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開盛:诺贝尔和平奖的“含金量”
2009/10/10 13:02:07瀏覽459|回應1|推薦1

    我相信,109下午5點以後上網看新聞的人多會被這樣一則即時報導所“雷”倒: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佈,美國總統奧巴馬獲得200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這些天,各項諾獎紛紛揭曉,本人不是搞自然科學的,對於物理獎、化學獎等獎項,不知道是該用“名至實歸”還是用“出乎意料”來形容。但至少,奧巴馬獲得和平獎的消息確實讓筆者大大意外一番。

 

  其一,把和平獎授予現任美國總統本身就有點出乎意料。作為經常按下戰爭按鈕的人,無論他出於什麼目的,授予其和平獎多少顯得“南轅北轍”。在任美國總統上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還是在1919年,威爾遜因宣導國際聯盟而獲獎。自二戰結束、美國登上世界霸主的寶座以後,其對外戰爭行為頻頻,其總統無緣于和平獎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二,奧巴馬確實年輕有為,但他剛剛就任美國總統一職還不到9個月,憑什麼拿到諾貝爾大獎?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授獎理由是,奧巴馬“為加強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合作做出了非凡的努力”。說得冠冕堂皇,但是否有事實依據?

 

  細看評審會的頒獎詞,才會發現奧巴馬之所以獲獎,更多的是憑他提出的“希望”而不是“現實成就”。頒獎詞中有句話頗為關鍵:“很少有人能做到奧巴馬那樣,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並給人們帶來更美好未來的希望。”也就是說,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更看重的是奧巴馬打算做什麼,而不是做了些什麼。頒獎詞特別強調的奧巴馬的貢獻,如宣導無核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等,儘管前景似乎激動人心,但目前具體成果確實有限。對此,挪威前首相一方面辯解說授獎決定不是基於獲獎人的未來前景而是過去的作為,另一方面又承認“我們希望這將促進他正在盡力所做的事情”。這不是基於希望又是基於什麼呢?

 

  坦率地說,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的授獎決定有點草率。畢竟,在希望到現實之間,還存在著一段並不是誰都能夠跨得過的長長的距離。願景人人會許,但能收穫成果可能就寥寥無幾。特別是,奧巴馬還面臨著阿富汗戰爭的嚴重考驗,這才是一個真正攸關戰爭與和平的問題。如果奧巴馬真能徹底消滅基地恐怖組織,在阿富汗實現穩定、安全與和平,那時再授獎也不為遲。

 

  可能有人會說:正因蜀中無大將,才選廖化做先鋒。遍尋世界各地,無人能當此獎,就只有選擇許多人都比較喜歡的奧巴馬了。此言當然不實。當前世界熱點問題遍佈,同時也有許多國家與人民都在為實現世界的安全與和平而默默努力。就當前來說,哥斯大黎加總統調解洪都拉斯政治危機,聯合國難民署為緩解世界各地的人道主義危機的持續努力,以及中國主持六方會談並多次制止朝核危機的進一步惡化,可能都是比奧巴馬的各種“願景”更加切實的和平成就。

 

  由此可見,在諾貝爾和平獎的評審方面,更多的還是反映了西方式的價值觀念與關注點。在歷次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中,因追求“民主”、“人權”、“自由”而獲獎者並不少見。今年給奧巴馬的頒獎詞中也寫道:“民主和人權得到加強……那些想要領導世界的人,必須在以世界上大多數人所分享的價值觀與態度的基礎上行事。”追求民主、人權、自由當然是好事,但似乎不應是和平獎需要考慮的範疇,至少不是主要的考慮因素。畢竟,這是和平獎,而不是民主獎、人權獎抑或自由獎。

 

  誰在為世界和平而做出切實的努力,這是諾貝爾和平獎評審委員會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

(本文發表于《華商報》20091010日)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fengblog&aid=3393721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獎前勵後
2009/10/11 14:22
或許用“外行看熱鬧、內行觀門道”形容有所不當、但“獎必有因”只因此“因”無法明言罷了、世人應鼓勵在後為是。海龜 敬筆