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射擊童玩是男生專玩的代表物;那麼女生專玩的代表物應該是什麼呢?
那應該就是「抓米袋」了!
其實男生也玩類似的技巧游藝–「抓石頭」,而女孩以媽媽用剩的廢布細針縫製「米袋」來丟擲、抓玩,兩者在材質選用上大不相同。 這樣的「廢物利用」——其實對那時期的兒童而言,是沒有大人所謂的「廢物」;只有“尚未找到用途之物”——無形中培養孩子動腦發明研究的創造力與珍惜周遭資源的習慣。
無聊嗎?沒玩具嗎?自己來動手作吧!
女孩子們展示自己的妙手巧思,以平常就收集到大人縫紉衣物所剩下的廢布(此時期大人們也會收集來作為縫補衣褲之用)縫製成小口袋狀,再將米粒、豆子或沙粒…等物放在小口袋內,再用針線縫密缺口,把袋口縫死後,自製米袋就完成了;多做幾個,更可以成套的玩出各種花樣呢!
「抓米袋」在女生圈是非常普遍的傳統童玩,可以一人獨玩,也可以兩人或更多人相邀競賽。其玩法可以自己訂定,通常是以三到五個米袋為一套,藉著雙手丟擲、拋接米袋來玩。
玩法一:
先把米袋散放在桌面或地上,然後拿其中一個往空中丟,同時迅速抓取桌面或地上的另一個沙包,放在另一隻手的手背上,再去接剛剛拋上空中的那個米袋,若是動作太慢來不及接住就得換人囉!按此規則重複拋、抓、放、接,直到所有米袋都放到手背之後,再重複相同的動作;不過,這時是要把手背上的米袋一個一個的抓下來。先完成以上動作的就是勝利者了。
玩法二:
「偷天換日」–先完成固定動作招式,再以拋接抓到米袋來“考試”算分數、計輸贏;或者口中一邊唸唱著「一放雞、二放鴨、三分開、四相疊、五搭胸、六拍手…」等抓米袋專用的童謠,演練出成套招式,到了「七圍牆、八摸鼻、九揪耳、十拾起」招式都作完後,就算過關了。
無論怎麼玩,除了顯示自己親手縫製的手工作品之餘,更可以展現個人純熟洗練的手技,讓玩者莫不獲得極大的成就感。
延伸閱讀:UEPLAY游藝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