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5/25 13:30:59瀏覽1094|回應0|推薦6 | |
最新文章, 刊登在歷史悠久的一本文學刊物「文訊月刊」五月號上頭。
為什麼群聚在內湖成立總部? 原因是什麼? 有人想猜一猜嗎? 這篇文章的寫法, 其實就是資料蒐集、整理、過濾、消化後, 再針對主編擬定的主題方向寫就而成。 不過,也花了整整將近三天的時間。 感覺不常去內湖的我,都快變成內湖人了。 但曾在「BAZAAR哈潑」國際中文版工作過的我, 那段時間,為了上班, 原已不開車、改搭大眾交通工具的我, 又央求父親替我買了一部二手車, 猶記得當時經常載著月刊同仁一起下班、 一同在車上唱歌的有趣鏡頭, 猖狂年輕的人生啊。 只能回憶了。 大標 內湖樂活新天地 媒體業群聚的大本營 顏艾玨(文字工作者)
短短20多年間,內湖區從過去被台北人形容「放眼望去是大片田地與水牛」的荒蕪,成為今日房地產業炙手可熱、人人喊燒的區域。仍處於開發階段的內湖,矗立著嶄新的豪宅別墅大樓,很少看見台北最多的頂樓加蓋醜陋鐵皮屋,更是媒體業群聚的大本營。
1990年,台北市行政區劃重新調整,從原本16個區縮減為現行的12個區,中正、大同、中山、松山、大安、萬華、信義這7區是台北市最初的轄區範圍,屬於市中心;士林、北投、內湖、南港、文山等5區則由新北市劃入,位置較為外圍。而內湖區是目前台北市僅存唯一的新開發地區。
小標 此湖非彼湖
內湖之名源於舊地名「內湖庄」,因區內多小盆地地形,昔皆以閩南語「湖」稱之,內湖就是內方盆地之意;內湖境內還有像畚箕湖、北勢湖、白石湖、牛稠湖這樣的老地名,與地形以及先民開墾事跡有關,與湖泊反倒沒有什麼關係。
雖說地名與湖泊無關,可內湖區大湖公園周遭打從1996年的賀伯颱風起,便開始淹大水,「內湖變大湖」也是事實,隔年的溫妮颱風、2001年的納莉颱風甚至淹至二樓,造成極大的生命財產損失;2017年6月間梅雨鋒面的強降雨,降雨量達每小時154毫米,遠超過台北市200年來的防洪標準,讓許多剛搬到大湖山莊的「新住民」哀嚎聲四起,當地居民至今仍得與水災對抗。
過往台灣的媒體業分散於台北市各行政區,千禧年前後走向「郊區化」,內湖科學園區與南港重劃區成為首選。有著產業群聚效應的內科園區,是台灣首座由民間投資、政府放寬產業進駐而發展的高科技園區,目前至少有3000家廠商進駐,每年產值約3兆,更是媒體大亨們的最愛。
小標 高所得新住民大量移入 資產增值翻倍
1995年,佔地149.72公頃的內科園區完工後,商辦大樓林立、生活機能發達、三軍總醫院加持,再加上大賣場林立,新興地區發展空間無上限,最核心的商辦路段集中在內湖路、文德路、瑞光路,上市公司幾乎都在此紮根投資、買地開發。科技業與醫療業的大量就業人口為了節省上、下班通勤時間,選擇在此買房自住,租屋需求也大幅增加,投資客自然逐香而來。
支撐一個區域自住買盤的動能正是就業機會,大型園區周邊房市的榮枯與園區經濟發展呈連動現象,2005年因房貸低利率、整體房產景氣好轉,內湖房價大幅攀升。尤其,各大電視台與報章雜誌社的總部相繼進駐該區,捷運的通車以及上班族強勁的置產支撐力,房價自此漲多跌少。
徐乃麟、庹宗康、利菁、趙又廷、任賢齊、Ella、林美秀、陳曉東、羅志祥、鍾欣凌等許多藝人也瘋置產蛋白區。他們中意的是寶湖里獨棟別墅的高隱密性,環境清靜、離電視台又近,工作方便。
此外,新移入的人口還包括科技新貴、企業家,鄰近醫院的醫生,寶湖里的富人許多是因為民權隧道開通和重劃,造成地價上漲,地主們透過賣地或跟建商合建換房因而身家暴漲。這些新住民拉高了平均所得,使得內湖區的寶湖里成為全台所得最高的里,平均每人收入124萬元,為北市第一。第二、三名亦由內湖區的村里拿下,內湖區可說是正港富人窟。
小標 媒體業群聚內科 街景佳美食多的新樂活corner
若論哪一個媒體最早進駐內湖區西南側近內科園區這一帶?應該是成立80年代中期、引進全球知名的BAZAAR(哈潑)、COSMOPOLITAN(柯夢波丹)、ARCH(雅砌)、ESQUIRE(君子)等國際中文版雜誌的新華克文化集團,在董事長張敏君的帶領下早早便進軍舊宗路。
房地產業者曾經分析過媒體業之所以爭相搶進內科,主因是內湖科學園區廠辦早年地價相對便宜,愈早進駐、增值愈多,因此成為平面媒體及有線電視必爭之地。其中以房地產起家的三重幫《自由時報》資產增值幅度逾150%居冠。尤其早先盛行購地自建總部,如八大電視台分別向錸德科技與遠雄集團購地自建,年代集團則是向捷泰精密購買了整棟大樓,公司資產價值因而提升數倍。
