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秘境解密
2015/05/03 15:13:22瀏覽341|回應0|推薦8

為什麼村民會合資買一座美軍遺留下來的油庫

記大楊油庫 2015/5/2

高大當前

很難不抬頭

擎天的斑駁是久

透光的空雕只是銹

轟奔車流

夜幕籠低頭

由點連成的燈軌

拋掉曾經的過錯

 

時光幽暗膠囊涼

誰能起勢就見身後光

誰能不問

此生忙一場

不問

沒有過去怎乍亮

 

溫柔的月光呀

望著妳

我來問問妳

你們此生祇是: 為後來人在造他們的過去

這如風迴盪在大肚山紅土地的話語

甘是完我一個亙古的解秘 

 

見證美越戰爭的歷史建物

195412月中華民國與美國簽定共同防禦條約,19568月政府根據防衛條約協定實施陽明山計劃,擴建原有的公館機場,1959117日機場落成啟用,為遠東第一大的空軍基地,取抗日剿匪名將邱清泉之名,命名「清泉崗」機場。

1966129日,美國C-130型大力土運輸機進駐台灣,以支援對越作戰,並於「清泉崗」機場作為美軍對北越轟炸的後勤基地,美軍於清水的楊厝里興建油庫七座,面積十六公頃;每座油槽設有防溢堤、東西向長約78公尺,南北向長約79公尺,牆高約1.5公尺;油槽直徑約28.4公尺,高約16公尺,外環階共66階,鋼板厚度0.9-1.5公分,興建目地為提供美軍在越戰期間戰鬥機及B52轟炸機的飛機用油所需。美軍油輪停泊在高美海域,透過油管,先將輸送到高北里的加壓站;然後順著大甲溪的油管,將油料往東溯溪而上送到設在楊厝里的七座大型油槽中。

隨著越戰及共同防禦條約的結束,大楊油庫在軍事上所扮演角色逐漸退色,20003月,軍方將油槽以廢鐵標售拆除,台中縣文化局、牛罵頭文化協進會及地方熱心人士努力協調之下,籌措60萬元油庫讓渡金,從得標廠商買下最後一座油槽,為了籌得這筆經費,舉行了一連串的募款活動,包括研討會、義賣演唱會及發行「油庫之友卡」,藉由一人一卡、一卡一千元、六百人六十萬的募款活動,終於讓油庫得以獲得保存,繼續站立於大肚山台地上,俯瞰台灣海峽的落日美景!楊厝社區發展協會 04-26200378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ck666&aid=227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