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5/21 18:53:47瀏覽471|回應0|推薦2 | |
這一期5月號對岸發行的《台聲雜誌》 有我採訪好朋友張慰慈新書「食禪」的相關報導。 慰慈姐表示, 我心中真正的開心是有此機會將想要推廣的理念, 突破了一些障礙,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這裡面其實有很多朋友的努力與協助, 再一次謝謝這次出書過程中所有的夥伴. 慰慈姐是一位極為易感而且願意與友人分享的大姐大。 五月的某天,她在FB寫著, 春天新發的嫩葉,最容易讓看見的人感到欣喜。 因為大家在濕冷的冬日裡,早期盼著換季的到來。 其實, 在這轉機的當口,除了希望中的繁茂願景存在外, 也帶來了很多嚴峻的考驗。 熟悉植栽的朋友都應知道,初發枝的嫩芽, 在初春氣候還反覆不定時是關鍵時刻。 一個降溫或一場大雨都可能讓生機瞬間變成死灰, 對農民來說這時是需要更戰戰兢兢守候的時刻。 學佛也是一樣的。 初聞法味的人,才剛覺法喜充滿時, 更要時時提醒自己,守護好自己的心, 入門才是考驗的開始,莫忘學海無崖, 成佛與成魔之道,區隔多在一念之間。 感恩佛帶領! ~~~~~慰慈晨省 從職場女強人到推廣「快煮慢食」 張慰慈在碗裡看見四季風景
文字/攝影 顏艾玨 圖片提供 張慰慈
面對時令蔬果生產過剩與浪費食物的全球化問題,只能靠專業技術 來處理嗎?「寰宇人物雜誌」總編輯張慰慈認為,唯有從培養食德 的源頭、與人本教育的基礎著手,才能讓環境回歸自然。
不論世道時局好壞,每個人每天都要吃飯,但今日工商社會 卻演變成「老外老外,三餐老是在外!」大家在家裡吃飯的時間 比過去少很多,偶爾全家人團聚在家用餐,該珍惜的是家人相互給予的 關心與團聚的快樂,一同進餐時,食物的美好不在份量,在於質精。
根據台灣2016年最新外食人口調查顯示,早餐外食比例64.8%, 超過1,100萬人;午餐外食更達79%。都會城市裡的外食族最常 面臨的問題是肉多菜少、纖維少、油糖鹽調味過度,人工色素等 添加物太多,無法兼顧營養均衡等問題,造成高血壓、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的慢性疾病盛行。而日益嚴重的食安問題與食物浪費現象, 亦困擾著世界各國,荷蘭、英國、加拿大、香港、台灣紛紛成立 「食物銀行」提供食材援助有需要的家庭與個人。
面對這樣龐大且錯綜複雜的問題,有個心懷慈悲的企業家張慰慈 想從最基礎的食德培養做起,她指出:「目前全球都面臨未來糧食 可能短缺的危機,研究分析卻發現最大的糧食損耗多半來自食材 運送途中的腐壞。」這也是為什麼「食當季」與「食當地」 如此重要的主因。
但凡要做一件旁人看來是傻事的事之前,其起心動念必然蘊釀已久, 絕非靠著一股衝勁而已。正如本業不是專業廚師的張慰慈, 學的是設計,職場專業是品牌創建與管理,今年2月卻出版了 「食禪」這本新書(賽尚出版),單看書名的話,常被誤以為是 一本教人做菜的食譜書。仔細閱讀,會發現作者不只講做菜, 更多的是她與這世間、與各種食材的對話,而優雅大氣的圖片 也是她的攝影作品。
「其實,我是個沒有廚藝技巧的人,只是很用心地去了解每一個食材 的特性,不厭其煩地嘗試各種可以激活食材香氣的方法。」 近四十歲時遠赴大陸工作,因為長期離家,想念家鄉味的張慰慈開始 做菜,憑著味覺的記憶,加上個人特有的做菜基本功法,她在自家廚房 烹製出的獨門滋味,在異地贏來溫暖的友誼。
