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曲高和寡
2013/09/18 16:37:00瀏覽436|回應1|推薦48

 

前幾天,一個朋友來找我談公事。談完正事後開始閒聊,他提起了最近這件被評斷為九月政爭的事情,問我對此事的看法。我大致和他聊了一些看法,並且交換意見。

 

這位朋友說,他這些話題大概只有和我聊,才能有比較公允的正反討論,因為他也對目前社會上的氛圍感到難過,因為只要稍微表達出與多數人意見不同時,他一定馬上遭到批判與圍剿。他很討厭這樣的狀況,所以無論身旁討論的多熱烈,他都不參與任何意見。

 

接著,他又說了馬總統日前被公布的超低支持度,想知道我的想法。

 

我說,或許是曲高和寡吧!這樣的民調數字看來也正常,因為願意給予正面支持的人畢竟會是少數。

 

另一種可能則是:支持度僅剩11%,表示這11%的人是非常肯定給予問卷者答案,他們還是支持馬總統的而且願意表態的。

 

但剩下89%沒有表示支持的人,難道就一定是反對或不支持馬總統的嗎?他們只是不想表態、不想表示意見,不代表就是不支持吧!除非民調對這幾個問題也有數據顯示,否則光看11%的支持度就來下定論,也太早了。

 

再者,根據我的觀察與瞭解,一般多數偏向國民黨的支持者來說,他們通常不會主動與人聊起這樣的事情,尤其是現在社會經濟與狀況,普遍都把茅頭指向執政者時,總覺得出言支持或稍表看法,一定會被反對者責難,在不想影響人際關係與氣氛下,稍稍偏藍營的人,都不會談起此話題的。

 

朋友點頭如擣蒜,馬上說沒錯,他自己就是這種人。現在這個氛圍下,就算支持也不敢馬上說出口,因為身旁一定有人馬上質疑然後就要辯論吵起來了,所以乾脆就選擇不表態。我這個朋友他說了他的立場與想法。

 

講到民調數字,我也接著和朋友聊到,問卷設計真的是一門學問,其實你想要讓問卷結果能充分支持你的論點,為你所用,完全是可以達到人為控制的。在設計題目上用點心思,結果就可以導向你要的了。

 

我就舉例,明明這次的監聽與關說,其實都是兩件錯事,但是民調問題設計多著重在監聽這件事情上發揮,並藉此來瞭解民眾想法與意見。但好像沒看到媒體有提到有對於「關說」這部份來做民調的喔?!這樣不是有點立論不公嗎?若真的是公平來批判評論,應該把監聽與關說這兩件同時入題,訪問同一受訪者,這樣不是更能客觀的瞭解民眾的觀感嗎?

 

話題聊至此,我和朋友都覺得整個社會的氛圍嚴重傾向一方時,就會讓人失去客觀的思考空間與冷靜的頭腦,當有較為不激情的持平之論出現時,往往都是會被激情者攻擊的對象,這就是臺灣目前的氛圍。

 

在社會上走跳,不是做好人,就是做好事。如果做好人,不會妨礙司法正義、不會妨礙社會秩序,又能把事情做好,那真的是太棒了!但倘若是違法、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讓自己博得好人名號,那做好事比做這樣的爛好人還重要。如果為了做好事情而把自己搞到沒有朋友,真正會離你而去的是那些豬朋酒肉臭之輩,真正的朋友還是會在你身旁的。而為了做好人,把好壞事都做盡了,看似沒有敵人,但別忘了,一旦某日利害衝突時,彼此立場相左時,你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你自己往日所為之下的因呀!

 

子不語並非無意見、子不語並非不支持,只是這樣的人或許是更冷靜客觀來看待事情未來的發展與走向,而這樣不輕易表示意見的人,其想法或許才有更顯得使人重視之處吧!

 

我和朋友兩人都希望,這個國家和社會未來會更好。這次被論為政爭的事情,無論結果為何,我們都希望是將國家導向一個更好的方向,不要讓國家迷失方向或向下沈淪才好呀!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thinkisay&aid=859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