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朋友,這戲令我驚喜!
2009/10/05 21:31:09瀏覽2689|回應1|推薦22

我答應Baboo,在我離開台北之前,一定要去為明夏(Michael Cornelius)看一下彩排。我去了,那是在中山北路一個巷子裡的公寓裡,才走進那典型的台北公寓,換上一雙塑膠托鞋,這裡是劇團?這裡在演明夏的戲?

沒錯,這裡是劇團,這裡便是無獨有偶劇團。這裡在演明夏的戲。許多人偶已躺著或坐在地上等我了,導演Baboo和演員魏雋展剛才走過一次彩排,看得出來,包括偶劇操作導演魏嘉音在內,他們對成果感到放心。

我坐在圓板凳上又看了一次彩排。朋友,必須說,這齣戲真的讓我驚喜。

為什麼?因為我看到那麼多年我失去了什麼。

我回想我早年在巴黎的戲劇學習,在賈克樂寇學院譬如說,我們那些外國學生無比熱誠投入表演,戰戰競競,玩得很用力。後來,我們有機會做戲,更大預算的戲,逐漸地,那遊戲的精神不見了,我們研摩參考大師們的作品,我們花時間去管形式,想知道為何陽光劇團的慕娜斯金用歌舞伎的表演方式來演理查二世或亨利四世 ,而彼得布魯克則又為什麼以非洲吟唱來呈現暴風雨?我們也花很多心力去探索,為什麼莎土比亞的哈姆雷特王子並不是想復仇,為什麼易卜生的悲劇都與金錢有關?

我們以為只有明白大師們的作品,我們才可能真的開始創作。

我們忘了,其實戲劇除了摸仿大自然外,最重要的精神便是遊戲。而說是遊嬉也好,戲弄也罷,正是戲劇的精髓。那麼多年,我們逐漸忘了我們當初為什麼對戲劇有所偏好,我們忘了,我們正因為喜歡遊戲,所以才走上劇場。

我們近乎盲目地致力於解讀或解構大師,我們致力於一個又一個嚴肅的文本,我們變成那可笑的模仿者,那生硬的扮戲人。那些戲劇傀儡。

Baboo的「最美的時刻」讓我看到一個戲劇的可能。戲劇本來便應該是如此的,我們都知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而Baboo的導演形式巧妙聰明,明夏小說裡的代筆作家`明夏及明夏所代筆的各種人物得以在戲中轉化自如,多少文學的符碼,多少戲劇的嘲謔,而演員的表演動力(dynamic)自自然然地貼近一個詩意但悲觀的質疑者心靈。

魏雋展生動的演技也值得一書。我覺得他似乎把明夏的書翻過幾遍後,全消化成他自己的人生思想,生命是一件要命的事,生活只不過在經驗一次一次的死亡,這位演員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我現在幾乎什麼偶都可以操緃了。是的,不僅是看得見的偶,還有看不見的偶,甚至,自己便是一具偶。

不但形式和內容結合的相當完美,「最美的時刻」的風格挺符合我對明夏小說的想像,Baboo不但明白明夏,他甚至為明夏做了延伸的解讀,我很好奇,很想知道他當初如何會想到及說服魏嘉音以偶戲形式呈現?

那些對中文讀者本來應該有隔閡的小說細節,在生動的戲劇表現下,卻使人覺得親切,應該說,是劇場成功塑造的疏離感,使得所有疏離都不再疏離,所有的陌生也不再陌生。

我甚至覺得,我本來以為那些作家們才有的神經質是這麼人性。確實,生活在快速變動的現代都會生活下,搞不好,也只有神經質的人才能存活?

「最美的時刻」一劇因此成為一則都會寓言。一個代筆作家的荒誕人生,卻是每個人心中的惡夢,在那些人性中陰暗的角落裡,我真的看到最美的時刻。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dechen123&aid=3380141

 回應文章

斐安緹納(Fred&Tina)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很想向北京的朋友推荐《海魂家族》
2009/10/06 00:01

上个周末,我这个北京人去参加了台北人举办的读书会,主题就是您这本书。

通过这次活动,深感书中的故事对于大陆朋友了解台湾很有意义。两岸之间的许多互动,如果建立在彼此更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之上,相信沟通的氛围会更好。

而且,真的很敬佩你的写作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