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離開才能打破僵局:讀《東方之東》
2011/03/01 02:21:28瀏覽920|回應0|推薦3


 



多年之後再度回到讀者面前平路仍然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平路。不知道是否每個作家都是這樣,但至少平路似乎是如此:儘管書寫的主題不斷變換,但敘述的腔調與關注的核心問題,往往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漫長的寫作生涯似乎不為別的,只為了更多面、更清晰成熟地說出,關於那個問題可能的答案。

逃亡追尋所謂的自由,是平路筆下的人物常見的狀態。她/他們往往不是直接衝撞體制的人,相反的,生命中很長一段時間,努力將自我安置在眾人認同的位置上,渴望符合家國、符合父兄的期待,無論身份是小人物、國母、大明星或者情報員,她/他們曾經都是相信神話、勤奮生活的乖乖牌。但幸運或者不幸的是,神話總有破綻,而她/他們也越來越無法假裝不在意,自己其實在社會期待的生活模式中,沒有獲得真正想要的東西。也因此逃亡成為一種必需,無論是肉體上的失蹤,或精神上的逸離,過著不為人知的雙重生活。

《東方之東》也是一個關於逃亡與自由的故事,不同的是,將焦點放在台商與妻子、父與子、中國與台灣之間,未能言明的隔閡與矛盾之上。平路一向善於在小說中交插運用書信、自白、報導等不同敘事媒介與聲音,引領讀者進入大海般廣闊的心靈迷宮。在這本書新作中,她沿用我們熟悉的表現形式,除了訴說被壓抑的自我與欲望,小說中各個角色爭著講自己的故事,吸引聽者關注與停留,好獲得情感或政治的回報,卻未必看清聽話者的回應,形成各說各話、各自想像的局面,突顯說話者與聽話者不在同個立足點上的對話,潛藏許多我們不願正視的謬誤。縱然在聽故事的時光裡,無論是順治與鄭芝龍這樣的君臣關係,還是台灣人敏惠與大陸人尚軍莫名的相遇,都可能暫時被包覆在相濡以沫的曖昧共感中,但許多時候別人與我同感,只是刻意忽略差異的自設騙局,因為將自身欲望創造的他者形象,任意套在對話者身上,而看不清對方真實的樣貌,與雙方確切的關係。

  欺騙,往往是雙方共謀的結果。謙一與敏惠粉飾太平的婚姻如此,敏惠與尚軍短暫的戀情也是如此。敏惠被丈夫與男人遺棄,而不得不面對自己始終依賴謊言而活的事實,這種經歷雖然免不了創痛,但如果害怕受傷而永遠遮住眼睛生活,待在原地不肯離開,即使能暫時藉由文字的魔幻取暖,僵局仍永遠是僵局。這樣想來,破壞與受傷未嘗不是件好事,至少開啟各自真誠生活的契機。

      《東方之東》這本新作保留許多平路創作的優點,雖然台灣女子願意窩藏大陸民運人士,進而向其吐露隱私,兩人共讀劇本等情節安排,似乎不合情理而略顯突兀。即使多少能明白此種情節設計欲達到的辯證效果,但太過整齊的對應,反而削弱平路特有的不確定美感。我想本書值得看的地方,還是在於描寫台商夫妻的內心波瀾與微妙角力,這是許多家庭持續經歷的通俗故事,卻仍少有作品深入探討,本書的書寫其實是不錯的嘗試。在許多作家紛紛投入歷史書寫的現在,比起還原著名歷史人物的人性面貌,我大概比較期待看到平路再回去寫平凡人的故事吧。


本文亦刊載於聯合文學電子報2011/03/03 第161期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M0002/190261/web/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rin0125&aid=493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