小標 信仰是人生最大支持力量
原本在他鄉發展順遂,但身為獨生女的她,2003年遇到父親第一次 病危,為了照顧爸爸,不到1個月,安排好員工出路,毅然結束 國外公司回台。結果,爸爸幸運地痊癒,她也選擇再度落腳台灣。
這位皈依10年的佛弟子表示,「我無時無刻不在反省、懺悔、 發願、感恩。」本著對信仰十足的信心,張慰慈深信菩薩對生命 會有最好的安排,加上父親兩次生病都非常突然,讓她看到無常, 她說,「人在世上行走,一路上偶有障礙本是平常,不需預期, 而是必然,是否受委屈折磨?端看自己心中之鏡如何反射。」 中國哲學裡,無論品茗或烹飪,所有上等的甜香都是從苦處轉化 淬煉的後勁滋味。 她喜歡以苦瓜為例說明,苦瓜入菜常讓食客拍案叫絕, 那聲讚美正是「回甘」的證明。
此後,為了傳承經驗成為外貿協會培訓中心(ITI) 的授課講師; 為了分享生命養分累積,她為公司品牌把脈調理開藥方成為企業顧問; 右手寫文字,左手玩影像。2011年成立寰宇絲路國際有限公司, 發願為兩岸文化交流努力,2015年創辦「寰宇人物公益特刊」, 其中的「綠活」專欄是很重要的單元。
說話慢條斯理的張慰慈回憶,有一天在田間與老農蹲在田壟邊閒聊, 剛用完餐的農人碗裡不見任何米粒殘渣,老陶碗在太陽下閃閃發亮, 和老人額頭上的汗珠相映成趣。備受感動的她在《寰宇人物》創刊號 的封面上寫下一個標題「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小標 快煮慢食 靜心用餐
於是,為了鼓勵大家在家一起慢食、為了分享「快煮慢食」與 「食當季、食當地」的做菜態度,她開始親自寫下與食物相處的 過程,「為每一個食材寫食譜如同談一場戀愛般,嘗盡甜苦辣, 但仍是幸福的滋味。」從烹飪、拍照到寫稿,全都親力親為,她為 它們定了一個大標題叫做「食禪」,並且在南京的「揚子晚報」 以每週一次的半版篇幅刊登,落實理念。
在她的眼中,均衡的飲食與美味的口欲滿足可以並行,可今日多數人 的飲食為了追求口欲,經常吃喝過度,超標的熱量不僅折損健康, 同時製造了更多廢棄物資。「如果說,讓心回到原點就是參禪, 那麼安靜下來,好好為親愛的家人做一餐飯,在舉箸之際, 對天地萬物充滿尊敬與感恩,那麼好好吃飯,就是一種禪味。」 張慰慈強調,全家人團聚帶來的溫暖,是家庭快樂指數提升最好的 加溫計,共食者不看電視、不滑手機,享用做菜者用心做出的料理, 這才是幸福的真滋味。
2015年,她的父親離世,反倒促成了青年時期就離家的張慰慈與母親 更加親近。看似失去了重回商業市場競爭的時機,卻獲得了重拾 藝文創作之筆的空間。曾有長輩問她,「妳圖的是啥?」 她答:「幸福與經濟好壞無關,純粹是個生活的態度實踐。」 她認為,生在這個年代,在關鍵時刻,能幹點兒傻事, 能與台灣無數農牧朋友相交相知,把人生中的所有收穫獻給如來, 作一個活在光亮中的見證者,反倒多了些真實的快樂。
張慰慈一直想開一間叫『「旅人的廚房」的餐廳,室內規劃 要有很多適合一個人坐的舒適座位,還有空間能安置他的大型背包, 這樣能讓來客一個人獨處也不至於不自在。除了供應正餐, 還要準備很多小份量的菜單,好讓一個人也能品嘗多種口味的食物, 讓客人需要時隨時品嘗到溫暖的食物,甚至在深夜也讓錯過時間的旅人 有安歇落腳的地方,就像回到自己家的廚房一樣, 她總是認為,「美味的食物,最容易讓人感覺到溫暖而忘記孤獨。」 這是未來她最想完成的願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