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1/07 11:50:25瀏覽414|回應0|推薦8 | |
人講:「天上九頭鳳,地有九命貓,可憐歌仔(音阿)人,斬頭歌猶遶。」 這是按怎,一看流年你便知: 西元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咱台丸人只知是日本大正元年,日據時代從西元1895年到1945年(明治28年-昭和20年)結束總共五十年。四年後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來台,舞嘎這時陣。 「緊來走呀伊…」台灣歌仔1910年發源於宜蘭員山(漳州移民地),受京劇、閩南劇影響融入不同的曲調和身段,1925年進入內台戲、1926年被批判為淫戲敗壞風俗而禁演,這是第一次斬頭。以後演戲時需有漢裝和和服,以應付大人(警察)臨檢時更裝換戲,冒著風險討生活成了當時歌仔人的宿命。 1928年到廈門交流演出,明華園成立於1929年,1950年至1970年蓬勃發展,1974年因布袋戲史艷文造成百工懈怠,取消電視演出連坐了歌仔(音阿)戲。這是由不同的政府第二次砍頭。 1980年本土意識萌芽,1990以大型舞台進入國家劇院演出,1997年列入國家文藝獎獎項,2003年第四台興起電視歌仔收視不佳被停止製播,再砍第三次頭。 2013年政府資助經典大戲宋宮秘史,電視歌仔沒救起來,再來就是你現在所知道的明華園演出,也有學校開課傳授,但只當文化傳承,少了野台氣味也失去大眾的關注。 包羅萬調看!按怎樣仔講是拼性命的咧演? 剛開始的歌仔較簡單,唸歌團可用一隻月琴唱什碎仔、什念仔、乞丐歌、勸世歌。後來師法南管、北管由錦歌什念仔、四空仔變化到七字調、五空仔演變到大調再到背師。錦歌時期大調像平劇的倒板,邊走邊作動作。之後背師調流行,顧名思義師父沒教自創作,差別在高低音,要用七字調來收尾,比大調更普遍。 「我身騎白馬走三關 改換素衣回中原 放下西涼無人管 一心只想王寶釧」七字仔或許是由漢文七絕七律演化而來,可以表達出喜怒哀樂,講求押運與速度,常聽的是中板,激動時是快板,七字仔哭表達悲傷是慢板。沒頭歌仔是演員不等前奏就唱,重複最後一句叫收歌仔尾。 由福建漳州戲曲的融合後有變調稱之七字仔連空奏,由男女對唱互接可以半唱半講叫做七字仔白,也可以只唱頭尾中間用口白來表達。基本上是七個字為了不呆板,把拉長的泛音與加進來的虛字都不算。從七字仔歌謠到歌仔戲七字仔調變得更加活潑自由。 都馬調由廈門都馬戲團來台巡迴所帶來,代替了七字仔的地位。日本政府禁唱七字仔後由三字、五字、十幾個字也行的什碎仔替代,快慢都能唱,適用各種情境,成了萬能曲調。其後大陸淪陷都馬劇團回不去,都馬調融入了台灣歌仔戲。 五十、六十年代是歌仔戲進入內台、廣播、電影和電視的黃金時期。當時台灣社會台語人口超過百分之七十五,為適應社會需要,由樂師為戲劇量身訂製而編寫,諸如都馬哭、都馬尾、都馬走路調、絲線調、望月調、月台夢、補甕、殺房調、紹興調、霜雪調、瓊花調、愛姑調、文明調、江湖調、江西調等等,一時百調齊放不下兩百首。 「緊來追呀伊…伊…」的緊疊仔、男女情感的相思引、審案的將水、用於臨終、悲傷、昏倒的慢頭,空巔瘋亂緊打慢唱的亂彈可謂五花八門。當年演員要練就「腹內有戲」必須即興、臨機反應,不但要押韻還須言之有物。後來為推行國語限縮台語節目,說歌仔戲低俗如喪考妣,逼歌仔戲改用國語。 歌仔最講究押韻,韻押得好,聽起來才會順才有味。台語八音國語只有四音,用國語唱出來韻味盡失。歌仔曲調如此繁多,對歌仔人是何等艱難,他們一路艱辛為生活拼搏,給台灣社會打拼的典範。歌仔人能激勵人心,給許多窮苦的人帶來精神上的慰藉,忠孝節義的故事教忠教孝讓貧乏的社會風俗善良。 「我雙呀腳來跪落呀…」這是哭調仔,有「台灣第一哭旦」美譽的廖瓊枝,戲裡戲外渾然一體是悲淒的生活經歷所造就。不只是她一人,當時大家都慘,哭容易感染,哭夠了再打拼,所以說哭調仔的世界是我悲情的故鄉。 近百年的歷史,讓我們看清次殖民地的貧乏時代所帶來獨有的悲情,不難了解咱台灣人之所以有與政府為敵意識的由來。寫於020/11/6 本文獻給尊敬的廖瓊枝女士並弔唁三月辭世的小鳳仙陳麗如女士 看官若想回味可在Youtube打上「廣播歌仔戲劇場按君審戶神」搜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