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4/09 17:36:44瀏覽2676|回應22|推薦161 | |
沙崙的沙灘地曾建為沙崙海水浴場,有寬廣的沙灘及戲水區,且設有兒童遊樂及騎馬設備。 早期在淡水河未受到汙染時,河口的漁產相當豐富,許多鯊魚會到附近覓食,因此沙崙也是鯊魚及綠蠵龜出現的場所,1966年曾因發生鯊魚攻擊人的事件而關閉,直到1976年才又開啟。 後期因經營不善,加上周圍海域內暗藏激流,曾數次發生溺水事件,因而在1990年再度關閉,2006年時則被列為危險水域。雖然關閉,但仍然有許多民眾進入戲水衝浪、騎馬、拍婚紗等。後來新北市政府計畫將沙崙海水浴場重新規劃為「文化創意產業特定專用區」,將作為藝文產業之用途。 沙崙的沿岸沙灘是清法戰爭古戰場所在地。沙崙圳由賣菜崎蜿蜒至中崙,出現沼池地形,本地人稱瓦店碑,中法之役,法軍即因深陷沼田而遭清軍擊殺。 沙崙有休閒景觀為北防波堤,位置在淡水第二漁港(漁人碼頭)西北側靠海邊之防波堤,是在港口北側。此堤是阻絕北岸流沙侵入漁港,及阻擋海浪灌入港內之設施。 淡水第二漁港北堤位於淡水河口內的石滬角,昔有「望高樓」石塔,嘉慶元年,由船商創建,指引唐山帆船進港,日治末拆除,作為碉堡用石。望高樓碑誌保存在三級古蹟福佑宮內。 *** 【程氏古厝】 清乾隆年間,程耀事由晉江縣來臺定居,為淡水程氏家族殖業起家之始祖。古厝的創建年代已不可考,據學者專家的研判應在1884年清法戰爭之前,當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時,清軍曾於此駐兵並圍剿法軍致勝。 本宅第為一典型的三合院農舍,周遭有竹葦環繞、渠水流過,可為在地傳統農宅之典範。五間火庫起雙護龍式建築,屋脊採用金型馬背,牆身則使用在地盛產之安山岩配合土埆磚砌築,明間防禦性銃孔(抵禦當時盜匪用)以及外側山牆穿瓦衫(保護土埆磚避免雨水潤濕),為淡水地區同類型建築中少見,充分展現古建築之美及前人智慧。 *** 清法戰役 ◎ 法軍◎ 此次戰役當中,法國派遣了七艘戰艦砲擊 淡水,並打算將今日 淡水忠烈祠前的水雷營攻下以利挺進,後因受到清軍於河口沉船、佈雷、封港的戰略影響,轉而從沙崙一帶登陸,並分為五隊挺進。今日天生國小的位置,正是兩軍交戰的火線中點,法軍原先想要穿過天生國小上山佔領油車口砲台,不料卻在這遇到清軍猛烈的反擊而敗退。 儘管這個時期 清朝正從事「自強運動」設法圖強,但是在經歷一連串的內亂之後, 清朝的元氣尚未完全恢復,要抵抗強國的攻擊實屬不易。可是在 淡水的這一仗卻打贏了,這是因為 劉銘傳來 臺後,以 福建陸路提督 孫開華為主要守將,再加上當時淮軍 章高元、湘軍 楊金龍之部隊,還有在 臺灣本地招募的士兵、勇士,構成了基本防衛武力。 然後 清軍又在 沙崙、 中崙、 油車口建了三座砲台;在 淡水河口,由於當時船舶可以經由 淡水河往上開到 台北,是重要的交通重脈, 清軍為了防止 法國軍隊能夠進入 台北,就在 淡水河口填石塞港,利用沉船設置水雷,等到法軍進入港口就可以使他們的船艦盡毀。滬尾當地的人們也募捐了很多錢,請了工人建造了具有防禦功能的兩條堤防,又叫「城岸」,長條的俗稱「外岸」,由港子平向南延伸,經 沙崙到 中崙;短條的從 油車口砲臺向北到 大庄埔。 當時, 孫開華將軍覺得清軍的火繩槍、刀、劍實在很難和法軍較量,再加上已經在 淡水河口埋設水雷,所以他在法軍另一個可能登陸的地方─ 沙崙,安排了清軍勇猛的先鋒埋伏在城岸後,等到法國的士兵一上岸就在城岸頂對他們射擊。聰明的 清軍還引誘敵人進入海岸邊的「林投」及「黃槿」中,由於這兩種植物交錯生長,再加上對地形不了解,所以敵人一進到密林當中根本無法看清前方有埋伏呢!當然輕易的就被 清軍給襲擊啦! 在這一次的 清法戰爭中, 滬尾之戰真可說是光榮的一役,不到四個小時的血戰, 法軍即在 臺灣軍民一心,合作抵抗下兵敗如山倒,狼狽的退回船艦。但是這卻未代表清朝就此戰勝了 法國。 法國後來封鎖了 臺灣海峽長達九個月,癱瘓海運,物價因此大漲,人民叫苦連天。一直到隔年(西元 1885 年), 法國攻下了 澎湖,兩國簽訂了和平條約, 清法戰爭才算結束。 1. 2. 3. 輕軌轉彎及藍線和綠線相交接處 4. 5. 有名的「蒙德里安」式建築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山牆施作~穿瓦衫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這片樹林在海邊,長的密密麻麻,身在其中幾乎不見天日,它使法軍登陸失敗,也可以說是 [護國神樹~林投樹和黃槿] 39.[補充貼圖,小船的藍白紅三色竿,代表法軍登陸的小船]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