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3 叔本華
2021/08/22 06:41:33瀏覽551|回應0|推薦5

亞瑟。叔本華,1788~1860年,德國哲學家。

唯意志主義者,悲觀主義者。

精神分析學與心理學。

叔本華崇拜柏拉圖和康德,並受印度哲學影響。

1814~1819他創作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是受到印度哲學影響,但是後來乏人問津。

憑著這部作品他得到了柏林大學編外教授的位置,他當時選擇與黑格爾同時間授課,黑格爾大受歡迎,很快地叔本華的課漸漸沒有學生要上,最後便一個也不剩了。

1831年,柏林爆發大型霍亂,叔本華獨自逃離柏林。

1833年他移居法蘭克福,在那渡過寂寞的27年。

1841年他出版了《論意志的自由》和《論道德的基礎》。

維基百科形容他是一個「脾氣暴躁的悲觀主義者」。

後來他因為噪音問題和一位女裁縫師起爭執,將她推下樓,因此賠了不少年罰金。

叔本華在1813年的博士論文中寫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充足理由律」可以被解釋為:任何事物都有它為何會如此的解釋,或是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解釋。

「四重根」則分別代表:因果律,邏輯論證,數學證明,行為動機。

叔本華的道德論則是大致在說:利己,惡毒,同情。

叔本華是個無神論者,同時也是個宿命論者。

他相信凡事皆有因果。

他雖然是悲觀主義者,卻不贊同自殺。

因為那代表了肯定生命意志自身的體現。

以下為筆者今日結論:

同時期的黑格爾和叔本華卻有迥然不同的境遇,也許是因為叔本華太過悲觀,或是難相處。

抑或是他打從心裡厭惡他人,藉由女裁縫師事件我們可以看出他其實待人不善。

又或者他只是缺乏運氣,誰知道呢?

今天的哲學筆記就到這裡,明天見,掰掰~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k1989&aid=16677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