但也有緩建之情事,像是民視看好舊宗段增值潛力,2004年以每坪45萬元高價買下新湖三路3000坪建地,原本已取得建照要建設做為新總部,後因興建費用及原物料價格上漲而決定緩建。
目前駐守舊宗路的還有「三立媒體集團」,這個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基地自1991年創立以來便堅持「原創」,以百分百自製為核心經營,每年製作4000小時節目內容,秉持「一源多用」概念,跨界經營新媒體、出版與文創展演等四大面向,創造戲劇、娛樂、音樂、財經、新聞等五大內容,延伸出七個電視頻道。
而國內羅曼史小說龍頭「希代書版集團」,早在民國80年代便已落腳於內湖區洲子街,之後又發展出以商管財經、心靈勵志、親子教育、學習新知、生活風格書籍為主的「高寶書版集團」。董事長朱寶龍原是記者,創立希代那一年,恰好獨生女朱凱蕾出生。
同樣選擇洲子街的後起之秀則是2014年1月開站的「風傳媒」網路媒體,同年3月率先報導太陽花學運學生衝進立法院,持續帶給讀者公民自覺與運動的第一手報導。並且與英國BBC中文網、日本朝日新聞中文網簽訂成為長期內容夥伴。
中天電視/時報集團總部位於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也是很早便進入內科園區的媒體之一。
內湖不僅是科學園區,還有至少8家電視台,吸引諸多咖啡、速食、超商進駐,甚至有咖啡連鎖店一條路上連開4家門市。內湖人潮少、街道筆直、街景整齊乾淨,成為電視台劇組捕捉畫面的最佳景點,附近上班族對於明星封街拍戲都已見怪不怪。像瑞光路便是電視台最多的一條路,八大電視、TVBS、緯來都在這裡,距離捷運港墘站與西湖站走路大約10分鐘。
樓高15層、總高度110公尺、佔地7000坪,建築面積超過2萬坪的《自由時報》總部,在2005年5月遷至瑞光路399號的「聯邦大樓自由廣場」內。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也位於瑞光路上,是台灣唯一同時擁有POD隨需印刷技術與BOD隨需出版機制的公司。
年代電視則於2006年時搬遷至內湖區瑞湖街39號,並與國興衛視、超視、以及年代集團旗下的JET綜合台共用辦公樓。
成立於2006年7月1日的台灣公共廣電集團公廣集團(一般民眾簡稱為公視),是台灣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公共媒體事業群,由公視基金會和中華電視公司等兩個中華民國政府出資的媒體機構組成,位於內湖區康寧路三段,搭乘文湖線葫州站,需再步行8分鐘且要爬點小斜坡才能抵達。目前客家電視台亦位於公視C棟大樓內。
網鈺數位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在內湖路一段,旗下代理卡提諾論壇經營「卡提諾狂新聞」,每週挑選5則新聞時事,以嘲弄、諷刺的方式進行評論而在網路爆紅,「948794狂」是網路爆紅成名口號。
壹電視總部位於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壹週刊與蘋果日報則把總部設於行愛路141巷。2013年黎智英賣出手中標的,傳聞潭美段從最初購入的每坪20萬元,養地僅僅17年即飆升到每坪94萬元,獲利翻上數倍。
近來內湖區最受矚目的新地標應屬即將完工的「美國在台協會」了!預計六月將從大安區搬到內湖新址,處長梅健華還曾特別PO出他搭捷運到新館的影片,面向金湖路,佔地6.5公頃,原址為駕駛訓練學校。AIT新建館舍照規劃包含辦公大樓、停車場、領務區、維修保養區、綠地與籃球場等。目前受到外界極大關注的焦點究竟是否會有陸戰隊進駐AIT?若是有的話,那麼美國等同把AIT視為大使館規格。
拜便利的捷運之賜,大家現在相揪碰面用餐多半偏向約在捷運站附近,省了開車找停車位的麻煩,如果小酌一番也毋需擔心酒駕問題。內湖區的捷運以文湖線為主,從劍南路站到東湖站,沿線經過西湖站、港墘站、葫洲站、劍南路站等,東湖站的哈拉商圈除了有電影院,還有誠品書局,都是親友聚會、親子消磨時間的好去處。
有沒有發現,內湖區已晉升為台北市新興的樂活新天地了呢!等著我們來認識它的新面貌。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