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留才黃金九十天 (上)
2011/03/06 22:37:52瀏覽573|回應0|推薦1

2013.3.13 大紀元時報轉載

許多主管花了大量的心力進行增員後卻發現,在新人快速流失的情況下,成果好似春夢了無痕,不禁十分感嘆,一切好似都「做白工」了!但如主管了解新人留存的關鍵期是在到職後的前三個月,並針對新人此時的「症狀」加以輔導,便能提高和新人「一起過著幸福快樂日子」的機會。

留才的「333理論」

人力資源的「留才」上有一個著名的「333理論」:一個新人到企業報到後,「三天」內他每天都會猶豫明天是否要到公司上班?若過了三天,他就會做滿三個月;到了「三個月」時,他和企業就會決定彼此是否應該繼續合作下去(一般而言,這也是適用考核期);若是新人留下來,那他就可能做滿三年,但「三年」又是一個抉擇去留的瓶頸期。

這個理論用在人員流失迅速的業務業上更是一針見血,每個「3」都是一個關卡!為何留才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在前三天時,新人初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人際關係疏離、心靈孤單、無法融入團體、專業不足、對前景也茫茫無知,所以此時內心自然會有恐懼感甚至排斥感,除了希望回到他以前熟悉的環境外,也會有逃避的念頭,而此時因為焦慮和無知引發的身心不適,也會加深這個念頭。

三天後,新人逐漸認識同事和環境,心防也逐漸打開,但隨即面臨另外的問題:業務不上手和承擔任務產生的壓力,以及對新的管理方式和組織文化的重新適應。這時新人最易和以前的狀況比較,以前的工作和環境是經過長期的磨合而適應的,但新的工作才卻剛要開始而已,雖然這樣的比較是不對等的,然而新人的心裡還是會這麼做比較。

三個月左右,新人逐漸了解業務和組織的概貌,但也因此他會開始評估,這個工作適合我嗎?有前途嗎?我真能盡情揮灑嗎?工酬合理嗎?單位的管理氛圍和企業文化適合我嗎?

三個月後,當他繼續願意留下來(當然也要通過公司考核),即表示上述的各項問題,是他與其他因素比較之後「可以接受的」(不見得是「滿意」),而且,新人可能只是「騎驢找馬」,日後也會因為職業倦怠而離職,而這個瓶頸期大約是三年。

(朝陽月刊)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youngcom&aid=493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