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04 21:47:06瀏覽696|回應0|推薦5 | |
原本看簡介提到少女們的死亡探險,以為《少女》和名作《告白》相同,描寫少男少女們無視他人痛苦的惡意與自我崩壞。實際讀過後,發現雖然同樣是解剖複雜的人心,但與《告白》呈現惡意的深淵不同,《少女》從看似殘酷、冷漠的行為出發,發掘的卻是可能存在溫柔之心。 湊佳苗在本作中依舊使用她擅長的多重視角,趨近問題的核心。起初由紀和敦子各自的告白、對彼此的態度,以及渴望由親近的友人認識死亡的言論,讓讀者不知不覺陷入一種不安的情境,害怕隨時遭遇朋友相殘的可怕畫面,害怕少女內心的晦暗,會使她們活著一把傷人的利刃。這種不安定感構成閱讀的樂趣,促使讀者又怕又愛的一頁翻過一頁,想窺看少女們的黑暗之心,究竟會引領她們走向何方。 隨著少女們一同前行,既定的認知卻被翻轉。就好像敦子不明白由紀將她的傷痛寫成小說,究竟是基於嘲弄或者關心,當少女們各自懷抱無法言明的創痛,在各自的囚室裡無法逃脫,對於該如何解開自己與朋友的痛苦,對於旁人究竟如何看待那樣莫名其妙的自己,自然會產生許多困惑,以及由於不能理解對方心意,而生的憤怒與憎恨。因為作者讓我們看見少女隱藏的脆弱,以及她們故作冷淡,卻仍想抓住什麼的情感,原本讓人發冷的故事,最後卻散發救贖的微光。 當然,湊佳苗沒有很鄉愿地將小說寫成看見真心就一切沒事的歡樂故事。在交錯的人際網絡中,少女固然可能手牽手一起跨越深淵,但也可能在不自覺地,成為毀滅某人人生的惡魔。沒有絕對的殘忍,也沒有絕對的溫柔,只有不同組合、不同情境下構成的生活悲喜劇。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