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動脈硬化防治營養針 (Anti-atherosclerosis nutrional needle)
2008/03/14 16:59:11瀏覽1061|回應0|推薦0

動脈硬化防治營養針 (Anti-atherosclerosis nutrional needle)

美智是個肉食主義者,又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平常就有服用紅麴和輔酶Q10,不過仗著年輕沒什麼感覺,常會忘記吃藥。 偶然聽說營養針也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因此來門診問個明白,我同意營養針對高血脂症是一個很好的輔助療法。以下是我對美智的說明: 

營養針對高血脂症有效的營養素包括:

1.  維他命B3可降低總膽固醇、LDL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升高HDL膽固醇。維他命 

2.  B5,可降低總膽固醇、LDL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升高HDL膽固醇(好膽固醇)。 且沒有副作用。

3. 維他命C、鎂,可提升HDL膽固醇,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可以預防心血管病變,改善冠狀動脈病變的結果。

4. 肌醇助於預防動脈硬化,和膽鹼一起結合,合成卵磷脂(lecithin),故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5. 鈣,可降低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

6. 鎂加維他命B6可以避免血管壁鈣化,鎂參與ATP合成, 抑制血小板凝集,放鬆血管、使平滑肌放鬆 。

7. 牛磺酸,可改善經常攝取高膽固醇、高油脂等飲食以及患有高膽固醇血症者和因更年期後缺乏動情激素分泌的婦女之血脂或體內之膽固醇過高的現象,而減少心血管病變發生的機率。因為牛磺酸 具有穩定細胞膜,調節礦物質的進出,膽酸結合、抑制血小板凝結、維護視網膜功能、心收縮力的功效。

8. 銀杏可以改善血液循環

9. 穀胱甘肽硫辛酸、乙醯半胱胺酸等抗氧化劑,則有掃毒修補傷害功效。 

適量的膽固醇對身體有許多的好處,因為

1. 膽固醇是肝臟代謝脂肪時的合成物質。 

2. 構成細胞膜的原料:膽固醇、磷脂質及蛋白質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原料。 

3. 構成各種荷爾蒙的原料:腎上腺荷爾蒙、性荷爾蒙等。 

4. 構成膽汁酸的原料。 

5. 膽汁酸在食物進入人體後,能夠乳化脂肪,讓食物變得容易分解。 

但是  當膽固醇過多時,就會形成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變就會出現,如高血壓、心絞痛、心肌梗塞、中風、間歇性跛行症、性功能障礙等。 

營養針可以納入防治動脈硬化的一環,其他的方法還包括:

1.  改變飲食的習慣
總的說來,多吃素,少吃葷,吃有機未加工的食物會比精緻、再製的好。 真正經過臨床證實有效減少心血管病變死亡率的是地中海式飲食,經過四年的對比,發現死亡率減少了76%。此類飲食內容主要就是素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少量的奶類製品及紅肉(牛、羊、豬肉);油脂主要是橄欖油和深海魚(如鮭魚)。

減少咖啡及空熱量食物如各式加糖的飲料、可樂、汽水、巧克力、糖果、薯條、洋芋片、蜜餞等的攝取。 

2.  採用低膽固醇、低鹽分、低熱量的均衡飲食
減少動物內臟、魚卵、蟹黃等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同時減少鹽分的攝取,烹調時多採用清蒸、水煮等較清淡的方式來降低熱量。

3.  多攝取高纖維的蔬菜水果等食物
在飲食中多攝取高膳食纖維食品,如
全榖類糙米、燕麥、麥苗、薏仁等,可以幫助降低血膽固醇及多攝取含有豐富維生素A、C、E等的蔬果,如十字花科蔬菜的花椰菜、甘藍菜、柑橘類水果、芹菜等,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可以防止血管的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4.  維持標準體重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維持標準體重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機會。一般而言體重超過的人,只需將體重減輕,即可降低體內三酸甘油脂的濃度。

5.  適度運動
運動可以提高身體代謝加速熱量消耗,消除血中脂肪的能力減少動脈膽固醇、脂肪的堆積,如:散步、慢跑、跳舞、打球、健身操、爬樓梯、爬山健行、游泳、騎自行車等。建議的運動方式請遵照三三三法則:
(1)每個星期要有三次的運動
(2)每次至少要有三十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
(3)心跳的速率至少要有130以上。

6.  保持良好的心情,維持正常的作息
血壓的改變與情緒的強弱有直接的關係,如何消滅腦心血管疾病這個「隱形殺手」,不是只有嘴巴上說說而已,應該正確的從日常生活、飲食、運動及營養做起,這才是一個身為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健康心概念。

7.  戒除吸菸的壞習慣
香菸中含有的尼古丁、焦油等化學物質,除了會致癌外,亦是誘發心臟病發的危險因子,所以戒煙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工作。

8.  合適的營養補充品
建議搭配的產品如綜合維他命及
茄紅素、硫辛酸等,或是幫助循環的深海魚油、卵磷脂及促進代謝的紅麴、大蒜、唐辛子、綠茶素等,都可以提供健康的益處。

成分請參考 營養抗老點滴成分與功效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ckwang4664&aid=169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