉公車司機的工作後,養成每天運動至少半小時。固定跑步5000公尺,不跑步的話就去爬山,這兩個運動至少都花上半小時。」呂仁勇說,「我想A B型的人口比較少,隨時需要用的機會多,固定捐血至少有庫存,先捐起來放著以備不時之需。」

遇到要捐血的時間,呂仁勇會刻意吃清淡少油些,睡眠也要足夠。他表示,以前曾經碰過上班太累、睡不好,結果人到了捐血室卻無法捐血,或是天氣太熱沒睡好,也不能捐的狀況,等於白花時間跑一趟。他強調,捐血前後的身體狀況並沒有太特別的差別,都是一致的感覺,精神上也不會特別差或特別好,不會太累,「雖然捐血的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血會被誰用到,但想到能實際助人就讓我心情特別好。」

呂仁勇經常跟親朋好友宣揚捐血的好處,但是捐不捐是每個人的選擇,不會特別鼓吹人家一定要捐。以前開公車的工時很長,攸關人命全程都必須專心,半夜回到家已經累得要命就洗洗睡,起床又要去上班了,根本沒時間想到運動的事。「現在固定運動、固定捐血,家人都很支持,對他們也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至於,為什麼如此規律捐血,呂仁勇提及有一次不小心在電視看到木藤亞也的同名著作所改編的真人真事日劇電影「一公升的眼淚」,「這個女主角即使身染重病都還在想如何幫助別人,我非常感動。」呂仁勇說,我如此健康,除了捐錢,最直接、最實質對社會有幫助的應該就是捐血了。既然能夠捐血,就希望固定捐下去,不求任何回報。腳踏實地的呂先生就是那種「做對的事,就一再重覆做」的人,他也誠摯邀請社會大眾和他一起捐血助人。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deyen228&aid=18005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