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針對名稱來找碴!
2014/07/08 16:33:25瀏覽350|回應0|推薦31

 

為了要「名符其實」,「新竹米粉」本來被要求改名成「炊粉」,聽說新包裝都改好了,但一片抗議聲後,主管機關又鬆口說可以繼續使用「新竹米粉」,真的是人仰馬翻呀!

 

後來又看到新聞標題:「蚊香」這名稱也不能用,因為可能會「誤導」。

 

我想,若照這樣的定義追究與發展,目前市面上應該好多東西都得改名吧!

 

因為「熱狗」不是狗、「火腿」不是腿、喝「可樂」未必快樂……所以舉凡這種無法名符其實的東西,都該被改名嗎?

 

名稱一定等於內容物嗎?內容物應該是靠包裝外的成分標示來審查吧!?

 

若光看名字就覺得「名不符實」就要求改名,那可能很多人名字叫「美麗」、「淑女」、「俊男」、「聰明」的人,若看起來和名字不像,豈不是也得改名?

 

該追究、該徹底執行的應該是:成分詳實記載與標示吧!詳細標示組成的內容物、及各項百分比與重量,應該比要求改成一些讓人得重新認識的新名稱來得有意義吧!?

 

多花時間、多用頭腦去做些有建設性、有意義的事情吧!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thinkisay&aid=148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