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微溫七度的領域
2008/12/15 16:15:18瀏覽312|回應0|推薦12
在這個微溫七度的領域
一步步的履行務必達成的程式
完成一個心中的理想

在藉由不同來源刺激能有的思考
時間也不斷的奔跑
過去
多與長者們相處
體會他們的體會
接收所有他們經歷的甘苦談
這是我反照自己,酌循向前的某些資訊

近期
我多與年紀相仿的朋友們交談
相同的環境,相同的體驗,不同的思維
反覆著接收和反駁的動作,反覆著接連和剝離的際會
我定放著我的思考,碰見許多的疑問句和生活細節,也不排斥問題可能的產生
在課餘時間,時而與不同類型的同儕們,探討
有一個好同學,自我揶揄的說她可能會一輩子都一個人過了,
因為她到現在都還沒有男朋友,但是她覺得一個人也滿好的,
可以愛做什麼就做什麼,而且她很愛自己一個人做事

而我的看法是,有沒有另外一伴跟一個人或不是一個人沒有關係
如果有另一伴,也不見得不感覺一個人
而且現代的社會,先將自己鞏固
而是不是一個人,都不是現階段可以討論的事情
然而笑談天長地久,當然不是一種保證
不是在模糊焦點或放棄實際,而是一種思維和看待
當自己和另一伴都可以理解這個理論,那才可能有真正相處的開始

昨天晚上,室友們在討論基奴李維的新片
S:到底有沒有外星人?
E:有啊,這麼多星球,人類的科技跟外星球的比起來,應該還算粗糙
當人類討論起外星人的範疇,人類真的就看起來很渺小
於是大家開始討論起外星人和宗教的問題.....
為什麼不公開外星人事宜?會引起恐慌?
為什麼會引起恐慌?因為人類自以為有思想?
人通常在經歷重大變故後而開始信仰?
有神嗎?
有釋迦摩尼佛嗎?
有菩薩嗎?
人死後去哪裡?
為什麼人要出家?
那為什麼出家了,還拿手機?偷吃肉?喝下午茶?
既然有輪迴,那人幹麻還生活這麼累?
為生活?為下輩子?還只是為理解?
我畢生一定要去一次埃及
我要在死前去百慕達三角洲


人類很渺小,人類敬鬼神而遠之,但對於靈界似乎能多一點邏輯可以解釋
但對於外星人,是一個龐大的謎,因為那不包括在人類思考的範圍裏面

這讓我想到昨天看的一則新聞:
"「什麼是巫術?在廿一世紀的現代文明世界,談論巫術是一件合
宜的事嗎?」這恐怕是一般人對許麗玲最大的疑問。四十八歲的
許麗玲出身自宗教氣氛濃厚的雲林北港,大學時讀中文系,後來
因緣際會到了法國念起宗教學,多年來在學術領域裡研究民間信
仰的治療儀式,直到回國後在花蓮任教,才在民間與原住民儀式
的體驗中,一步步踏進古老原始力量的召喚中。
五年前,許麗玲出版第一本書《巫路之歌》,以一個擁有專業學
術背景的學者,分享她親自投入降神起乩、通靈、催眠的靈性經
驗;寫作新書《老鷹的羽毛》的五年間,她更完全叛離學界,辭
去學校教職,專心紀錄探索內在的心路歷程。
其實,脫去法國宗教學博士以及「現代女巫」的神祕頭銜,許麗
玲只是一個想追求自在生活的人。「所謂巫術,信仰的是萬物有
靈、眾生平等,其實很接近中國道家思想所說的,萬物相生相剋,
這是一個相對而非絕對的世界。」

受到啟發 相信萬物有靈
她除了能感知大自然無形的力量,接收到訊息「預知」未來,也
有多次受到亡靈請託的「靈媒」經驗,並曾與來台的印地安巫師
結緣,獲得神祕力量的啟發。比如有一次,她手中握著巫師交給
她的一支老鷹羽毛,「頓時感受到一股瀰漫全身的力量,她開始
吟唱一首不知名的曲子,感受另一種進入身體內的力量,她看見
自己進入老鷹的身體裡,正在飛翔,耳邊掠過風的呼嘯聲。」

她笑說,很多人以為「通靈」就是所有人在神壇前一起起乩,但
對她而言,感通靈界的潛能是每個人天生都有的,只是有人的能
力特別突出,如同唱歌、畫畫一般,「但要不要成為藝術家,是
靠你的意願,沒有學院可以承認這個身份,除非你承認你自己。
巫師也是一樣。」

探索未知 透過文字傳遞
然而,畢竟這是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這些未知的感應有時也帶
來撼人的情緒狂潮,並與她所經歷的離婚、經濟問題等生活挫折
交雜在一起,只是,如果這是一條必走的路,她要如何在社會中
定位自己的角色?她並不想把自己包裝成某種神聖偶像:「也許
我可以運用我的能力作各種治療與諮商,但比起一對一的接觸,
我更想把有限的時間用來寫書,透過文字把我所探索到的事情傳
播給更多人。」

許麗玲笑稱自己天生喜歡於探索未知的刺激感,寫書並無特別的
使命,只是想「充分發揮老天賦予我的一切。」寫作《老鷹的羽
毛》時也放棄了她認為「隔靴搔癢」的學術語言,純粹以「人」
的身份去關照自我,探索靈界。過去,她曾經走過自我懷疑與備
受誤解的路途,身邊出許多挑戰的聲音,告誡她「很危險!妳會
入了魔道!」但她坦率地說:「我對無形的世界有與生俱來的信
任感,所以我並不害怕,反而憤怒我不被人瞭解,但漸漸地這樣
的聲音提醒我,原來我對人間還有多少被瞭解的需求,然後我便
試著,自己去滿足這個需求。」

出書之後,她坦言曾在新書座談會上面臨讀者「踢館」:「如果
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為什麼通靈的是你,不是我?」
對此,她引了一段自己與未知力量的對話:「有一次我問祂,我
怎麼知道這一切我接收到的訊息,不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結果我
聽到一陣大笑,祂回答:你以為你自己有思想!」"

-----
無論思考落在在宗教或科學
都是人類直在突破能所見的範疇
( 心情隨筆心靈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terliveerica&aid=247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