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29 21:57:52瀏覽1037|回應1|推薦8 | |
前言: TKS O.M.老師您又送花來ㄌ.不該晒(粵)...還有,"好"朋友ㄉ留言~~ 文中ㄉ法國.眾所皆知是個出美女ㄉ所在.與有關浪漫ㄉ地方.....有朋友對香水特別喜愛.說一定要立志 :常常去!.....這點.偶本人比較遲鈍--不管味覺還是細胞上.但以浪漫來講.....對ㄉ狼出現ㄌ滴話.哪兒都是浪漫之都ㄌ.....偶"只"是如此覺滴~~閣下,泥說咧..... 首先我想先談談我很喜愛的作家Arthur Koestler,他的生活經歷豐富,1905年出生於匈牙利,十四歲跟家人搬到奧地利。在就讀大學時期,是位很優秀的學生,但因意外錯過期末考試,不願再浪費整年的時間重修,於是決定去作記者。他認為當記者能遊歷四方、觀察人生百態,很有意思。 而後Arthur Koestler寫了許多書,其中我最喜歡看他描寫自己的生活,一共有六本,他曾寫到︰『我雖然不是多麼優秀的人,但我是個最佳體驗者;我的生活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卻十分有意思。』另外是一件關於他父親的故事,他的父親是發明家,曾經發明一台能夠自動拆信封的龐大機器,不過信丟進去,需要5分鐘才能拿到拆好的信。他花了許多時間和金錢製造這台機器,後來賣掉了發明專利權,卻沒拿到半毛錢,其實這也是個悲慘的故事,但作者用樂觀詼諧的態度去描述,讓讀者感受到他的積極面。之後我到巴黎,可能是為了好玩吧!我也特別買了這種拆信機,不過當然是小了許多(哈…),很有趣!我很喜歡這些很生活化的故事,對我來說生活不是一條線,就這樣順著走下去,而是由許多不同的碎片拼湊起來。 另一本我覺得對生活體驗深刻的作品,是一本十三世紀的古老書籍,名叫《TRISTAN ET ISEUT》,作者不詳,應該是多人各自撰寫一章來完成的,其中最有名的一章就是〈愛的故事〉,內容是說一位國王派遣姪子去尋找他的夢中新娘,歷經艱難完成任務後,兩個年輕人在歸返皇宮的途中十分口渴,這時女孩想起她出發前,奶奶曾給了她一瓶水,於是兩人喝光了它來解渴,結果那是一瓶愛情魔藥,讓他們倆愛上彼此,但不幸的是最後女孩還是嫁給了國王。這是此後文學上一個很重要的傳統—兩個明明相愛的人,卻無法在一起—算是悲劇愛情故事的始祖,文筆優美寫實,讓我們知道生活中有許多無奈與悲哀-包括愛情。 很幸運,我的工作和書都有關係,不論是教書或是開書店,我都很喜歡。而開書店最大的好處就是有機會能與作家見面,例如今年十月書店的法國讀書節,我們就邀請了Francois Weyergans,他是去年龔固爾文學獎的桂冠作家,在《在我媽媽家的三天》這本書完成之前,他一直想要去探望母親,但是遲遲未能成行。別人只看到他每天坐在書桌前發呆,覺得他浪費時間,其實他是在為這本書作準備,但因手邊總是會有好多其他事情要做,所以一直無法完成。Francois Weyergans說:『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會一起發生,你無法只做一件事情,每件事會互相影響,造成不同的結果。在你完成一件事的背後,可能做了或準備了一百件事,當事情完成,所有的東西還是會在裡面。』生活看起來很簡單,事實上並不容易,其中蘊藏許多哲理,需要自己細細體會。 我認為閱讀與日常生活是不可劃分的,所以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閱讀,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沙發,座位很舒適,而且可以靠著扶把,一邊抽著菸,一邊享受香濃的咖啡,這樣就很滿足。之前我會在院子裡改作業,光線很充足,也很舒服,但是風一吹來,就什麼都亂了;也曾在巴黎的地鐵上看書,不過每次看到一半就到站了,常感意猶未盡,於是就隨即找張椅子坐下來把書繼續看完才離開。 最後我想談談現今的出版潮流,大家都認為「輕薄、字大、圖多」是目前新的出版型態,是為了迎合現在年輕人的口味。可是今年法國文壇,出現一名美籍作家Jonathan Little,他用法文寫了一本書,厚達一千多頁,出版社認為太過冗長需要刪減,他堅持不肯,他說:「如果沒有內容,別人當然不想看,但我有!」那本書從八月出版至今已銷售三十萬本,同時也得到雙文學獎。還有今年年初台北國際書展中,協助我們策辦「從地面到天空:台灣在飛躍之中1871-2006」攝影展而來台的英國威爾康圖書館典藏組負責人W. Schupbach,他是很愛閱讀的人,第一次來台灣,就很開心的告訴我說︰「剛才到書展入口時,我幾乎走不進來。誰說現在年輕人都不愛看書,你瞧這裡人是這麼的多啊!」 從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到台大,我當老師大概有三十七年了,我想對年輕人說︰「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要做自己!找時間多往國外走走,當個國際人!」 施蘭芳教授 口述 / 張雅鈴、鄭世佳 整理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