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橙色風情話-太麻里金針山
2011/08/30 23:40:44瀏覽1466|回應3|推薦25

橙色風情話-太麻里金針山


名聞遐邇的台東太麻里金針花季,於夏末秋初初綻,在曙光中開展這一季的繽紛。

一大早陽光斜射的樹影,美景環繞,不可貪睡,迎接我的是這動人的清晨景色。

清晨太陽自太平洋的彼端冉冉上升,對從西部而來的我有種時空錯置的感覺,印象中海平面那端的發光體,該是漸漸西沉的夕陽才對。

惚的想起我只是個旅人,何不品味這屬於大自然的一切,虛心領受,胸中豁然如大洋。

綠島這美麗的島嶼,在西太平洋中佇立。

一輪明月在對山稜線的農舍上方落下。

 

 

 

金針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因色澤金黃、針狀而得名,古稱萱草,又名諼草,諼(音同宣)就是忘的意思。

金針花是百合科萱草屬,所以花型像百合花一樣的筒狀,在外國有「一日百合Day Lily」之美稱。金針花另有「一日美人」的雅號,晨光中綻放,在夕陽西斜時,劃下美麗的句點後即歸於凋零。


天好藍,藍的讓人心花怒放,在金山啞口這片山坡上,不只是處處隨風搖曳的金針花海,更是一個避暑偷涼的好所在。

農人的巧思在對面山坡上,編織金針山的印記,金針花原物利用,加深視覺上的印象。

遠山雲霧越過山稜線,一層又一層瀰漫崇山峻嶺。金針山群海拔最高為1,450公尺,聳立於臺灣東南隅,順著蜿蜒的產業道路,上到這裡,一點也不悶熱,黃昏時反倒有一絲涼意。

午後的山區,雲霧隨之而來,由遠而近、時而濃密、時而稀疏,多變的山嵐倏忽驟變,在炎炎夏日中,送你拂面的沁涼,這是臺灣山區共有的特色。

 

不噴藥自然生長的花叢,免不了有蟲害,細看這艷麗的金針花枝上,竟然擠滿了白色蚜蟲。

 

有蟲兒的地方就會吸引蜘蛛來覓食,在清晨的光線下,這小小世界雖美卻充滿了陷阱。

 

 

含苞待放的金針才適合採摘食用,已開花的則只能留供觀賞,想要欣賞開滿山野的金針花,就得放棄採收,實在兩難。

太麻里金針山早已跳脫出生產金針的窠臼,轉型發展觀光,山區設有多處觀景平台、涼亭、步道、停車場,上到山來處處是驚喜。

人比花嬌,留下最美麗的身影。這麼漂亮的地方似乎沒人能抗拒它的魅力。


太麻里的金針山是臺灣金針主要產區之一,每年八、九月入秋之際為採收期。管理良好的金針園免不了使用化學藥劑,蟲害自然較少。一朵被農人遺忘的金針,在滿是花苞的金針園中傲立綻放。

太麻里金針山環境、氣候,非常適合金針生長,因此為臺灣面積最大、產量最豐的金針產地。

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古代遊子出遠門時,會在母親居住所栽種金針,藉以減輕對遊子的思念,因而又有忘憂、療愁之名,視為中國的康乃馨,而金針花的花語就是忘憂。


金針在中國漢朝時,即有栽種的記錄,時已稱呼為「萱草」,當食用時,多被稱為金針。

萱草象徵孩子對母親的親情,詩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即指萱草,歷代文人也常以萱草為詠吟的題材,在華人世界中視其為母親花。

宋朝詩人蘇東坡曾有詩:「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撥,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其中的芳心就是指母親的心。

 

藍天白雲下黃花迎風搖曳生姿,美麗動人。

 

三國文學家嵇康養生論中說:「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是以別名作忘憂草。

 

遍植金針的兩座山頭稱為雙乳峰,分別建有「千禧亭」、「曙光亭」可遠眺太平洋。


矗立在低矮的金針園裡的樹木顯得特別雄偉,太麻里金針山一面是太平洋,一面是山脈,在山與海的協奏中,譜出一段山海戀曲。且將這初秋的美景留住,我雖只是這山的過客,但我已有滿行囊的橙黃相隨。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rises&aid=5590243

 回應文章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焉得萱草 言樹之背
2011/11/02 19:31
以後, 思念已經返回天國的母親, 就來這片山坡.


See iris(irises) 於 2011-11-02 20:54 回覆:

萱草只是個看的見的意相

母愛早就深植您心

感性的人必更能體會金針花的美


竹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橙色風情話
2011/08/31 13:41

你把這一片金黃的金針花

拍得好美!


        
See iris(irises) 於 2011-09-03 13:14 回覆:

這就是旅遊的附加價值

不但存在記憶裡

也分享在網路世界中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意境
2011/08/30 23:53

照片裡有好幾張拍得很有意境!

一大片黃橙橙的金針花海真是美極了!

謝謝分享!

See iris(irises) 於 2011-09-03 13:08 回覆:

拍照時加上巧思

但總覺得和心中的感覺有差距還要再努力

張張照片看的人感受度不同

希望妳的感覺比照片更深遠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