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哲學筆記與迷思-21.量化快樂與痛苦-邊沁
2021/06/12 07:18:33瀏覽1574|回應1|推薦16
傑瑞米.邊沁,18~19世紀英國哲學法學和社會改革家。

是最早支持功利主義和動物權利的人。

著有《政府論片斷》,探討英國憲法。

在《道德與立法原理》效益主義(功利主義)的原則第一次得到明確的表達。

邊沁反對君主制度,提倡普選制度。

邊沁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古典自由主義者之一,其影響力不只來自於他的著作,還來自於他全世界的門徒。

邊沁提出效益主義,效益原則為道德基礎,「效益」就是受牽涉者的「快樂」,當行為傾向於增加「效益」,就是「對」。

關於計算效益數量與行為傾向翻面邊沁提出七個指標,「強度」、「持續時間」、「確定或不確定」、「臨者或遙遠」、「產度」、「純度」、「廣度」。

「產度」和「純度」屬於行為特徵,用來計算行為傾向於帶來快樂抑或痛苦。

「產度」就是帶來相同感情的機會,例如快樂帶來快樂,痛苦帶來痛苦。

「純度」就是不帶來相反感情的機會,例如快樂不帶來痛苦,痛苦不帶來快樂。

「廣度」,就是受牽涉者的數量。

計算步驟就是先計算「廣度」,然後計算行為對所有受牽涉者在最初時間,所造成的快樂與痛苦的數量。

之後,計算在最初時間之後,行為對所有受牽涉者所造成的快樂與痛苦的數量,即快樂的「產度」、「純度」,與痛苦的「產度」、「純度」。

最後,總結所有快樂與痛苦的數量。

如果在總數量中,快樂較多,那行為就傾向於善。

如果於總數量中,痛苦較多,那行為就傾向於惡。


今天討論的邊沁發明了量化快樂或痛苦的程度,我感覺是在物化人類。

因為像是打了一針問你這有多痛請你用一到十分來說明,感覺就很像機器。

不過也許哲學家就像科學家一樣,什麼都要有個依據。

敝人的哲學筆記很片面,今天雖然看過書,但是內容幾乎都是維基百科上面的。

我要說的是,盡信書不如無書,我的哲學筆記搞不好哪裏有缺失或是錯誤,當然我已經盡量避免。

只是有些專業術語書本的和維基百科記載的會有出入。

書本提到的撒謊問題和康德相反,邊沁認為如果說謊能使大家快樂,那麼說謊這件事情就是對的。

老實說如果真的要分析那個效益主義的"十分問題"我覺得很有探討的空間。

因為像是每次電信小姐都會要求我給她十分的評價,我會給,但是其實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十分"令人滿意的程度。

也許我是吹毛求疵吧?或是真的細讀哲學會讓人歇斯底里。

今天的哲學筆記就寫到這裡,明天早上見,各位格友早安掰掰~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k1989&aid=163719430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6/18 22:35
我喜歡Bentham的幽默,他指出名譽通往權力,權利是法律的孩子,另説暴君和無政府相距不遠了。快樂是舒享的妙事,卻是最無聊的話題。「廢死」好像也濫觴於他。
好啦,您的專業是哪一門?我挺好奇。祝週末好~~~ 🏏🥅⛳️🪁
裘萊(ink1989) 於 2021-06-25 09:10 回覆:

早安您好Kirk先生,我的專長是日文。

雖然沒有很強,但勉強可以用。

我對哲學的知識完全就靠一本書和維基百科。

最近忙著小說比賽,沒空看哲學十分抱歉。

謝謝你的回應,祝日安愉快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