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哲學筆記與迷思-17.實證的經驗主義-大衛.休謨
2021/06/07 08:32:10瀏覽1319|回應0|推薦12

大衛.休謨,18世紀蘇格蘭哲學家。

學派:蘇格蘭啟蒙運動,自然主義,懷疑主義,經驗主義,道德情感主義,自由主義。

一般人相信這個世界是被一個全知全能全善的神所設計創造出來的,也就是所謂的「設計論證」。

但是顯然大衛.休謨並不這麼想,休謨的《人類悟性研究》中有一章就是攻擊用設計論證來證明神存在的論點。

休謨認為我們所認知的神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可能神不只一位,像是我們的眼睛,就有可能是由能力較低的一群神祇創造的,我們沒有有力的證據去證明它。

休謨攻擊的另一個論點為奇蹟論證,他認為那些聲稱見過上帝神蹟的人有可能只是產生了錯覺,可能是聽錯話、看走眼,也有可能只是純粹的說謊。

《人性論》23歲那一年休謨前往了法國旅行,休謨常常和軍事學校的耶穌會學生進行哲學討論,在那定居的四年中休謨決心「過極簡樸的生活以應付那有限的財產,確保我的獨立自主性並且不用考慮除了增進文學天分以外的事物。」

法國的定居時光讓他完成了《人性論》。

《人性論》也是休謨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大不列顛史》花了休謨近十五年的時間,寫成時已超過一百萬字。

直至今日休謨究竟是自然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仍有極大的爭議,但是在當時有關休謨是無神論者的傳言讓他求職時四處碰壁受阻。

關於大衛.休謨的哲學思想如下:

休謨對於因果問題、歸納問題、「自我」理論、實踐理性,以及感情為主的倫理學、自由意志與決定論、「是,應該」問題還有剛剛提到的神蹟問題及設計論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休謨反駁了因果論,他認為人們對於因果的概念只不過是人們期待一件事伴隨另一件事而來的想法罷了。

他認為「我們無從得知因果之間的關係,只能得知某些事物總是會連結在一起,而這些事物在過去的經驗裡又是從不曾分開的。我們並不能看透連結這些事物背後的理性為何,我們只能觀察到這些事物的本身,並且發現這些事物總是透過一種經常的連結而被我們在想像中歸類。」

休謨提出的這個觀點有力的駁斥了因果關係論,之後的一些哲學家例如伯特蘭.羅素還完全拋棄因果概念將其視為一種迷信。

歸納問題:休謨將歸納方法區分為兩種,一種是論證或是直覺的,一種是經驗歸納。

「自我」理論:休謨假設一個人五年後還是同一個人沒什麼變,他思考時間究竟能改變一個人內在到什麼程度。休謨否認了神秘的自我和各式各樣的人格。他認為當我們自省時我們會發現:「除非依靠一種特定的感覺,我們從來不可能有任何的意識;人只不過是由許多不同的感覺累積而成的一個集合,這些感覺永遠處在一種快到無法想像的流動速度中互相交替汰換。」

實踐理性:工具主義和虛無主義。休謨否認了理性在驅動或排斥行為上扮演了任何重要的角色。休謨看來,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感覺這些行為。這個想法被視為工具主義的基本原則。

倫理學:休謨最先在《人性論》中討論到了倫理學。休謨拋棄了霍布斯的利己主義加入了自己的觀點,那就是對於他人的同情。這個哲學上的「同情」一詞有著正負面的意思。

在自由意志與決定論中休謨認為自由意志需要的是決定論,休謨認為人類的行為和其他的事物一樣是「因」而非「果」。

休謨認為,並非所有「應然」命題都與「實然」命題一樣。這邊筆者看不太懂維基百科上的內容,就不贅述了。

功利主義:另外休謨與其他蘇格蘭啟蒙運動成員或許也是最早開始主張道德原則應該要以其功利來做解釋論據的哲學家。

 

以下為今日睡晚了的筆者的結論。

今天的哲學家是個思想豐富的哲學家,除了落落長的各種思想,他竟然有十五年時間和心思去寫超過一百萬字的《大不列顛史》。

關於「自我」理論,筆者認為「除非依靠某種特定感覺,不然我們不可能擁有自我意識」這句話好像很正確。

就像是筆者,在兩個多禮拜前還是個無所事事的傢伙,但是一旦持續投入研究哲學筆記便不能停下興致。

這句話就好像是在說,「只要我們心中有哲學,哲學就會存在於我們心中。」

但是這必須是一個持續的狀態,就像信仰。

你心中必須有神,神才會存在在你的心中。

好吧,好說歹說哲學筆記也來到了第十七天(),今天的結論是「哲學始終來自於人性」,我們明天見,掰掰~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k1989&aid=16360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