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13 15:35:47瀏覽967|回應2|推薦17 | |
另類材料 徐喚民
在一次生日聚會裡﹐大家親熱地互相問候﹐交換著近況﹐杯盤交錯之餘﹐日裔的美智子告訴我﹐不久前在奧立岡州開會﹐她的一個義裔的朋友很興奮地談起拍攝紀實影片的計劃。描寫他的移民母親如何辛苦工作﹐把子女扶養成社會有用之材。他也想到美智子的母親﹐會是一個同樣動人的故事。 美智子對我說:「我當時立刻就推薦你們母女。這真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好題材﹐希望他的計劃早日落實。」 一個月以前﹐我剛接受一位來自印尼的華裔陳小姐的訪問﹐乍看她的名片﹐不會聯想到她是華裔﹐還是她指出包含十一個字母的姓﹐一開頭的Tan 就是中文的陳。她提出的寫書計劃已經被出版商接受﹐也預領了版稅﹐內容是二百個亞洲祖母的私房菜譜。她必須在美國各地訪問兩百個祖母﹐談她們的移民生活和拿手好菜。她完成訪問之後﹐還要親自試驗菜譜﹐才能定稿。這個可愛的年輕人﹐衝勁十足﹐認真而專業﹐讓我打心底佩服。 幾年前﹐一位獨立影片製作人﹐把構思了十年的題目和女兒商談﹐徵求她的專業意見。在幾個小時的腦力激盪之後﹐不但確定了製作方向﹐而且發掘了女兒成長的背後﹐正是影片需要的故事之一。徵求我們同意之後﹐整個製作團隊飛到密蘇里﹐拍攝我們全家在餐館裡努力工作以支持三個孩子求學成長的故事﹐並編入影片的第三個單元:「食與家庭」。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於二○○五年發行了「食之意涵」(The Meaning of Food)紀實影片﹐在全美公共電視網播出﹐並發行全世界。 故事中提到以我家為例的第一代移民﹐多數都是無怨無悔﹐為了子女改換跑道。讓子女們能在這個新的國家有充分的競爭力而出人頭地。 回憶臨畢業﹐受到報社指導實習的採訪主任肯定:「是一塊記者的材料」。沒想到初畢業的前十年﹐除掉半途出國進修兩年半﹐前後加起來只做過七年半記者。接著﹐帶孩子們來了美國又改了行﹐放下筆桿﹐拿起鍋鏟﹐與柴米油鹽為伍近三十年﹐竟然一篇稿子也沒寫。 而今卻成了年輕孩子們寫書﹐拍攝影片的「材料」。 原來﹐我一直在寫﹐是一本叫「生命」的書。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