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18 09:21:13瀏覽281|回應1|推薦8 | |
海洋性格面面觀 中國海岸線的長度,在世界上也算名列前茅。攤開地圖,你不難發現,「海棠葉」右下方的弧形海岸外,就是全球最廣、最深、最險的太平洋,船舶一旦下水,就要面對不可預知的風險。這樣的地理環境,卻沒有培養出積極進取的航海精神,只一味在陸地上殺得你死我活,問題到底出在那裡? 中國歷史與海有關的記載少之又少,縱然有,不是含糊其詞,就是充滿失敗的挫折感。「海上有仙山」的傳說,讓秦始皇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入海求仙,結果是不了了之。到了唐代,雖有日本絡繹不絕的遣唐使;但在中國方面,卻只有發願弘法,意志堅定的鑑真和尚,在五次飽經風浪東渡失敗後,才在第六次,以失明的風燭殘年,踏上東瀛的土地。十三世紀末,元世祖忽必烈因不堪受辱於日本使節,以橫跨歐亞版圖、史上最強的國力兩次東征日本,都因暴風巨浪而全軍覆沒。此後,再也沒有人敢提向海外用兵。直到十五世紀初,三寶太監鄭和奉明成祖的命令七次下西洋,足跡遍及各大洲,甚至首先發現美洲(請參考孟西斯所著《1421:中國發現世界》),中華兒女才首度在遼闊的海洋上發揮卓越的才情膽識。可惜,向海外宣揚國威、敦親睦鄰的成本太高,民窮財盡的結果,造成政策的極端對立。最後,傳統「懼海」的保守思維取得了勝利,大量有關航海技術的資料和記錄檔案,被無知無情地銷燬殆盡。一紙「禁海令」,使初嚐海洋經略美妙成果的中國人,再度回到陸地上去廝殺。從此,近海成了冒險家和海盜的勢力範圍;而那片流動無邊的遠海疆域,則拱手讓給了繼之而起的西、葡、英、法、荷各國,讓他們以海上劫略培養起來的強大國力,反過來欺凌這個航海的先進國度。百餘年來,中國的苦難來自海上。這讓絕大多數的炎黃子孫望海而生畏;只有極少數因為家鄉無法生存,不得不遠走海外討生活的沿海居民,帶著用一生血汗和眼淚換來的財富衣錦還鄉。這一切,造就出華夏子孫的刻版印象:海洋神秘莫測,非到萬不得已,絕不踏出陸地一步的傳統海洋情結。 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那麼,性格又由什麼來決定呢?是地理環境。這個推論同樣適用於東、西方;只不過,因為地理環境不同,得出來的結果也恰好相反而已。 地中海是西方文明的發跡地。作為陸間海,它的風浪較小,島嶼眾多,海岸線曲折,形成許多天然良港,成為溝通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道。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暖濕潤,氣候條件使沿岸遍佈葡萄、橄欖、柑橘等農作物,襯著碧海藍天,構成一幅幅天然美景。這樣的環境孕育出來的民族,想像力必然豐富,而這正是冒險犯難的先天條件。 不同於太平洋的無際無涯和險惡風浪,航行於地中海的船隻,隨時有港灣、島嶼可以靠泊,航海幾乎成為每個男子自我歷練和取得財富的必經過程,地中海因而成為孕育英雄的搖籃。積極進取的海洋性格、四通八達的海上交通,形成環地中海區繁盛的海上貿易,直接促進了埃及、希臘、羅馬等偉大文明的發展。沿岸的民族,包括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臘人,以及後來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技術發達的民族。著名航海家如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無一不是出自地中海沿岸國家。 不同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以上國威儀宣撫海外的弱小國家,是「給予」遠多於「取得」的政治動作;西方始於十五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時代,是以「掠奪資源」做為航海基調。航海家固然以探險的姿態來成就自我的英雄形象與事蹟;但背後支撐的力量,更多是出於商業利益和帝國擴張的動機。這說明了:海洋不是西方民族的禁地,而是另一個奧林匹克競技場。 以上所說,型塑中、西海洋性格的過程,如今都已成為歷史。拜科技之賜,海洋已不再是地理的障礙,而是另一片利用價值極高的陸地。全球化的浪潮下,觀光休閒事業的蓬勃發達,使現代人的海洋性格具備了歡樂的元素,這才真正回歸到海洋做為「生命故鄉」的本然。冒險也好,恐懼也罷,都可在海洋的懷抱裡得到慰藉和更生。經過這數十年資訊科技的統整,國家與民族的界線正在逐漸消失,就連海洋性格也不復有鮮明的東、西對立;取而代之的,是以經濟利益為出發,採國際合作的模式,共同開發、利用海洋。 千百年後的人類,會如何看待現代人的「海洋性格」呢?身為華人,我們又該如何重塑海洋性格呢?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