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25 12:32:07瀏覽1359|回應1|推薦36 | |
只因為想和仰慕已久的“米勒先生”(Jean- François Millet)在台北相見,也是我們在晝中或是網路上看了那麼多的《拾穗》、《晚禱》等等作品,卻始終未能有機會去專門收藏並有專屬展示室的The Musee d’Orsay(奧塞美術館)一睹真跡。 買了套票,卻如同受到一個魔咒的制約,一直在“蹻”我們家“隱者”老爺待在台北的時間:何時才方便一起去看畫展?與其說是我家老爺是“大路痴”,需要有人陪伴,不如說我怕浪費錢吧?! 第一次,和怕熱的老爺說好了那天黃昏的時候才去,他說要打幾個生意上的電話,我等了又等,幾乎在沙發上睡著了,打完電話的他卻十分疲乏的不想出門。 第二次,押著老爺出門去到那裡,也好不容易的找好停車位,一看那綿延數千尺的人龍,老爺大人問道:「我們可以回家了嗎?」。 第三次,因為離撤展的時間很近了,老爺說:「別等了,找人陪妳去看吧?」。唉……臨時要上哪兒找一個掛單的人啊!8月17日一個人去,公車才駛過北一女,外面就下起滂沱大雨,在國立歷史博物館門口,熱情的人們依然在大雨中排著長長的隊伍,人龍在科學博物館和國立歷史博物館之間蜿蜒了數個盤折。於是,我只好又走到對面去坐車離開。 第四次,女兒剛好有個空閒的周六午後,可以陪我去看展;由她來排隊,而我可以去植物園看看荷花。8月23日依然是個撐傘排隊的下雨天,可是,帶淚的荷花很迷人,有女兒陪著嘰嘰喳喳的,等待的時間一下子就被打發走了! 最近在電視上有句廣告詞說得好:「等待下一次,不如靠自己!」,你是否也有這般無奈又決絕的體認呢?別等了,展覽是不等人的! 由這個展,我第一次看到台灣人熱衷於看畫展;我自己在以前,看畫展有如走馬看花一般的瀏覽而過,未曾在心裡刻劃下很深的記憶;此番,先做了功課、查閱了背景故事,見著圖像之後,一切都變得鮮活起來,恍若透過畫面去感受到畫家當時的心境! 據說,這可說是個“創舉”,法國奧塞美術館第一次同時將米勒的兩件鎮館之寶《拾穗》與《晚禱》同時出借到國外展出,這可能也是最後一次將館藏借出;台灣是何德何能可以讓米勒的真跡在台灣待了四個月?因為奧塞美術館的米勒廳(專屬展示室)要進行整修工程,加之聯合報捐款贊助維修經費(?),與其讓“米勒先生”在保管箱裡睡大覺,不如放他出去渡假還可兼打工吧? (女兒問:「“鬍鬚張”的商標怎麼和“米勒先生”那麼相像?) 展出的米勒畫作之中,有數幅他在早期為維持生計而繪製的一些裸體畫,以及1849年由巴黎搬到Barbizon(巴比松)落腳定居之後,所畫的一系列的農人日常生活寫照;當時他在白天隨手把所見的景象做出素描,晚間才另外謄在畫布上,加之油彩上色,值得讚歎的是顏色和光影的變化都與腦海裡的實際畫面絲毫不差;野史記載,米勒在困苦的生活中,在有時買不起炭筆時,都克難的需要自己去做出來。這讓我們又得到一個實證:生活是最嚴苛的老師,太優渥的生活,是教不出聰明又有耐力的小孩。 巴比松是鄰近楓丹白露森林的一個小村莊,米勒在那裡的生活並非離群索居,而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畫家分享他的理念、創作、煩惱及喜悅。他們是Narcisse Diaz de La Pena(迪亞茲)、Constant Troyon(特華雍)、Jules Dupré(杜培)、Alexandre Decamps(德崗)、Charles Jacque(賈克)、Charles-François Daubigny(多比尼)、Camille Corot(柯洛)、以及他的麻吉Théodore Rousseau(胡梭),那些畫家被統稱為『巴比松畫派』。此次,除了米勒的作品之外,還有上述那些畫家的畫作也在展出之列。另外,還有在1839年攝影技術誕生之後的第一代攝影家在那巴比松和楓丹白露附近,用照片所留下的傳統農村景觀,也在展品中佔了蠻大的比例。 為了避免世界級名畫受到任何損傷,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展場裡,每個畫作的周圍都拉上警戒線,禁止觀眾觸摸,更怕強光會加速畫作的顏料褪色,燈光都降低亮度;還在入口處備有傘桶,不讓大家把長傘帶進展場。 《拾穗》畫的是小麥收成後,三個農婦正十分細心地彎腰去拾取遺落的麥穗,以補充家中的食物。 《晚禱》是農人夫婦聽到遠遠後側方教堂傳來的黃昏鐘聲,兩人如剪影一般、姿勢謙卑地虔誠向神禱告的情景。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極力稱讚這幅畫,米勒也因此畫而聞名世界。 《晚禱》和《拾穗》是米勒畫作之中最耀眼的兩顆明珠,不僅名聞遐邇,也是最常受到模仿、複製的名畫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事實上,我和女兒反而是喜歡米勒的另一幅畫《春天》要多一些;此外,也聽到一些人說他們有識一同。《春天》這幅畫作中可以看到大雨方休、地上尚有一灘灘的積水未蒸發,路邊的桃花、李花爭相綻放在綠意盎然的田園,右側天空有著雲破天開見陽光,以及兩道彩虹斜掛在左側天際,彷彿還聞到一股雨後濕土的清新泥土味呢?!這是晚年的作品,其觀察自然光影與大氣變化的功力也更勝以往,明亮的色彩,較之以往朦朧寧靜的溫和色調,讓人感覺到米勒似乎更放得開來。 雖然說人潮多半是一窩鋒去看熱鬧的,如果有人因此而觸動內心真實的感動,爾後願意花錢和時間去欣賞藝術展出的話,未嘗不是件好事呢?距離撤展的日子所剩不多了,預料仍然會湧現大批人潮,提供下方的教戰守則讓大家有個準備。雖然擁擠的人潮很容易讓人卻步,不過,誠心推薦:那是一個值得去看的展出!
1‧不要單刀赴會,找伴一起去,多人先排隊等進場,派一人去買票,可省去雙重排隊的時間。(排隊買票也要花時間的!)。帶小孩的家長也可帶小孩去附近的植物園或科學館、郵政博物館參觀,只須留一人排隊即可;請先和後面的人打個招呼、照會一下吧!當然,兩組人馬要機動的保持聯繫,要召回外面的人也需要一些時間的! 2‧入場券不限當日進場,即使先買票、改天再入場也可。入場券在進場後會被工作人員打洞做記號。 3‧盡量選擇周一到周五去看,周末的人潮實在是太嚇人了!周二至周日有延長到九點的夜場,人較少,也可考慮! 4‧防曬、遮陽用品及飲水、抵餓食物不能少,如果不想中暑或是乾渴的話,請記得一定要準備。台北最近偶有午後雷陣雨,也別忘了準備遮雨的用品。 5‧排隊時間很長,如能事先做功課,或是準備畫冊、書報在等待時閱讀,會讓看展變得興味盎然許多唷! 6‧聽說展出日延長到9月7日,非得到那個周末才得空前去的人,先打聽確認,才不會敗興而返!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