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1/28 03:04:51瀏覽1508|回應22|推薦91 | |
第一次感到婚姻中的文化差異﹐是當我帶著兩個幼小的孩子隨他到美國讀研究所﹐真正開始做個家庭主婦起。
有一天他生病了﹐想喝一碗「麵湯」。
沒喝過﹐更沒做過。
我爸爸是東北人﹐媽媽是四川人﹐不知道他們河南人的麵湯長的是麼樣子。
不是什麼名菜﹐婆婆已經過世﹐無從問起。甚至我猜想﹐那可能是婆婆在困苦環境中的創作! 一種熱乎乎的﹑用麵粉調製出來的﹑味道清淡的稀湯。(也許﹐有餘錢的時候還曾打進一個蛋花﹖)
人在生病時﹐特別想念的﹐還是媽媽的味道﹐是我無法複製的。
記得多年後﹐有一次我三姐到密蘇里來看我。那時我們在經營餐館﹐菜式為迎合美國顧客口味幾經改良﹐上菜到一半時﹐她突然大聲說﹕「你們炒的素菜還放醬油啊﹖」
就像美國黑人吃炒飯一定得多加醬油﹐炒得黑黑的才夠味。有一天終於有位老年中國客人要求炒飯不要放醬油~~我當然會做!我小時候媽媽的蛋炒飯也不放醬油。
由於餐館裡一切方便﹐當時我們家五口人即使吃炒飯也能吃出五種口味﹕蝦炒飯﹑什錦炒飯﹑咖哩素菜炒飯﹑叉燒炒飯加辣﹑蛋炒飯加蔥花…先生主張全家吃一個樣子﹐怪我太寵孩子。
到外面餐館點菜也是配合每個人的口味。
所以等到三個孩子長大各自有了家庭和子女﹐也都能有一個開放的胸襟﹐顧及每個人的喜好。
既然三個孩子都是異族通婚﹐大家庭聚餐的時候就有多種考量。若想對這些番子宣揚中華文化也需要加以時日慢慢薰陶。
這幾年我住在女兒家﹐兩個兒子在外面進中國餐館吃飯也很容易﹐但是「媽媽在的地方就是家」。過年過節團聚都在姐姐家﹐特別想吃的菜﹐也都是從小吃慣的那幾樣﹐在外面吃遍了名廚手藝也吃不到的媽媽味。
記得我澈底放棄給媳婦做月子的想法就是十一年前大孫子誕生的時候﹐我到醫院給大媳婦送雞湯餛飩。那是她最喜歡吃的。接著我問她還想吃什麼﹖她說要一杯奶息。 「一杯冰冷的奶息?」 這對於中國婆婆簡直是大逆不道!
還好﹐我婚前來讀書,回台結婚生育再全家來伴讀及定居,已經加起來在美國呆過三十幾年﹐早已見怪不怪。
至於滿月這件事﹐既然沒有「坐月子」也就無所謂「滿月」。入境隨俗﹐都是慶祝一週歲生日大事舖張一番。尤其是特別做一個蛋糕讓小壽星往臉上亂塗拍照留念做為重點。
今年為小正德做滿月也只是為配合實際情況「美其名」而已。
首先是我的私心﹐想把六個孫輩集合起來拍一張紀念照以資炫耀!
再者﹐今年女兒的婆婆說她要請大家吃火雞。客人都是婆家的親戚。(去年在我們這邊過的。)
這樣一來﹐聰明如我﹐就創造出一個滿月餐會﹐可以讓小兒子與哥哥姐姐全家以及小兒媳婦娘家提前團聚。我告訴他們﹕中國傳統是小孩子滿月時﹐祖父母邀請親朋歡宴﹐「show off」 新生兒!
至於產婦在月子裡禁足這件事﹐在美國人是聽所未聞的。
滿月酒的另一個義意是向送禮的親友致謝﹐(這個節目﹐在美國是baby shower 時已經當場回贈象徵性的謝禮。)
為這個滿月餐﹐我們準備了孫輩的最愛是鍋貼﹐兒子們的最愛的紅燒肉﹑麻婆豆腐﹑乾煸四季豆﹑辣什香菜﹑酸菜絲炒牛肉。小兒媳的兩個妹妹愛上了中國三明治(刈包)。甜點是巧克力夾心冰琪琳。
月子裡﹐女兒熬了傳統的雞湯給弟媳送到醫院﹐問她還想吃甚麼﹖她說要吃紅燒牛肉麵! 還好﹐為了孩子吃奶她克制著沒有加辣…
這些我們家常吃的菜﹐我因為忙著抱孫子都沒有拍照﹐只有這道菜﹐女兒用手機拍了放到臉書上炫說是 Ninja Laulau 的刀功。
她為我做的cookies。
加演: 我的第一盅梅子酒。
二月裡﹐ 在公園裡發現一棵梅花﹐
八月裡去看到樹上結了梅子。在樹下撿起幾個鳥兒吃剩下的梅子﹐回家就照桂花兒的方法實驗做梅子酒。
我在拍照﹐女兒覺得太草率﹐她又拍了一張示範。
好了﹐我要準備到親家母Linda家去過感恩節了!
Happy Thanksgiving!
Have some cookies.
…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