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下沒有絕對的零風險
2015/05/20 10:02:23瀏覽421|回應0|推薦45

 

醫療糾紛鬧上新聞媒體後,反覆狀況實在讓人一頭霧水。原本陪同產婦控訴醫生與院方的民代,接著又大動作的醫師道歉。

 

若真的是認定醫師有疏失,那民代又何需道歉?

若根本就是選民一陳情申訴,民代就照著選民的陳情申訴、不自己先瞭解全情即照本宣科,那這個民代的選民服務做得還真讚,不問是非曲直、來者不拒呀!但,這樣的民代素質,就可見一斑啦!

 

這次的醫療糾紛,就目前看到的新聞資訊,大概是一位37歲的有妊娠糖尿病的高齡產婦產前最後一次產檢到預訂生產這幾天,胎兒在腹中有異常變化,沒有第一時間發現處理,因而導致足月胎兒胎死腹中。

 

產婦認為,醫師有疏失,醫師應該在最後一次產檢時建議他剖腹生產的。因此認定該醫師未善盡醫療責任。

 

其實,姑且不論這位產婦高齡與否,也不論這位產婦的妊娠糖尿病在本身孕期中可能對自身與胎兒產生的其他高風險併發症,因為這些我們也不很瞭解。但,只要是醫療行為,即便是華陀在世,也都伴隨著一定風險在。

 

即便成功率99.9999%的手術,但還是有那0.0001%的失敗可能,如果這樣都要不明究理的一味怪罪醫師,那誰還要當這樣的醫師?因為只能保證全都好,不能有一點點閃失?

 

難怪現在的醫師不選客訴高的產科、外科,專挑客訴少、醫療糾紛少的內科、家醫科、皮膚科,等到時間到了,乾脆從大醫院出走,去找個人口密集處開個診所,每天看幾百個感冒,每個月也是賺飽飽,哪有誰會因為他將大病誤診為感冒致死來告他呢?(但其實,據了解,國內這些年來,有超多病症的初期都像是感冒,很多小診所都當感冒醫,還真的因此延誤醫治的黃金時間呢!)

 

記得先前聽朋友說,他好久沒見的一個朋友,之前遇到他是懷孕的,這次再碰到他,看到肚子沒了,算算時間應該生了,還問他小孩多大了,現在誰帶?對方才回他說,小孩在肚子裡就沒了,沒生下。朋友嚇一跳,趕緊問詳情,因為他這位朋友還算年輕,先前也自然生過2個了,沒聽過有何病史,怎會這樣?

 

他便對我朋友說,胎兒已經八個多月大了,之前產檢也都很正常,但是突然有一天,他覺得胎兒的心跳好像一度很微弱,他覺得怪怪的,但之後又正常,所以也沒特別在意。但隔沒多久,他就覺得好像真的很怪,趕緊去找醫師,才發現腹中胎兒臍帶繞頸,沒法挽回……

 

這是一個非高齡產婦、沒任何病史與病徵的產婦,先前生過2個健康寶寶的產婦,他還是經歷了這樣的即將足月胎死腹中狀況。這又該怎麼說呢?他該怪誰呢?怪醫師沒先提醒他胎兒在腹中可能會有的種種致命現象嗎?

 

其實,北榮這件生產醫療糾紛,倘若那當下醫師真的有建議他提前剖腹產,產婦會不會認為醫師就是為了賺健保點數所以硬要他開刀呢?醫病關係處於現在這樣爛健保制度下,真的讓人覺得臺灣醫療的未來堪憂呀!

 

如同購買基金一樣,都會有標語告訴大家投資一定有風險,申購前請審慎評估。同樣的,醫療一定有風險,要做任何決定與醫療前,真的不要偷懶,有疑問就要當下提出。若這件醫療糾紛回到產婦產前最後一次產檢當下,產婦當下對醫師說,對寶寶及自己的身體有憂慮,想要提前以剖腹方式生產,相信醫師或許就會提供進一步諮詢與解決方案,或許今日的憾事就不會發生吧!

 

當然,若真的對醫療過程有疑慮,那也不要猶豫,應該實事求是找出真相,若真的是醫師的輕忽、院方的疏失,當然也得要求對方說明清楚,負起責任。而不是在未依照程序瞭解全情前就先訴諸媒體,無論對醫師、對患者都不會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現在的人專挑簡單容易的事做,為了少被告、少麻煩,優秀的醫科學生也都專選簡單無糾紛的科去走,再這樣下去以後臺灣的優秀醫師都不開刀手術了,那我們生為病患的醫療風險豈不更高?基本的生小孩這件事,可能都會面臨找不到醫師接生的窘境,這是我們樂見的醫療未來嗎?

 

醫師要專業,身為病患的一般民眾也該做個專業的病患,不是將問題丟給醫師就沒事了,自己能多方瞭解相關病症,也才能在每次診療時與醫師做更多溝通與諮詢,相信這樣醫病互信下,醫師講話就不會有想不敢言,而患者本身也能得到更多方面的建議以供參考。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thinkisay&aid=2335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